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父母期望的五年级学生林心叶过着甜蜜又负担的小学生活。林心叶的妈妈为了给女儿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女儿能够读上省重点小学,不惜孟母三迁背负巨大的经济债务,购买了一套市中心很旧的学区房,并激励自己的女儿考取窗外的重点大学。很快,聪明调皮又伶牙俐齿的林心叶也融入到了班集体中,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在这里,林心叶也遇到了校广播员柯圣源,并被他温暖的声音吸引,后来,林心叶也成了校广播员,他们一起播音,还在一个琴房里弹琴……可她的成绩却由以前的第三名降到第十三名。从此,林心叶在妈妈的要求下,走上了漫漫补习之路,并与自己的同学在补习班相遇。她们一起感到无奈、迷茫、忧伤、烦恼、怨声载道。他们要用成绩向家长们证明——好成绩不能靠补习。
由刘旭华所著的这部小说《好成绩不能靠补习/甜橙小学品格训练营》讨论了补习、早恋、安全、生理、运动、梦想、勇敢、诚实、毕业的话题,几乎是一本小学生成长手册的小说。
《甜橙小学品格训练营》系列是作者长期深入校园采访,体验学校生活的结晶。该系列作品有着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它将真实的校园生活以小说的形式,介绍给广大中小学生,故事真实,意境悠远,语言幽默,文字优美,是校园生活真实的再现。
校园生活是纯真的、多彩的,在这如梦的季节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欢笑、进取的音符,来奏响他们成长的心灵乐章。
由刘旭华所著的《好成绩不能靠补习/甜橙小学品格训练营》一书中“知心姐姐的话”部分,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给予了准确的关心和指导,能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顺利走过成长的花季和雨季,让这些孩子年少时的美丽能在他们最灿烂的季节中尽情绽放。
林心叶的妈妈是孟女
搬家喽!林心叶搬家可简单了,背着宝石蓝色的韩版书包,跟上学一样轻松。她过了地铁闸口后,快步走到出口的扶手电梯前,转过白皙的瓜子脸,望着一只手提着一个大包的妈妈笑了。明媚的笑容让光线不足的地铁出口瞬间明亮,宛若地铁到站,昏暗的车厢豁亮了。她回过头,蓝紫色高帮帆布鞋踏上电梯,随着电梯的升高,穿着咖啡色风衣、身高一米六、十一岁的她,看上去已经亭亭玉立了,她似乎嫌电梯上升得太慢,脚步轻快地向上跑去,跑出地铁出口,停下脚步,她的目光跳过川流不息的车流,穿过海韵公园,看到了浪漫的滨海大道,看到了蓝色的大海!仿佛海水簇拥着快乐浪花涌向她的心怀,她快乐满怀。大海近在咫尺了,从此,每天都可以在海边玩啦!她的大眼睛更大了,仿佛要装下整个大海;她的大眼睛更明亮传神了,仿佛日月星辰汇聚在她眼里。她顾盼神飞,大眼睛上那黑漆漆浓密的眉毛,宛若远处呵护着大海朦胧的岛礁,令人神往……
林心叶用她那巧夺天工精美的鼻子嗅了嗅,似乎嗅到了海的味道,那是波涛汹涌动感十足的味道。她手舞足蹈地向前跑去,头上的马尾充满活力地甩来甩去,在寒风里盛开出花朵,招惹春天,春姑娘在大地苏醒了,路边的一堆积雪,仿佛是春姑娘掀起的雪白被子,春姑娘爬起来,树枝上一点点的绿意似乎是给春姑娘准备的头饰。
如果花朵惹来蝴蝶,那么比花朵美丽、天生丽质的林心叶,惹来了一个春天!
林心叶兴奋地跑了一会儿,停下脚步,转过头,看见老妈掉得老远。
“妈妈,你快点儿呀!我想快点儿看到我的新房!”林心叶甜美空灵的声音,宛若早春的风,拂过树枝,树枝抽芽了。
林心叶嫌妈妈走路像老太婆走得那么慢,她跑到妈妈的身边,抢过妈妈左手上的大包,双手提着大包,吃力地走了两步大叫:“怎么这么重呀?里面装的是什么呀?不会是金子吧!”
妈妈高兴地回答:“比金子还要贵重,都是你以前的学习资料!”
一声闷响,林心叶手中的大包沉重地掉在地上,她歇气了,没劲了,直起腰,涨红着脸对妈妈说:“妈妈,都搬新家了,新家就像新春一样,从头到尾都是新的,连小小的小草也是新的,旧的都扔进大海。”
林心叶低头看了地上的大包一眼,抬头望着大海笑,要是大海就在她身边,她肯定把这个大包扔进大海,一定会石沉大海。
妈妈没有吭声,提起地上的大包,走在林心叶的前面,领着林心叶,向左转弯,走过几栋各领风骚的漂亮高楼大厦后,来到一个小区前。
门口的保安对林心叶的妈妈说:“这是你的女儿呀,长得真漂亮!”
林心叶白了保安一眼,挺着胸说:“不要说我长得漂亮,说我长得帅气,我才会高兴!”
