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着小雨,我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听着广播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妈妈叫我吃饭,可我的心里突然生出一丝反感,以往郁结在心中的怨气像膨胀到了极致的气球,一碰触就要爆裂了。妈妈一连三声,我都故意装作没听见,也没作出回应。没想到,一向温柔的妈妈先爆发了,言辞很犀利.满含责备和委屈。我也毫不示弱,将久久郁积在心里的不满像火山爆发一样发泄了出来,最后我们都哭了。
那次以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自己一个人待着,似乎一点都不需要他们;有朋友来找我玩,我也开心不起来,讨厌那些世俗的虚伪交际;我不再在乎他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尤其是他们,因为觉得很累,我现在只关注我自己,我的世界也不被他们理解,和他们沟通也很困难.
一天,放学回到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锁在小房间里。到吃饭的时间,爸爸叫我,我也出去了,后来索性将饭碗端进房间,享受一个人的清静。爸妈这次却很安静,什么也没说。那天晚上,我起床上厕所,发现爸妈房间的灯还亮着,还有很小很小的说话声,那时已经过了凌晨,他们是很少这样晚睡的。我有点奇怪,仔细听了听,他们的对话是关于我的。大致的意思是说我患上了自闭症,然后就是妈妈的小声啜泣,“都是我不好。一直都在工作工作,以为把你们爷俩的饮食起居照应好就可以了,没想到涵涵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好了好了,别哭了,不知道那孩子睡了没有。找个时间咱们带她去趟医院吧,她现在都不和我们说话,交流太困难了。”我的心瞬间震颤了,我不知道,我以为他们不关心不理解我,只关注自己的世界。原来……
真想敞开心扉和爸爸妈妈好好聊聊,告诉他们,我只是不想说话。因为常常觉得我说的你们都不懂不理解。其实我也很委屈,可是我要怎么突破这道心理防线呢?
青春心语坊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觉得和父母沟通很难,不是觉得他们不关心自己,就是觉得他们不够了解自己,代沟很深,渴望得到理解和适当的关爱是很正常的。正因为这些代沟并不是从他们一出生便有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的渐渐苏醒.两代之间的代沟才逐渐显现出来。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对父母产生抗拒、轻视,甚至抵触,而在这之前是典型的崇拜期,之后就渐渐转变为理解、深爱,并极力想要回报这深沉的爱。这样一看,孩子,你们在这一时期的做法很可能就会加深自己今后的愧疚感,你会觉得曾经的自己很不懂事,也不懂爱,便往往要付出更多来弥补自己曾经的不懂事。
所以.当你觉得父母不懂你不理解你的时候,你应该多想想他们的好,哪怕他们再哕唆,表现得再不理解你,在言语上有再多的磕磕绊绊,他们的出发点始终都是为你好。从两代人的生活环境来说,父母不理解现在的你还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你们所接触的东西和所持的观念不同,想法也就会有出入.如果希望父母理解自己,那就多交流。把自己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困惑和难处告诉他们,不对的地方你可以不听,对的就参考采纳。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不管他们说什么,最终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完成实施,不是吗?你理解了他们,他们才会理解你。这么想,那道心理防线很容易就跨过去了。
第六节圆圆.其实你不必完美
圆圆的完美主义
她叫圆圆,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希望她的人生也是圆圆的,像几何课上王老师画的圆一样圆。从小学到初中,她几乎未曾将第一名让位于他人,2010年,16岁的圆圆更是以傲人的中考分数考入了市第一高中。但是(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但是),上了高中以后,圆圆渐渐发觉,原来自己一点都不圆。首先是相貌,眼睛不大,脸颊不白,鼻子是典型的大蒜鼻,个子也不高,总之。相貌平平。
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