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我--电影中的异常心理分析》作者徐砺从异常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记忆碎片》、《幽闭恐怖症》、《捉迷藏》、《飞行者》、《美丽心灵》近30部经典电影中的遗忘症、强迫症、恐怖症、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等人类普遍的异常心理,分析症状特征,揭示其生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推动观众对人类自身异常行为的再认识和思考,唤起受众对病患深切的人文关怀。
01 电影中的遗忘症
遗忘症:我们曾经失去的那段记忆
电影中的遗忘症
《鸳梦重温》:找回被遗忘的爱情
《初恋五十次》:穷尽我的一生来爱你的一天
《誓约》:让你重新爱上我
《记忆碎片》:拼起记忆碎片才见真相
《谍影重重》:找回失落的身份
02 电影中的恐怖症
恐怖症:非理性的恐惧
电影中的恐怖症
《眩晕》:那难以达到的高处
《幽闭恐怖症》:在封闭中延续的黑暗和孤独
03 电影中的强迫症
强迫症:我该如何停下来
电影中的强迫症
《火柴人》:即使你骗了我,你还是我的天使
《飞行者》:传奇背后的强迫症
04 电影中的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我们”不是“我”
电影中的分离性身份障碍
《三面夏娃》:我的身体如同一间“伤心旅馆”,住满了
形形色色的人
《捉迷藏》:“查理”与理查德两个人格之间的迷藏
《精神病患者》:诺曼·贝兹从“恋母情结”到“分裂人格”
《致命ID》:你杀死11个你
05 电影中的冲动控制障碍
冲动控制障碍:请阻止我,因为我无法阻止自己
电影中的冲动控制障碍
《艳贼》:“妈妈,你为什么不爱我?”
《千面佳人》:偷你的银行只为换取你的关注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购物就是天堂,通向天堂只需
小小的信用卡”
06 电影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停留在悲剧的顶点
电影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从心开始》:能够哭、能够诉说的痛苦都不是最深的
《特别响非常近》:无论如何延长那8分钟父亲再也
回不来了!
07 电影中的性偏好障碍与性别认同障碍
性偏好障碍与性别认同障碍:扭曲的欲望
电影中的性偏好障碍与性别认同障碍
《钢琴教师》:虐恋——情欲巅峰的变异
《沉默的羔羊》:性别认同障碍——破茧成蛾的变异欲望
《洛丽塔》:禁忌之恋——恋童与乱伦
08 电影中的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我的世界你不懂——被幻觉和妄想纠缠的世界
电影中的精神分裂症
《美丽心灵》:“今天你就是我站在这里的最大缘由”
《禁闭岛》: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
09 电影中的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陷入绝望状态与达到欣喜顶峰的你
电影中的心境障碍
《危情十日》:世界上最可怕的还是人
《伴我情深》:我欲飞翔,但无法停止悲伤
10 电影中的自闭症
自闭症: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们
电影中的自闭症
《雨人》:集天才与低能于一身的“雨人”
《自闭历程》:在图像的世界里追寻梦想
《我和托马斯》:“我知道你如果到了天堂就会不疼了,但是我想你和我待在一起”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