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力真(从抗战老兵到新中国第一代大使)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力真,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历任驻挪威、赞比亚、瑞典、新西兰大使。曾任刘少奇主席秘书。

秦力真,直隶(今河北)冀州人。1937年任冀州地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冀县县委书记、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秘书长,外交部签证处处长和领事司副司长、司长,驻挪威、威比亚、瑞典、新西兰大使。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两度出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曾任刘少奇主席秘书。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岳父,香港卫视采访总监秦枫的祖父。

秦小梅编著的《秦力真:从抗战老兵到新中国第一代大使》主要介绍秦力真大使的一生。

内容推荐

秦小梅编著的《秦力真:从抗战老兵到新中国第一代大使》主要介绍秦力真大使的一生,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两度出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曾任刘少奇主席秘书,先后出任挪威、赞比亚、瑞典和新西兰大使。秦力真大使也是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岳父,曾经为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新中国外交伟业做出巨大贡献。秦力真1913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富裕家庭。少年求学时,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在家乡投身抗日洪流,任抗战报纸《战报》主编,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被任命为中共冀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48年4月党中央迁至西柏坡后,他被调往中央政策研究室,被称作少奇同志的“小秘书”。1949年初,随毛主席、党中央从西柏坡进北平,先在市委政策研究室任秘书长,协助市委书记彭真的政治秘书邓拓工作,后任市委宣传部秘书长,1950年秋被调到外交部,成为签证处长和领事司首任司长。在周总理兼外长的领导下,他为开创新中国的领事工作局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秦力真先后出使挪威、赞比亚、瑞典和新西兰,共驻外20余年。他组织纪律性强,注重实事求是和工作实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位老战士把全部生命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外交事业,他爱国爱民、泰山般的崇高榜样永远鼓励后辈持续前行。

目录

永远的泰山

 李肇星

秦力真简历

第一篇 同仁的缅怀

 (一)我的领路人

何锦

 (二)两件小事

陈荇

 (三)一位贴心的父母官

黄垠今韩月娥

 (四)他积极促成坦赞铁路的修建

晏鸿亮

 (五)资深而有威望的使团长

宋国清

 (六)我的良师益友

徐明远

 (七)两位抗日女战士走了

李肇星

第二篇 乡亲的追忆

 (八)我的第三个“家”

高亨(河北省滏运中学语文组教师)

 (九)我和秦大使是校友

张晶晶(河北省滏运中学高三第11班学生)

 (十)外交部长来到我们学校

孟平 (河北省滏运中学教师)

 (十一)我读书我快乐

付华淼(河北省滏运中学高三第11班学生)

 (十二)参观力真展室有感

潘恩龙(河北省滏运中学高二第9班学生)

第三篇 儿女的思念

 (十三)弟弟入团了

秦小梅

 (十四)爷爷和孙子

秦小梅

 (十五)秦威和儿子联联

秦小梅

 (十六)餐桌上的学问和待客之道

秦小梅

 (十七)西餐课

秦小梅

 (十八)泪水中的婚礼

秦小梅

 (十九)一个女儿胜过一打医生

秦小梅

 (二十)战火中的菜索托

秦小梅

 (二十一)“啃老族”的表现

秦小梅

 (二十二)夫囊熬夜写申请

秦小梅

 (二十三)从西柏坡到北京

秦小梅

 (二十四)罗湖半夜来电话

秦小梅

 (二十五)去列宁格勒的代价

秦小梅

 (二十六)从小事抓起

秦小梅

 (二十七)敬请光临

秦小梅

 (二十八)四十年的缘分

秦小梅

 (二十九)半个世纪的夙愿

秦小梅

 (三十)当了二十年二秘

秦小梅

 (三十一)不寻常的1976年

秦小梅记秦力真、李华文的信和诗

 (三十二)爸爸和音乐

泰晓渤

 (三十三)那些如影相随的记忆

秦晓鹰

第四篇 天堂里的笑声

 (三十四)没说完的故事

秦小梅

 (三十五)梦想成真

秦小梅

 (三十六)圣彼得堡的来信

谢小用

 (三十七)我的两座“泰山”

