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钮锐评(全球经济谁熬得过谁)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钮文新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美国争夺全球资本

(2013年6月18日)

美国债券利率上升,意味着全球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

美国经济需要全球资本的支撑,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尤其在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这样的争夺必将越发激烈,而过去四年的事实告诉我们,美国无时无刻不在盯住资本流向,采取各样手段留住资本,吸引资本。这使我们看到,在整个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资本从美国逃逸持续时间很短,也正是那个短暂的时期,中国显得很“牛”,因为美国希望中国政府不要抛弃美国债务,并以开放对华出口市场为承诺,留住中国政府对美国国债的投资。

中国答应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尽管时增时减,但总体上维系着高仓位,而且稳居全球第一。但我们得到什么好处了?增加了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重?但特别提款权拒绝人民币加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很多经济舆论都在被美国利益之声主导。说实话,整个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中国利益获得伸张。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越发剧烈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此起彼伏的贸易制裁。

现在,美国经济开始缓缓复苏。尽管复苏的脚步尚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美国经济见底了,已经开始从底部回升了,这却是确定性的事实。相反,中国经济找不到“底”了,一方面经济坠落,另一方面货币升值,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被高估的泡沫。英国《金融时报》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已经被高估33%,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惕,不值得我们治理?

人民币好像已经被绑架了,正在经历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朝着极度过火的升值方向运行。但我们的中央银行却以“让商业银行大量增持外汇,削减人民币流动性,进一步减少中国经济内需”的方式去体现“严查热钱流人”的政策效果。

这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留待后人评说吧,但我希望中央高层尽快看懂如此势态发展的危险性。实际上,这样的危机已经从股市上表现出来了。最近两日,汇金公司开始新一轮为期6个月的股票增持计划,但从今天的市场看,其效果十分有限。当然,这有时间点的问题,哪怕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做出同样的动作,效果也要比现在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市场就是这样,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天政府托市的努力显然已经被经济形势大打折扣,“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我们从小学一年级都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我们有些经济决策者却主张“沉着”而贻误战机。

对不起,现在已经形成难解之结。比如,最为核心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现在反而不敢贬值了。连日来,各路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人民币贬值,无疑会加速资金的撤离,并加快贬值,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这可能是决策层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但我们就不担心人民币升值导致经济恶性循环?我们就不怕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变成更为巨大的做空中国的能量”?

我不是主张贬值,我想说的是:人民币已经进退维谷。这难道是我们决策层愿意看到的吗?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人民币怎样高估,不管人民币高估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都少有人反对,但现在只要有人说“该贬值”就有人出来说恶性循环,这就是中央银行主张的“双向波动吗”?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5月以来,美国十年期收益率上升了34%,近日两年期和十年期美国国债利差触及275个基点的纪录新高,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持于2.2%左右,大幅高于去年三季度以来1.6%的水平,为14个月以来的新高。美国债券利率上升,意味着全球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这势必改变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使包括新兴经济体股市、黄金等贵金属、金融资产、非美货币等在内的广义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资金加速逃离新兴市场股市,就是这一逻辑的真实体现。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在全球资本争夺中,美国已经赢了。

P25-28

书评(媒体评论)

我多年来,一直认同文新弟对中国经济的诸多分析判断,文新的诸多研究成果也是我思想的营养与启迪,期盼老弟有更多大作问世。

——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

从国际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钮文新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帮助投资者分析问题,而且具有明确的国家利益立场,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新闻评论员。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前局长

中国学者要讲实话,要有更多一点锐气,而不是人云亦云,希望钮文新带给经济学界更多的思考!

——贾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院研究院,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国内外经济风云多变,中国应当怎么办?需要中国经济学人更多的独立思考,钮文新带着问题每天发表观点和评论,经常能带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发,希望坚持!

——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我希望中国学人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文新评论带有独立思考的特点!

