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美)托尼·瓦格纳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创新驱动型经济模式是今天各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世界著名教育专家托尼·瓦格纳在《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中论述了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如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他通过对于家长、教师和企业家的访谈和追踪研究,以及对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从哪儿来,他们的想象力是如何被激发,早期的兴趣如何成为终身的事业以及面对失败时的坚韧和意志。书中指出现行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向教师和企业家提出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即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塑造。

内容推荐

在托尼·瓦格纳编著的《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中,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有力地论证了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背后的逻辑。他探讨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雇主们应该如何培养年轻人,使他们具备创新者的能力。

瓦格纳教授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美国年轻创新者的研究发现:知识可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可教育真正的挑战在于一年轻人是否有动力去成长为卓越的创新领导者,而创新者的内在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发展,从童年时期的创造性玩耍,到青少年时期的激情,再到成年时的觉悟。家长、老师和雇主们在年轻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帮助和支持他们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格纳向我们阐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如何应用上述道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带领读者们深入全球最前沿的学校、大学、公司和机构,看老师和雇主们是如何基于协作、跨学科思考和内在驱动力,建立起创新的文化。这个过程的成果就是一份与时倶进、极具挑战而又鼓舞人心的宣言,这份宣言会改变我们看待学校、公司和机构的眼光,为我们培养明日世界的变革者指出一条明路。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创新入门

 为什么创新对我们的未来如此重要?

 什么是创新?

 创新者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行动

 思考

 创新技能可以学到吗?

 “创新的一代”有何不同

 如何培养年轻人成为创新者?

 玩耍

 激情

 觉悟

第二章 创新者写真

 创新者的家庭教育

 玩耍

 从激情到觉悟

 创造iPhone

 教出创新者

 激励创新者

 使命感的增强

 思考

 创造一个创新文化

 新问题

第三章 科技创新者

 莎娜·泰勒曼(Shanna Tellerman)

 从美术专业生到CEO

 柯克和莎娜的经验的类似之处

 茱迪·吴(Jodie Wu)

 改变人生的大学经历

 从工程学生到CEO

 少许不同,诸多相似

 大卫·圣吉

 在非洲创造改变:防疟疾蚊帐和泥垢发电

 大卫的学校课程没有教的内容

 另一个世界里的玩耍、激情和觉悟

 杰米恩·西尔斯

 坚持不懈和导师的重要性

 思考

第四章 社会创新者

 劳拉·怀特

 大学:挑战,机遇,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抚养一个社会创新者

 走出象牙塔:大学里新的“道德指南针”

 爱创家的影响

 西丽塔·盖茨

 实现觉悟的志愿者之路

 西丽塔的导师们

 西丽塔的生活中,激情和觉悟的意义

 一些重要的相似和不同

 赞德尔·斯洛迪斯

 一个年轻的环保主义者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挣扎的学生和做无用功的学校

 标签化的危险以及资格认证制度的挑战

 最后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学习的创新

 21世纪教学的挑战

 斯科特·罗森博格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找到学习的理由,把它表达出来

 阿曼达·阿隆佐

 “力争上游”还是2.0版的责任制

 重新思考大学

 奥林工程学院

 个体成就还是团队协作

 术业专攻还是博采众长

 逃避风险还是鼓励试错

 消化还是创造

 外在激励还是内在动机:玩耍、激情和觉悟

 创新,学文科还是理工科?——奥林工程学院的答案

 其他大学里的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

 理解学习创新的障碍

 高科技高中和上谷教育研究院

 在商学院教创新

 芬兰现象

 思考

第六章 创新的未来

 如何培养子女成为创新者

 玩耍

 机会和实验时间

 少就是多

 孩子面对屏幕的时间

 刻意无为

 阅读游戏

 激情

 觉悟

 家长们的纠结

 学校问题

 冒险

 做“与众不同”的家长

 在工作中领导和发展年轻的创新者

 商界领袖的声音

 军队的创新者

 思科公司面向未来领袖的行动学习论坛

 结论:重新定义权威

后记:给年轻创新者的一封信

罗伯特·康普顿的后记

致谢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为什么创新对我们的未来如此重要?

作为国家,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的挑战。我们的许多高收入的蓝领和白领的工作机会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因为他们的劳动者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更加廉价。自从2008年的大萧条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居高不下——超过15%,还有很多人已经完全放弃找工作了。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工作的成年人比率已经降到58.2%,这一比例是自妇女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来的最低值。年轻人在这次大萧条中受影响最大。2010年,美国16~29岁的年轻人的就业率占55.3%,而在2000 年,这一比例曾经是67.3%。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低值。

伴随着经济挑战的是我们的社会挑战。由于现在许多工作被外包,原先那些每小时可以获得30美元的一线工作人员,现在只能为在沃尔玛每小时7美元的拖地工作感到庆幸。根据最近的研究,中等家庭收入水平在近十年下降了近11%。随着一部分中产阶级的消失,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持续拉大。超过37%的年轻家庭(即30岁以下的)生活在贫困线上,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些人的分布不成比例,其中大多是非洲裔。拉美裔以及印第安人。美国的贫困人口总数,无论老少,现在已经超过我们总人口的15%——这是自贫困调查启动52年来的最高值。