李肇星

 (三十八)告别新西兰

秦力真

 (三十九)三个弟弟的独特“表演”

秦小梅

 (四十)迟到的立志信

联联 佳馨 佳骏

 (四十一)天堂里的笑声

秦小梅

试读章节

我与秦大使在驻瑞典使馆共事四年多,他是难得的良师益友。毛主席说过,作为领导应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好人。秦大使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好,尤其在用人方面,敢于让下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干好本职工作。

他将政治工作作为履行馆长职责的首要任务。瑞典物质丰富,经济、生活水平和人民文化素质都比较高,而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文革”开始后,我对驻外外交人员废除工资制,一律改为国外津贴。大使每月津贴只有90元人民币,折合当地外汇约50克朗,二秘每月津贴65元人民币,而当地一根黄瓜就要5克朗。秦大使到任前,驻瑞典使馆个别工作人员对祖国前途失去信心,只看到瑞典的富足和丰富的物质生活,经不住物质诱惑,贪图享受,先后有两人出走。另有一人被外国特务用金钱和美色策反,走上叛国的可耻道路。

秦大使在各种场合总是教导大家,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中国这么多人口,有几位能驻外代表祖国?作为外交官,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巨大荣誉、重大责任,时刻应牢记祖国。他说:“我们远离祖国,但不是断了线的风筝,而是时刻和祖国紧密相连的。我们工资很少,但我们有自己的信仰,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大使的话深入浅出,极大地坚定了馆员忠诚祖国的信念,有力地维护了馆员队伍的稳定。

秦大使在任之初,国内“左”倾思想还很严重,“四人帮”在大搞极“左”的政治运动,我国对外交往受到很大影响。秦大使出于对祖国的高度忠诚和使命感,把发展两国关系、促进两国人民友谊和扩大两国友好往来作为工作重点。当时两国官方往来不多,但他和瑞典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等建立了良好关系。他注意以民间促官方,重点做瑞典瑞中友好协会的工作。

瑞典的钢铁、林业、电子计算机等产业发达。秦大使重视促进我方与瑞方科技、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引进瑞典的先进科技为我所用,在任内促成两国于1975年在北京签订了《中瑞海运协定》。那时,中国的造船工业还相当落后,而国内对是否发展造船业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甚至以此反对自主发展造船业和海运业。秦大使排除了不少干扰,促成了协定的最终签订,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和海运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开启了中瑞政府间科技合作的大门。在他的努力下,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工程科学院代表团于1975年访华;1977年,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对瑞回访。1978年,中、瑞成立科技合作混委会,双边文化交流取得突破,西藏歌舞团于1978年成功访瑞。

秦大使注意从实际出发。对外工作与当时国内的一些浮夸现象保持距离,不简单重复来自国内的“左”倾口径,宁可不说,也不照本宣科。

秦大使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获诺贝尔奖后将在国内的弟弟李学道接到斯德哥尔摩学习,后来李学道在瑞典入籍,然后就将其原来持有的中国护照寄还给中国驻瑞典使馆。此事现在看来很正常,但在当时极“左”思想影响下,驻瑞典使馆最初认为他已不是中国人,与其断绝了来往。秦大使到任后了解到此事,认为尽管李学道入了瑞典籍,但使馆还是应与他保持来往,多做工作,增强他对祖国的向心力。秦大使专门指示使馆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学道,他很受感动。另外有一次,一名在国内生活困难时期逃到国外的广东人向驻瑞典使馆申请护照要求回国,使馆领事部有工作人员认为他是叛逃者,要他先写检讨。大使听说后,说人家现在要回国这是好事,指示向国内汇报此事时不要用“叛逃”一词,使这个人最终拿到中国护照,满足了他回国的愿望。

秦大使注意加强与其他国家驻瑞典使馆的联系,赢得其他国家驻瑞典大使的尊重,交了不少朋友。每次驻瑞典使团举行活动时,许多使节特别是泰国等亚洲国家大使都围在秦大使周围,与他聊天,交流看法。