——向松怍,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目录

第一章 大国的危机与控制

 特朗普的“资本通吃计划”

 美国的困境

 美国经济有路没路

 美国经济疲弱加大债务违约概率?

 美国掉入“流动性陷阱”

 美国争夺全球资本

 美国争夺实业资本加码

 美联储玩儿得真好

 美国应带头去掉金融产能

 特朗普将加剧全球资本争夺

 欧元危机?

 欧洲没疯,但拼了

 欧洲项庄舞剑

 日本脆弱

 请不要误判了日本经济

 日本图谋取代中国

 叙利亚战火背后真有金融意图?

第二章 国际博弈中的中国

 别被特朗普打乱阵脚

 美联储在等待猎物

 高度关注QE风险释放

 美国7年QE的中国得失

 美国缩减QE之中国应对

 美国政府“忽悠有术”

 别被美国忽悠了

 美国豁出去了,中国咋办?

 当心中国被炒

 日本把中国当成“提款机”

 别让中国变成“自动提款机”

 日本经济政策扎向中国软肋

 中国买不到

 商品价格走势有利于中国

第三章 全球经济向哪里去

 “欧元危机”有点悬

 全球经济的冬天来了

 全球经济需要推倒重来

 全球性滞胀不是没可能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开倒车”

 全球经济看谁熬得过谁

 全球经济“剩者为王”

 中国“最坏”经济状况过去了吗?

 汇丰PMI回落事出有因

 下一场金融危机发生在哪儿

 应对“新危机”的解决方案

 中国带给世界的新观念

第四章 中国经济逆势而动

 货币政策必须确保“内需强健”

 中国经济情况不妙

 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别总是“整词儿”

 为中国经济“滞胀”忧

 中国要敢于逆势而动

 要以“降成本”为突破口

 新兴、传统两手都要硬

 不要轻言“经济刺激失败”

 不能允许中国经济如此脆弱

 中国经济需要信心和冷静

 货币政策不要再毁中国经济

 反对直不愣腾的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需要主动性增长

 保护传统产业优势

 中国要懂得自己的优势

 促改革和稳增长并行不悖

序言

新闻从业的路上有很多需要感恩的师长,在《学习》杂志社的时候,我的直接领导——总编辑于绍文(现任经理人传媒董事长)和记者处处长魏春江(后任《人民论坛》秘书长)应当就是。他们对我没有太多空洞的教导,却给足我发展空间。遗憾,那时我只是名摄影记者。在经济报道上也有两位恩师,他们都是《中华工商时报》的创始人,一位是已故老社长、老报人丁望,还有一位是我的部门主任杨大明(现任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我记得那是1992年,《中华工商时报》要开办“证券版”,但挑不出一个懂证券的主编,怎么办?丁望总编辑在编委上说,让杨大明的“市场部”去干这件事,因为他那个部门有个学数学的钮文新,让钮文新去干。

就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开始专业从事证券报道,开始越来越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因为干的时间越久,认知越深,越觉得证券市场与所有经济事务的相关性越强,正如我经常告诉我的同事,搞清利率、汇率、税率、市盈率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看懂股市。真该感谢<中华工商时报>给我们一群人创造了一个宽松、充满激情而又更加贴近市场的工作环境,你在那儿干得好,总能获得赞扬和激励,恐怕也正因如此,让后来的《中华工商时报>变成了中国第一批“市场化财经媒体”总编辑的摇篮。同时,《中华工商时报》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责任感、使命感贯穿我的新闻生涯——从记者到主任,从编委到总编辑。丁望老爷子的一句话今天依然是我的座右铭:真话不一定能说,所以可以不说,但我们绝不说假话。20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倒是觉得,没有不能说的真话,就看你基于怎样的初衷和依据怎样的原则去说。我认为,只要心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你所说的实话、真话就没什么“异味”,所有读者都能看出你用心良苦。

