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风险”与“复制误差”的定义,刘杨树著的这本《衍生品定价中的风险与风险溢酬》分别从理论、数值模拟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衍生品的模型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本书共分7章内容。第1章是导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第3章首先论证了将“模型风险”定义为“复制误差”的合理性和优点,然后分别从模型设定偏误、模型参数的随机性和模型未涵盖风险源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模型风险对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账户盈亏(即复制误差)的可能影响。第4章提出了六个研究假说,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章和第6章分别针对美国期权市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跳跃风险和跳跃风险溢酬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第7章是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期权和标的资产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而且这种非线性关系还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期权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学者们研究的高难度课题之一。刘杨树著的这本《衍生品定价中的风险与风险溢酬》以模型复杂性所带来的模型风险为切入点,研究了模型风险的度量、在极端情况下的跳跃风险以及跳跃风险等几个议题。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模型风险的新定义和研究新视角
1.2.2 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2.3 研究方法与相关技术
1.3 本书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传统扩散过程下的期权定价与复制
2.1.1 Black-Scholes-Merton模型
2.1.2 Heston模型
2.2 模型不确定性、模型风险及评述
2.2.1 模型风险与模型不确定性的来源
2.2.2 模型不确定性与期权定价
2.2.3 不确定框架下的研究方法在衍生品研究上的缺陷
2.2.4 模型风险的相关研究
2.2.5 模型风险的度量
2.3 跳跃风险与跳跃风险溢酬
2.3.1 跳跃扩散模型
2.3.2 跳跃的非参数侦测
2.3.3 跳跃风险溢酬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模型风险、复制误差与跳跃风险:理论分析
3.1 复制误差:模型风险的新研究视角
3.2 模型设定偏误与复制误差
3.3 随机参数与复制误差
3.3.1 近似模型下参数的随机性与时变性
3.3.2 参数的连续重新校准
3.3.3 参数复制策略
3.3.4 模型风险对参数复制策略复制误差的影响
3.4 跳跃风险与复制误差
3.5 模型风险、复制误差与跳跃风险:一个总结
第4章 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优点与基本原理
4.2 模型设定
4.3 模拟技术与研究思路
4.3.1 模型参数的设置
4.3.2 被复制期权与模拟中已存在期权的相关说明
4.3.3 待检验的假说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近似模型的Delta复制误差与参数复制误差比较
4.4.2 参数复制策略对不同复制工具的敏感度分析
4.4.3 现实测度对复制误差的影响
4.4.4 状态变量的波动对复制误差的影响
4.4.5 不同模型与复制策略复制误差的路径
4.5 模拟结果的总结
第5章 跳跃风险与跳跃风险溢酬:基于美国股指期权市场的研究
5.1 实证设计
5.1.1 实证数据与样本筛选
5.1.2 实证模型设定
5.1.3 因变量的构造与描述统计
5.1.4 跳跃风险因子的构造与描述统计
5.1.5 波动率风险因子的构造与描述统计
5.1.6 模型设定偏误因子的构造与描述统计
5.1.7 信息传递效率因子的构造与描述统计
5.1.8 期权剩余期限和在值程度
5.2 实证结果
5.3 本章结论
第6章 跳跃风险与跳跃风险溢酬:基于中国A股市场
6.1 风险溢酬的估计:期权方法与标的资产方法的一致性
6.2 中国A股市场:跳跃风险的侦测与度量
6.2.1 跳跃的侦测
6.2.2 跳跃风险的度量
6.2.3 跳跃风险与样本内股票收益率
6.3 中国A股市场:跳跃风险因子与跳跃风险溢酬的深入检验
6.3.1 构建跳跃风险因子
6.3.2 单因子跳跃风险溢酬
6.3.3 多因子模型:构建控制变量
6.3.4 多因子模型:跳跃风险溢酬
6.4 跳跃风险溢酬的时变性与可预测性
6.5 中国A股市场的跳跃风险与跳跃风险溢酬:一个结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7.1 主要研究与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