秦大使重视完善使馆内部管理,包括强化馆员出行登记制度等。一次,使馆一名工作人员开车外出与其他车发生剐蹭。尽管事故不大,但秦大使高度重视,亲自召开全馆大会,强调吸取教训,防微杜渐,确保每位馆员的人身安全。处理使馆内部问题时,秦大使注重正面教育和疏导,维护使馆和谐。有一件事,他的处理办法让人受益匪浅。为会客方便,使馆会客厅在那些年代常摆放中华牌香烟。有位年轻同志有时拿客厅的烟抽。有同志对这样占公家便宜的行为非常气愤,准备布置人在会客厅抓“小偷”。幸亏秦大使及时发现,立即找组织此事的同志谈话,说:“我们这些人被派来国外,是带着国家的信任来的。为了几支烟,你抓了人家‘小偷’,他将来如何工作?他是年轻人,来日还长。赶快当面批评他一下就行了。”

秦大使总是要求我们对同志尤其对下级、对工勤人员一定要宽容。我当时年轻气盛,脾气又不好,遇到问题容易急躁。秦大使常用亲切的语言和浅显的道理开导我:“这是一个二秘该说的话吗?…‘你二秘在看什么文件,拿多少津贴?人家是职员,比你低。人家能看什么文件,拿多少津贴?得多宽容别人呀。”自那以后,我时常将秦大使的教导作为19己工作的指导。

秦大使提倡勤俭办外交。有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驻瑞典使馆会客厅的西式沙发等家具老化,需要修理,但请当地人修理费用很高。大使尽管工作忙,却一直把此事挂在心中。适逢国内一个代表团来瑞典参加展会,成员中有一名木匠。秦大使就在木匠同志有闲暇时请他来使馆帮助修沙发,结果沙发修得与原貌一样,为使馆节省了大笔开支,秦大使则多次为木匠送茶送水慰劳。秦大使每次去外地出差,都要求住平价旅馆,为国家节约经费。  注:徐明远 1972至1978年在驻瑞典大使馆工作,曾任驻斐济大使。

P23-26

序言

永远的泰山

李肇星

两年前,2013年,是老党员秦力真诞辰100周年。他是我夫人秦小梅的父亲,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前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更加怀念和钦佩他为抗日根据地建设和新中国外交伟业所做的贡献。

爱党爱国、严格要求子女、作风民主,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他得知我和秦小梅处对象时,我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他请时任北外党委书记的战友帮忙了解我,得知我没什么问题后便尊重女儿的选择,一点儿也不干涉了。后来同他相处,更觉他大度正派。

他1913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送他在冀州上完初中后,让他到北平中国大学附属高中求学。在那儿,他接触到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老师,偷偷加入党的外围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在家乡投身抗战洪流,任《战报》主编,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被任命为中共冀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1948年4月党中央迁至西柏坡后,他被调往中央政策研究室,被称作少奇同志的“小秘书”,与江青等分在同一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常交往的有毛主席的政治秘书田家英同志。

1949年初,秦力真随毛主席、党中央从西柏坡进北平,先在市委政策研究室任秘书长,协助市委书记彭真的政治秘书邓拓工作,后任市委宣传部秘书长,1950年秋被调到外交部,成为签证处首任处长和领事司首任司长。

新中国外交的领事工作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岳父好埋头苦学,从头做起。他查阅了大量国民政府时期的档案和资料,专门向曾从事过领事业务的人士取经,并参考国际惯例,为建新章、立新制作准备。在国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的领导下,他为开创新中国的领事工作局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包括解决海外华侨双重国籍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东南亚国家的1000万华侨多数从商,有的资产雄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所在国的经济命脉。西方大肆渲染中国“红色政权”威胁,使一些国家担心华侨成为中共输出革命的载体。新中国成立让许多华侨感到自豪,也有的想加入外籍,但担心会背上“忘祖”的骂名。考虑到种种实情和发展同东南亚各国友好关系的需要,并参照有些国家的做法,中央决定让华侨按“一人一国籍”的原则自愿选籍。这为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相处解决了一个难题。