这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也无所谓给谁“拍马屁”,而是我们这代新闻人身上特有的品性。无论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政治新闻、国际新闻,他们至少应当是为“社会正义服务”的工具。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新闻报道的背后都可能潜藏着各色利益的属性,那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我的原则就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优先,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无论全球经济格局如何演变,国家间利益争夺始终客观存在而且只会日趋剧烈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美元霸权延续、全球金融食利者阶层不断加厚的过程中,以实业为本的国家,其经济利益必然受到严重挤压。这也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

谈谈“老钮锐评”这套丛书吧。说实话,这是知识产权出版社编辑蔡虹女士抬爱的结果。2016年9月蔡虹找到我,希望知识产权出版社能够为我出版这样一套丛书,这真是让我大喜过望,是很意外的惊喜。但我也很惶恐,一来时间有限,我除了提供原稿,实在没有很多的时间投入:二来也担心我一个小学生是不是担得起人家出版社破费心思。但蔡虹很坚定,很快选题就获得批准,而且整个过程中,基本没用我操心,她们从我2007年到2017年年初——近十年的2000余篇文字评论当中遴选出了几百篇并分为四部分,作为我本人有代表性的观点呈献给各位读者。当全套丛书的目录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惊呆了,抛开个人因素客观去看,甭说,还真挺吸引入的。我知道这项工作有多难,因为这件事我一直想做,但一直也没做成。所以,我特别要感谢蔡虹和她的团队,没有她们的努力,也不可能有这套丛书。

当然,这里也有我自己的努力。我来到CCTV证券资讯频道工作已经快10年了。作为频道的执行总编辑兼首席财经评论员,每天都要面对观众。让我可以问心无愧的是,10年间,包括到现在,每天夜里和早饭之后我都坚持阅读大量国内外新闻,进到办公室,要从当天的新闻中选择一条,撰写15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这个习惯几乎雷打不动,除非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我涉猎的新闻内容十分广泛,国际、国内、宏观、微观,股市、债市、外汇、楼市,等等,几乎涵盖所有经济热点和冷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可说的?为什么说了10年还算不乏新意?关键靠读书、学习、思考,更关键的是“沙盘推演”。

多年的数学训练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逢事拒绝人云亦云,而是依据当下的客观条件,并按照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重新进行推演。这个过程让我受益良多。因为,条件不同,结论不同,个性彰显自然而然。比如在通胀问题上,我一直不敢轻易使用“通货膨胀”一词,而只讲物价上涨。因为在我看来,物价上涨的诱因很多,尤其对于中国,货币超发往往不是物价上涨的原因,而是物价上涨不可控所导致的结果。比如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财政,如果货币供给不能满足房价上涨需要,那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无法充分实现;再比如美元贬值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鉴于中国商品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所以国际市场价格必然传导到国内,并导致原材料价格高了,生产成本增加,这时央行必须满足输入性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货币需求增加,如果不能满足生产成本上升的货币需求,那企业生产就会停滞,国家经济增长将无法保障。

所以我提出: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只能在国家市场封闭的条件下才成立,开放条件下则不一定成立。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而我们不能简单运用书本知识去得出简单的结论。所以,这些年我的评论经常异于主流经济学派的结论,“对”还是“不对”让公众去评说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握一个关键点:经济学人需要提供更多一些视角,引导人们对经济事务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不只是国家、民族或政府的需求,同时也是每位投资者个人必然存在的需求。

就说到这儿吧,希望这套丛书也能带给您更多的思索。

钮文新

2017年元月

内容推荐

《老钮锐评:全球经济谁熬得过谁》集结了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的精彩文章,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挑战,主要评论了四方面问题:大国的危机与控制、国际博弈中的中国、全球经济向哪里去、中国经济逆势而动,阐明了作者鲜明的观点,并提出了我国在国际挑战与机遇面前的应对之策。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新常态”, 目前处于新常态攻坚期,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面临失速风险,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性大幅下降,股市震荡,出口遇阻……几乎所有关心经济的人士都在思索: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从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著的《老钮锐评:全球经济谁熬得过谁》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