这次,即使再来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可能拯救我们的经济和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了——虽然1940年的那次战争曾经给美国带来了这些好处。同样,像前几次萧条的时候,用拉动消费支出来拯救我们的方法也不再适用了。用宽松的消费信贷来刺激美国近期消费的热潮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即使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害怕失去工作,因此都小心存钱而不是花钱。减少赤字是重要的,但是也无法以此重新启动经济。我们已经不能仅通过改变支出或储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答案。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美国的工作机会和财富的创造,从以农业为中心,过渡到以制造业为中心,进而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中心。而创新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很多人担心我们的经济模式过度依赖于把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新工作的来源。它占了我们经济总量的70%。直到这次大萧条为止,我们的消费导向型经济一直是让人们用借来的钱去买他们未必需要的东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威胁整个星球的环境资源。现在看来这种经济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21世纪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面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挑战,解决方法其实是同一个:建立一个切实可行而又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使之既能够创造好的工作机会又不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于新的经济模式的基础,现在其实已经有了共识——创新。  我们必须成为这样一个国家——要能产生更多的思路来解决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必须成为这样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实惠的医疗服务而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我们必须成为这样一个国家——能创造其他国家所需要的更新更好的产品。工艺和服务。我们再也不能仅通过比其他国家制造更多的东西,或消费更多的东西来创造财富,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超越我们的经济竞争对手。

但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而是关于我们该如何激发更多年轻人勇于创新和创业的。本书探讨的问题是,要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指导来培养和造就创新者——我们的国家和星球要在21世纪培育发展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在《昨日辉煌》中,托马斯·弗里德曼和迈克尔·曼德尔鲍姆总结了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

展望未来,我们都确信,世界将被逐渐分为高想象力水平的国家——鼓励和支持他们的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低想象力水平的国家——抑制或未能充分发展他们的人民的创造力,以及人民产生新的想法。开创新的产业。培育他们自有的“额外事业”的能力。美国一直是世界领先的高想象力的国家,现在它需要成为一个超级高的想象力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希望公司产能不断提高,更多人获得薪资体面的工作。

如果要解释美国在创新方面的历史性领导地位,经济学家能迅速列出一些要素,诸如我们强大的专利和版权保护法、丰裕的风险资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政府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资以及兼容并包吸引人才的移民政策等。有时候人们也会提及美国的一些顶尖大学,但我们将会看到,在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一些最好的科研院校的做法和激励机制实际上成为了障碍。至于如何作为父母培养年轻的创新者,那就更是鲜少谈及的话题了。

P3-5

序言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在教育领域,引导诸多教育创新的理念和实践的往往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叩问。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而这也意味着对教育的诉求在不断提升。哈佛大学的托尼·瓦格纳教授曾经在《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提到了面向未来的“七大生存技能”(Seven survival skills),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但在近几年,他意识到上述能力尽管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未必能确保年轻人在动态发展的全球社会中发挥最大的潜力。许多公司和政府的领导者都对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寄予期望。他认为,不管对国家还是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创新的能力。而与之相对应,教育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创新者。于是他通过大量的案例访谈来研究年轻创新者的成长轨迹,并将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总结成为此书。

他发现,尽管一个成功的创新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创新者们的内在动机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可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但教育真正的挑战在于——年轻人是否有动力去成长为卓越的创新领导者。在内在驱动力的来源这个问题上,他的研究得出这样的规律:创新者的内在动力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发展,从童年时期的创造性玩耍,到青少年时期的激情,再到成年时的觉悟。而家长、老师和导师们在年轻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帮助和支持他们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年少时高质量的“玩”对于年轻人的创新动力有积极的影响,而重要的是“玩什么”“怎么玩”。这方面,国外的教育环境中往往有丰富的艺术、科技、社会资源来启发年轻人的兴趣和激情,而学生也往往在大量的动手实践和创造过程中学会了一些重要的能力,如合作、沟通、主动解决问题等。

对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战略来说,固然有许多政策上的支持、组织上的配合,但最长远也是最重要的无疑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公司、家庭应该如何做才能创造有利于创新者成长的环境,这本书中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创新者最喜欢的环境,一定是强调内在动机的、有自主空间的、重视团队合作的、跨学科的、有乐趣和挑战的、鼓励冒险和创造的。

唯愿中国的家长、老师、公司领导者们,领会这本书中所试图传递的思想,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年轻人,为中国的年轻人创造更有利于创新的成长环境。在童年时引领孩子创造性的玩耍,在青少年时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在踏上社会时鼓励年轻人坚持走出自己的路。  陈劲

2014年8月15日

后记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纷纷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并将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自2006年提出自主创新的伟大战略,以此掀起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热潮。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继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和政府的战略设计和有力组织下,中国的创新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赢得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不断重视拔尖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包括世界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和一流的企业家。创新的源泉固然来自大众,但更依靠精英。如何培养与造就能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哈佛大学杰出的教育学者托尼·瓦格纳给予了我们极好的分析与科学的建议,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各位家长应该仔细研读本书。

感谢科学出版社将本书的翻译任务交给我们,特别感谢孙琦编辑在精心策划后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参与本书翻译的有刘文澜、王鲁等,最后由我做仔细的校对与完善。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贺淑曼教授对本书寄予重望,对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陈劲

2015年1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也许你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者你是一位对传统教育感到失望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位寻找创新人才的雇主,那么,请读读这本书!

——IDEO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

我常常遇到那些能改变世界的创新者,并且也有机会与他们共事。这些创新者的生活比起一般人来说是如此的充实而又丰富。本书清晰地描绘了如何帮助年轻人获得创新技能,并以此丰富他们的人生。

——百思买前首席执行官布莱德·安德森

本书是一部有关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杰作,各国领导人、企业高管、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广大家长,都应该阅读本书。

——思科前首席人才官安玛莉·尼尔博士

本书揭示了如何在个体层面精心培育创新者,从而让整个社会都充满创新能力。

——大规模创新研究所主席约翰·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