保安望着林心叶笑了,妈妈笑着摇了摇头。
妈妈提着两个大包走进一栋楼里,林心叶站在楼外,抬起头,看了看楼,楼不高,还是老楼,像七八十岁的样子。她皱着眉头,不肯进楼,仿佛楼里有老妖怪。
妈妈快步地走到她的身边,把她拉进了电梯。电梯里很昏暗,似乎只有一盏老油灯的光亮,还“咯吱咯吱”地响,宛如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在气喘吁吁地爬楼。(P1-3)
序言 乐学+坚持
期中考的成绩出来了,小雨拿着成绩单苦苦的笑:本人开学以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但还是这样的成绩,哎,天理何在啊!?
新学期开学了,小华咬牙切齿的发誓:我要努力学习了,我要全力以赴了……一个星期,小华坚持着;两个星期,太累了,浑身都软了。哎,算了吧!
周六早晨的闹钟响了,学钢琴的时刻到了。小琴真不想去了,每周一次的还琴,既枯燥有无趣。想想自己半年前声嘶力竭地跟爸爸妈妈闹——“我一定要学钢琴,否则我就不上学”。真是好笑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学一些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些什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吧!身边应该没有希望自己什么也没有学、什么也没有的同学吧!
五年级了,我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期待着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强烈了,我们期待着自己的兴趣得到发展,自己的爱好得到彰显,自己身上的特性越来越突出,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为此,我们会想方设法地来实现自己:我们暗下决心,努力坚持就会胜利;这是我喜欢的,我一定要学一些东西……于是,我们在不断地做着这样、那样的尝试,想着这样、那样的方法,提着这样、那样的要求。
本书的这群孩子们就是这样,他们在追寻着自己成长的方向,探索着自己内心的需求,他们在“学习”、在“坚持”。但他们的“学习和坚持”却时常与家长、老师形成矛盾,甚至与自己的初衷也相互背离。成长是需要时间的,随着成长的脚步,这群孩子在学校、补习班、家庭的时空转换中,在同学、亲子、师生的关系互动中,慢慢地成长了起来,他们的方向明确了,他们的学习主动了,他们的自觉性也增强了,他们也逐渐的变得善解人意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群孩子吧,看看他们成长中的忧伤和快乐吧!
请挽着爸爸妈妈的手,让爸爸妈妈的心和你的心牵挂在一起,一起随着“乐学 坚持”而跳动吧!
结束语 培养“乐学+坚持”孩子之路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每个人都是一路走来一路学着,每个人都是一路走来一路坚持着的。只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学着相同或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有的人用自己的坚持学了一些对自己,甚至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有的人用自己的坚持学了一些社会不需要,甚至自己也不需要的东西。
学习是快乐的,学习也是痛苦的。我们“学海无涯苦作舟”,也可以“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不在于学习本事,而在于你在学什么!你怎么学!
觉得自己喜欢只是一种感觉,这样的感觉可能会十分朦胧,若隐若现的。当有一个机会,我们的实践与这种感觉接触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尝试的机会。
我们匆匆地尝试后,一种直观的感觉就会升腾起来:我喜欢或我不喜欢。喜欢的,我们可能会继续寻找机会;不喜欢的,我们可能会就此放弃。其实,这种浅尝辄止后的喜欢只是一种好奇心的驱动而已。
如果我们有了继续实践的机会,当我们坚持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我们的感觉告诉我们:我喜欢,它适合我。这也许就是自己的兴趣之所在,也许就是自己的爱好。
如果这样的爱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了支撑,而且又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规范,我们的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就更有可能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乐在其中”也许就产生了。乐学的状态也许就出现了。
乐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但乐学不仅仅是“在学中有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更是让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最终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使自己的特长得到施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人。
学是一个过程,我们学什么、怎么学,我们要想学到东西,有一个词无论如何也少不了,这就是“坚持”。你只有坚持了一个过程后,你才会学到东西。
那么,坚持是什么呢?怎么坚持?
坚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让自己对这件事、这个物有一个完整的感受,我们才可能知道:这是什么?
坚持是一种探索。是我们在未知世界中一个摸索的过程,是我们对已知的一种确认或再次的体验。只有让自己走进去,我们才可能知道:这是什么?
坚持是一种期待。当我们期待得到一个结论的时候,当我们想弄清楚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坚持。有期待,我们更可能坚持。
坚持是一种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当我们在一次次的坚持中得到了积极的体验,使自己有了这样那样的收获,我们就会产生“坚持一下,也许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也许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等认识。于是我们就学会了坚持,坚持也就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 坚持是一种挑战。要想坚持下去,我们就得对目标有期待,而许多目标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的,甚至是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得到结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付出努力,还要承担风险、抵制各种诱惑和惰性,时常还会面对让自己觉得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面对自己心理和生理的极限。因此,坚持就是一种自我挑战,敢于迎接挑战的人更可能坚持。
学习是一个过程,挑战是一个过程,学习需要一个期待,挑战也需要一个期待。人人都希望自己好,人人都需要一个目标。有目标的人更容易坚持,有坚持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青少年,不断探索的年龄,只要我们主动地尝试,积极地体验,我们就会有感觉;只要我们努力地坚持,我们的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提升。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和家长、老师形成合力,“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也许就会真正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