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卞毓麟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科学,而且显然是最有趣的科学。此外,它又是业余爱好者能够作出有效贡献的唯一科学。卞毓麟著的这本《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以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形式,将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最新天文学研究成果,以及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历程等,呈现给业余天文爱好者。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解读大自然、夜空天幕、观天巨眼、波段的拓宽、太阳家园、恒星奇观、河外胜景、那座皇家天文台、科学战胜怪诞和天文学与人类文明。

内容推荐

卞毓麟著的这本《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展现了宇宙之风景,讲述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故事,概说了天文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语言简练主动,内容丰富而又深入浅出,更兼图文并茂。相信乐于走近天文学的青少年朋友都会喜欢它。

目录

解读大自然

 最古老的科学

 罗塞塔碑的故事

 了解科学的历史

夜空天幕

 天穹上的画卷,

 星座的划分

 给星星点名

 群星璀灿

观天巨眼

 天文观测三次飞跃

 折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折反射望远镜

 当代巨型望远镜

 月基望远镜

波段的拓宽

 大气“窗口”

 从可见光到无线电波

 空间时代的机遇

 红外和紫外天文学

 X射线和γ射线

太阳家园

 “日”趣

 太阳壮观

 搏动的太阳

 太阳内幕

 天空游荡者

 行星如何运动

 新的行星

 小行星和矮行星

 彗星真相

 太阳系的疆界

恒星奇观

 多彩的恒星世界

 恒星的诞生

 赫罗图和主序

 垂暮之星

 走向黑洞

 银河和银河系

河外胜景

 举世闻名的报告会

 哈勃登场

 星系世界

 更大的结构

 哈勃定律

 膨胀宇宙和大爆炸

 视界、平坦性和暴胀宇宙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加速膨胀和暗能量

那座皇家天文台

 苏格兰的自豪

 早年岁月

 70年的过渡时期

 成功的战略

 第九任皇家天文学家

科学战胜怪诞

 旧金山的较量

 头上长角的爱神

 10个重要的问题

 炸苍蝇和采集吗哪

 知识就是力量

中华天文源远流长

 历史长河中的记载

 独特的星官体系

 别具一格的天文仪器

 郭守敬的辉煌业绩

 中国天文学在前进

结语

 天文学与人类文明

试读章节

这本关于星星的书,应该从何说起呢?

我想先从一块并没有记录天文事件的石碑谈起。当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有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名叫亚历山大。1799年,法国拿破仑远征军的一支工兵在离亚历山大48千米处的罗塞塔镇附近发现了我们所说的那块石碑,它就被称为罗塞塔碑。这块古埃及纪念碑长约1.1米,宽约0.75米。1801年法国人撤离埃及,此碑为英国人所得,如今存放在大英博物馆里。

罗塞塔碑上的碑文约撰于公元前2世纪初,内容是祭司对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颂扬,称赞他对教士和人民的仁慈。碑上的文字由三部分组成:上部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刻写(共14行),中部是古埃及的俗体文字(象形文字的极度草体化,共32行),下部则是希腊文(共54行)。欧洲的学者们能够读懂希腊文的版本,但古埃及的语言文字知识失传已久,因而人们非常希望能通过罗塞塔碑来辨认和解读古埃及的文字。许多人为此呕心沥血,而对释读碑文贡献最大的则是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和法国学者商博良。

杨出生于1773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2岁就能阅读,6岁已通读《圣经》两遍,青年时代掌握了希腊语、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埃塞俄比亚语等10多门外语。他还能演奏多种乐器,其中包括苏格兰的风笛。他先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学医,后来在德国的格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799年在伦敦开业行医。他第一个发现眼球的晶状体在注视不同距离的物体时,是怎样改变形状的。1801年,他又阐明了散光是由于角膜曲率不规则而造成的。杨研究了人是如何感觉色彩的,并率先提出,并不一定要有各种不同的生理机能才能感觉到各种不同的颜色;实际上,只要有三种颜色的感觉机能就够了。按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各种颜色。事实证明,他的“三色论”在原则上是正确的。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所有的中学物理课本都会介绍光学中的“杨氏干涉实验”。因为波的基本性质之一是会发生干涉,杨氏实验证明光确实会发生干涉,也就证明了光是一种波。杨氏,就是托马斯·杨。

杨活了56岁,于1829年去世。杨的学术成就极其广泛,这里要说的是,他从罗塞塔碑的象形文字中辨认出一些神名和人名,例如托勒密;把它们的希腊文拼法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拼法作仔细的比较,最终使杨认出了象形文字的一部分字母,而这正是进一步解读全文的基础。