秦力真先后出使挪威、赞比亚、瑞典和新西兰,共驻外20余年。他常讲,外交跨国界,外交官有祖国。大使馆远离祖国,但不是断线的风筝,而是时刻与祖国紧密相连。外交官举手投足都应牢记祖国的尊严和权益高于一切。

他任驻赞比亚大使时,遇上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开工。为确保工程进展顺利,他曾因劳累过度生命垂危,十来位医生护士也无能为力。当时我和小梅在驻肯尼亚使馆工作,组织上为让他最后能见女儿一面,特允小梅去赞比亚探望。见面时,他已昏迷。小梅哭着喊爸让他奇迹般苏醒过来,在场的医生开玩笑说:“一个女儿胜过了一打医生。”若干年后,我作为外长应邀访问赞比亚,在一次招待会上被介绍给前总统卡翁达。他还记得当年与中国的秦大使在坦赞铁路赞比亚一侧多次并肩同行、汗水同流,记得他访华期间毛主席与他谈“三个世界”时中方在场的有秦力真。

他组织纪律性强。我刚到外交部时他就提示:外交大权在中央,要多请示汇报,按授权办事,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看的文件不看,不该问的别问。这些都成为我后来在工作中严守的准则。

岳父注重实事求是和工作实效。当司长时,需要上报的文稿,他总是自己预作研究,再召集相关的同志一起对文稿的主题、结构、内容充分讨论,再三斟酌。他对自己的夫人要求严格。岳母李华文与他同一年入党,抗战时期就任村支部负责人,是当地小学的好老师,是能文能武的女游击队员,后来在外交部级别却一直是二等秘书。每当使馆有晋升名额,秦大使总是让夫人让一让,把机会留给年轻同志。

他常教育女儿做人要踏实,小梅记住了并付诸行动。大儿子晓渤参加高考前,他要求晓渤报国家最需要的专业,晓渤便上了北京农业大学。二儿子晓鹰考进南开大学历史系,我多次听岳父教导晓鹰学文科更要以学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开路。 他常讲,不要为个人的事找领导提要求。“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从赞比亚被召回国,刚下飞机就被造反派带走,作为“走资派”批斗。在被斗得最厉害的日子里,有同事好心劝他去找老熟人江青说说话。他答,挨斗就挨斗,不求人。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唯一一次算是走“后门”是为了小儿子小浩。小浩在“文革”中因参与张贴反对江青的大字报被关进北京陶然亭监狱。岳父得知后让我去探望,还让带去毛选。后来在周总理干预下,小浩等人获释,可学业却耽误了。当时较流行的好办法是送孩子当兵。 万般无奈之下,岳父同意我去求曾是将军的副外长仲曦东介绍小浩参军。

他初到瑞典时,使馆客厅摆放中华牌香烟供会客用。一位年轻人有时去客厅拿烟抽,有位干部想“潜伏”在现场抓“小偷”。岳父得知后说:“别!当面批评就行了;记住:有批评的话快当面说,赞扬的话倒可以背后说。”岳父当年的一些同事每每谈起这事,会在大笑之余感叹他的宽厚。

受岳父等老前辈的影响,我在近50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从未找领导办私事,从未背后说同事不好的话。谢谢前辈们的表率作用。  岳父从驻新西兰大使任上离休后说:我是个诚实的党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外交一线的事我不再过问,相信年轻一代能干好;但如需要我提点看法什么的,我会趁脑子还清楚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兵老了也是兵…一多年来,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实际上,2007年4月27日我最后一次主持外交部部务会时的简短告别辞借用的几乎全是岳父的“知识产权”。

这位老战士把全部生命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外交事业,愿他爱国爱民、泰山般的崇高榜样永远引导我、小梅、孩子们、亲朋好友们持续前行……

2013年7月初稿于岳父农历生日深夜于北京东交民巷,

2015年7月5日修订于杭州至济南高铁火车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