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一书的作者沈水生从事过近8年的法制工作、近6年的农民工专职工作,长期热忱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服务。这本《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是作者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读。首先,本书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对农民工市民化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又一定参考价值的具体建议。其次,本书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理论界和社会舆论中一直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和探讨,将有助于各方面形成共识。最后,本书研究视野开阔,运用多门学科理论、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由沈水生所著的《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一书围绕如何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这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从总体上研究了农民工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三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且提出了基本思路建议;另一方面专题研究了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职业培训实效、建设工程领域权益维护、尘肺病患者待遇保障、在城镇落户、全家进城落户后土地权益处理、在城镇的住房、未落户者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权益、与老市民的社会融合、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第一篇 总体研究
第一章 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农民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为什么使用“农民工”这个称谓
三、农民工目前的情况
四、农民工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章 农民工问题及其根源
一、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二、农民工现象的存在带来的社会问题
三、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双因素论
第三章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第一阶段:就业平权阶段(自改革开放到2002年)
二、第二阶段:劳动平权阶段(自2002年至2012年)
三、第三阶段:市民平权阶段(2012年以后)
第四章 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高度必要性、迫切性
二、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反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第五章 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思路:123453
一、围绕一个目标
二、两条腿走路
三、分三步实施
四、“四个着力”工作布局
五、重点推进五项改革
六、不断强化三大保障
第二篇 专题研究
第六章 农民工职业培训实效问题研究
一、职业培训的几个关键环节(分析职业培训实效问题的理论框架)
二、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实效的原因
三、对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实效的建议
第七章 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研究
一、建设工程领域用工不规范的第一阶段:包工头用工
二、建设工程领域用工不规范的第二阶段: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用工
三、为什么说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用工是不规范用工
四、对规范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建议
第八章 尘肺病农民工待遇保障问题研究
一、尘肺病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尘肺病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障碍
三、关于解决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和生活待遇保障问题的探讨
第九章 与户籍挂钩的权益问题研究
一、不限定行政区域户籍但与城镇户籍挂钩的权益(任何地区的城镇户籍人口可在全国享有的权益)
二、不限定行政区域户籍但与农村户籍挂钩的权益(任何地区的农村户籍人口可在全国享有的权益)
三、不限定行政区域户籍且城乡户籍均享有但权益标准与城乡户籍挂钩的权益(任何地区的任何户籍均可在全国享有但城乡户籍权益标准或条件有差别的权益)
四、不限定行政区域户籍且城乡户籍均享有但权益标准与行政区域户籍挂钩的权益(任何地区的任何户籍均可在全国享有但本地与外地户籍权益标准有差别的权益)
五、既与本行政区域户籍挂钩又与城镇户籍挂钩的权益(本地城镇户籍人口可以享受的权益)
六、既与本行政区域户籍挂钩又与农村户籍挂钩的权益(本地农村户籍人口可以享受的权益)
七、与本行政区域户籍挂钩但不限定城镇或农村户籍的权益(本地户籍人口不分城乡均可平等享受的权益)
八、与本行政区域户籍挂钩且城乡户籍均享有但权益内容与城乡户籍挂钩的权益(本地城乡户籍人口均享有但城乡户籍人口权益内容有差别的权益)
九、分析及结论
第十章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政策问题研究
一、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二、中央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精神
三、各地区各类城镇如何制定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标准
第十一章 农民工全家进城落户后土地权益处理问题研究
一、农民工全家进城落户后土地权益处理问题的起因
二、农民工全家进城落户后土地权益处理不同方式对七大战略目标的影响
三、对农民工全家进城落户后土地权益处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农民工在城镇的住房问题研究
一、将农民工等常住人口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住房发展规划
二、按照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原则合理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
三、汇聚政府、市场、农民工三方力量向农民工家庭提供安居房
第十三章 推进未落户农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权益问题研究
一、推进未落户的农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权益的基本框架
二、推进未落户的农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权益的具体建议
三、关于调动地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性的建议
第十四章 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一、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含义
二、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建议
三、全面普及开展新市民培训
第十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问题研究
一、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各项指标及其定义
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值及计分办法
三、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的组织开展方式
结束语 对未来的展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