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他生于1790年,16岁时己通晓拉丁语、希腊语和6种古代东方语言,18岁时即被任命为历史教授。在所有的古埃及学学者中,他首先意识到古埃及象形文字中有些符号是字母,有些又是音节,有些则是用以表示前面说过的完整思想或事物的义符,而不仅仅是图画般的“象形”。他还证实了罗塞塔碑上的希腊文是原文,那段象形文字碑铭则译自希腊文,而人们原先一直误以为希腊语碑文是译文。通过研究和对比罗塞塔碑和其他碑文,商博良整理出许多象形文字的意义和拼法,以及一些语法特征。商博良只活了42岁,于1832年去世。不过,他在去世之前,实际上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所有基本原则。

那么,这和天文学又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罗塞塔碑的故事和科学研究又有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是一种深层次的领悟和启示。试想:科学家们的全部努力不就在于寻找那种能够辨认大自然的语言文字的“罗塞塔碑”吗?

这一过程是极其艰难的,需要有无数的托马斯·杨和商博良。那么,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不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吗?

不言而喻,每一位天文学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识别宇宙之谜的“罗塞塔碑”,希望自己能够为解读宇宙的“罗塞塔碑”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P7-9

序言

我有一个笔名叫“梦天”,朋友们说这颇有诗意。其实,我最初使用这个笔名,只是因为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一个探索宇宙奥秘的人。

人们往往很难说出自己是从哪一本书上第一次学会了认字。与此相仿,我并不清楚自己从哪一本书上第一次学到了最初的天文知识。不过,我依稀记得,还在上小学以前,父母亲给我买了许多好看的书,它们都是《幼童文库》的成员。《幼童文库》中的每本书都很薄,但每张纸倒是厚厚的,书中文字不多,彩色的图画很美丽。其中有一本书说到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还说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它们也像地球一样,都是绕着太阳转圈子的行星。总之,这是一本幼儿爱看的介绍太阳系的书。

后来,到了1956年,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祖国的大地上响彻了“向科学进军”的嘹亮号声,科学家们夜以继目地工作,科普书刊也比以前更多了。我看了不少天文通俗读物,它们是多么令人着迷啊。于是,我开始学习认星星了。这并不很难,但是要持之以恒。许多年以后,我为少年朋友们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星星是我们的好朋友》。

那时,我们这些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憧憬:“我想当飞行员”,“我想当作家”,“我想当老师”……当我说自己“想当一名天文学家”时,老师是那么认真地注视着我。我不知道这目光有什么含义,但我猜想,其中一定包含着深切的期待。

时间过得很快,我成了上海市卢湾中学的一名高中生。那时,有许多课外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数学小组。高考来临,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数学天文学系,结果被录取了。后来,数学天文学系分成了数学、天文学两个系。我在天文学系学习,非常愉快。

大学时代的物质生活很清苦,但同学们精神面貌奋发向上。我们的系主任戴文赛教授很博学,他待人和善,深受全系师生尊敬。尤其使我感动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热心于普及科学知识。1979年3月,戴老师病危之际,还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我一直认为,科学工作者既要做好科研工作,又要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这两者都是人民的需要,都是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科学工作者,应该拿起笔来,勤奋写作,共同努力,使我们中华民族以一个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民族出现在世界上。”

196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工作,也成了一名专业天文工作者。我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也一直笔耕不辍,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科普作品。1998年,我投身科技出版事业后,也依然同天文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前面说过我最初使用笔名“梦天”的缘由,而后它又增添了一层新的涵义,那就是——

我国古代天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明朝末年以来却日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有时在梦中也会想到:中华民族的天文事业何时能在世界上重振雄风,再显辉煌!我相信,这一梦想,必将随着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为之奋斗的中国梦而逐渐转变为现实。当然,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其中必定也会有你们的贡献。

人生的少年犹如旭日初升。在结束这篇短序的时候,我愿借用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勒尔的诗句,来表达盼望你们爱惜时间、努力求知的感情:

你看早晨的太阳多么美丽,

正沿着山岗缓缓升起。

请珍惜这美好的一天吧,

它从无限的光辉中向你致意。

卞毓麟

2015年中秋节于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在自然科学的广阔舞台上,天文学又一次成为光彩夺目明星。许多青少年朋友都盼望能够早日走近天文学,这本简明扼要、好看易懂、生动亮丽的《拥抱群星》正好助你愿望成真。

——方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前副主席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语言简练主动,内容丰富而又深入浅出,更兼图文并茂。《拥抱群星》一书展现宇宙之风景,讲述人类认识宇宙的故事,概说天文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相信乐于走近天文学的青少年朋友都会喜欢它。

——赵君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前台长

上海市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