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瑄璞这部中篇小说选集结了她近几年发表在各大文学期刊里的优秀中篇小说:《房东》《胜利稗记》《宝座》《爸爸的房子》《彩礼》等共计五篇。她的中篇小说相比短篇来说越来越有西安味了,写了一个又一个西安人:胡胜利、拾得、朱紫……他们性格各异,命运不同,可他们身上有个统一标签:西安人。
如果说她的短篇是“女性”的,那么中篇就是“母性的”,就像花朵由绽放而结果,女人由青春经历生育,从自我独处的房间里走出来,去倾听、观察、讲述“他者”,从而具有了相对宽阔的视野。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直面人性那些卑微、丑陋与不堪,而将勇敢的表达展现给读者。
周瑄璞编著的《房东》以城中村改造为背景,讲述永宁村村民的生活变迁以及主人公拾得几任房客的生活故事。周瑄璞说能写给自己的城市,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自己和一个城市联系起来,把芸芸众生的个体和一个城市联系起来,是她的荣幸。
房东
一、教师夫妻
天气好的时候,拾得就骑自行车来到阳光小区。
这里几年前还不叫阳光小区,叫永宁村,位于古城东门外一里多地。小的时候,在村里跑着玩的拾得抬头便可见东门和城墙。后来,东门外盖起座座高楼,长成大人的拾得走在村子里看不到城门城墙了。永宁村作为本市最早被改造的城中村,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说服谈判,村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坚守几百年祖上传下来的永宁村,只好妥协。千禧年这个词在报章频频出现,永宁村变成阳光小区。四幢带拐弯的七层楼房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村民每户除了拿到些补贴外,按原来面积折成单元房,最多的分到五六套。拾得家分到三小套,最小的三套,建筑面积48.5平方米。哥俩一人一套,爸妈一套。这是爸当时的主意。爸事事英明,算计很到位。这一点,拾得随他爸。他们家按原面积总共能给补偿150平方。可他们没有要大房。爸说,我和你妈单另过最好,咱们分成三家,一家一套房,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拾得和弟弟都觉得合理。
可拾得有更英明的决定,他先不公布,等房到手再说。
所分的房屋是那种最基本的住房,类似于廉租房、安居工程之类的,不用装修也能人住,水泥地面抹得光又亮,墙壁粉刷得雪白,厨房卫生问由地面往上贴了多半高的瓷片。不得不承认,上世纪末的开发商还没有那么穷凶极恶,变本加厉。
看,多好的房子,东西方向通透,干干净净,搬进来就能住。他给来看房的小夫妻说。他自己也跟着他们一起在房子里到处转转,欣赏自己的家。站在卧室外的阳台上,能看到西边的城墙垛口。雾蒙蒙之中,灰色的城墙,坚守在那里,保持她永恒的沉默。
小夫妻看样子对房子也满意。这么新的房子,你自己怎么不住呢?男主人是大学老师,女主人是中学老师,可看样子在家里中学老师权力更大,中学老师像问学生样问他,微微歪着头循循善诱,想从他的回答中分析真假,评判其真实可靠性。四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浸润在清新的石灰气味中。小夫妻站对面,这一面站着拾得和介绍人何满。何满在那个中学看大门,算是女教师的同事。
唉,我有我的实际情况。拾得本是个讲究人,现在面对两名人民教师,更是拿腔作调,咬文嚼字。一来是我这两年因这里拆迁住在那个村上,娃也在那附近上学,生活也习惯了;再者我的房月租三百六,而我那里房租六十,这样我每月落三百。
三百六是你的要价,我们还没还价呢。大学老师背着手,抬头四处瞅瞅,想挑毛病。六楼,有点高了,卧室西晒,想都能想来,那么小的房间,九平方,夏天晒一下午,跟蒸笼一样。
三百六一点都没多要,都是这行情,我都打听过了,这院子里这个面积的全三百六以上,不信你可去问。拾得说的是实话,这个价是他问了院子里几个同村人,结合楼层、方位、朝向得出的。灰灰家一套同面积的,在三层,朝南的,租了三百八,他的比人家差点,要三百六是合理的。
我们诚心租的,又是本市人,绝对的守法公民,不会给你带来一点麻烦,三百二吧。中学老师继续循循善诱。何满站一边,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冲拾得挤眼睛,高声说,哎你再加点他再让点,差不多定下来得了,人家这是规矩人,你看人嘛,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又不可能欠房租,你要是把房租给外地人,小生意人,你跟着他操不完的心,今天这弄坏了,明天欠了钱跑了,再不就是在里面给你胡来,违法乱纪,派出所再找上门,叫你吃不了兜着走。何满又对他的女同事说,是这,你看他自己新房不舍得住,心里恐怕也不是滋味,这院子里确实没有低于三百六的,给你个特例,三百五得了,只为给我们永宁村引进个知识分子。
小夫妻对视一下,男的只说哎呀,摇摇头,清高地笑笑,没有下文,背着手到厨房里去了,可能是希望在那里发现什么破绽。
拾得已经动心了,他已经喜欢上这对夫妻,想留住他们,二人好看,文雅,职业又好,带一个两三岁小孩,属于那种最理想的房客。P1-3
其笔下的日常生活并不苍白、黯淡,也没有物欲的气息,相反,我们总是能读到潜隐的温暖与诗意。作家对生活充满敬意,她总是以诗意化的语言传达她对生活的敬仰,并总是在残酷的现实中寻找能温暖人心的希望和信念。可以说,周碹璞笔下的日常生活是超越性的,它超越经验层面直抵精神、文化的维度。
——评论家,吴义勤
她的创作属于生活派,宽厚对待人物,适量的议论充满善解之心,没有苛刻尖窄的驳难,但更有茨威格式的细微精准。这种难得的写作素质和叙事心态赋予她的小说整体以包容的大力量——宽展,悠远,深挚。
——评论家,施战军
她的淡淡之下,有着浓浓的悲怆,烈烈的愤怒——所以才有了那样文字,写的是俗世岁月,平常人心。却又写得刀光剑影,霸悍生风。玉到底有着石头的基因,她是硬的,对这个世界,她愿意了解,却不愿意妥协。
瑄璞是一个直面小说难度的写作者,在向一个比当下更为长久的场域发声,有些累,也有些寂寞,不知道这种努力会不会变成徒劳,但她坚持着。
——吉年作家,计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