《比较政治学(学科议题和方法)》作者高奇琦对以下两点进行讨论:第一,因为比较方法在比较政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国学者需要对比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二,要进一步提高比较政治研究成果的质量,需要中国学者对比较政治的学科特征和研究议题进行反思和规划。
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的比较政治研究亟须进一步发展。《比较政治学(学科议题和方法)》对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学科发展、核心议题以及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方法部分,作者高奇琦对比较方法的控制逻辑、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方法的学术史、质性方法、概念分析、类型学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学科发展和核心议题部分,作者分析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发展的可能思路,并以国家治理为核心议题讨论了这一学科可能的突破路径。在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部分,作者对两者理论路径趋近的趋势、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路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归纳。
引言
第一节 国内比较政治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比较政治的方法综论
第一节 比较方法的基本逻辑与学术史
第二节 从单因解释到多因分析:比较方法的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比较方法的质性特征
第一节 比较政治研究中的质性方法
第二节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概念研究
第三节 类型学研究:以东亚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较政治的学科与议题
第一节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比较政治学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制度自信与比较政治学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比较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的二元互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
第一节 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路径的趋近
第二节 交叉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
本章小结
附录一 比较与误比
附录二 质性方法与比较政治
附录三 理性选择理论与比较方法:一个正在出现的综合?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