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师的感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世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见楚老答应了,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便从包里拿出《书品》第一、二两期送给他,同时介绍说:“这是中华书局新创办的一本小杂志,想请您指正。”他听后高兴地接过去。我怕占用他的时间过多,便起身告辞。他坚持把我送到门口。

没过几天,突然接到楚老身边的卫士长小孟的电话,说楚老请我去一趟。那天下午三点,我来到楚老府上,小孟把我直接领进书房,只见他老人家正坐在沙发上,鼻子上架着老花镜,一手拿着我前几天送他的《书品》,一手拿着一柄放大镜,两镜相加,聚精会神地在阅读。见我进来,忙招呼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高兴地说:“你上次送我的《书品》已看过了,有的文章还不止看了一遍,很有意思。杨伯峻先生写的那篇《我和(左传)》,我就看了两遍。他从四岁起就在祖父的监督下诵习《左传》,后来又跟叔父杨树达学习经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以后他自己研究《左传》,为主作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老一辈学者对学业刻苦用功、认真钻研的执着精神是很值得当代年轻入学习的。过去他从祖父和叔父学习的事我知道一些。这次看了他自己的叙述,更觉得亲切感人,很值得一读啊。另外,谢方写的那篇《二十六年间》,我也看了两遍,写得多好啊。现在的年轻人真应该好好读一读。一本《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出版,前后经过长达二十六年的时间,中间几起几落,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间,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有的人甚至没能见到书出来就去世了,多么可惜又是多么值得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啊!这可见当时学术著作出版有多难!这中间的艰辛和甘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有体会。多亏了有谢方那样的责任编辑,二十六年间他矢志不渝,始终如一,为了这部书的出版,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帮助解决出版中的具体难题,出主意,想办法,组织力量,终于使这部书在经历了二十六年的风风雨雨后问世了。作为一名责任编辑,他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值得人们的尊敬和学习的。你见到谢方时请代我致意。”

楚老看书是这样的认真和细致,一本小小的杂志竟引起他老人家这么大的兴趣,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他对于学者的尊重,对于他们的劳动所给予的理解和肯定,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同他本身就是一位学者直接相关。

“中华书局是个很了不起的出版社,七十五年来你们出版了那么多的好书,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和今人的一些学术研究著作,为继承和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做好这一工作。你让我题的词已写好,不知合不合适。”说完,他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交给我。我忙拿着打开一看,几行端庄、遒劲的大字映人眼帘:“整理出版古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望着题字,我肃然起敬,它不仅表达了楚老对中华书局工作的肯定,还饱含着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感激地再三向他道谢,他却说:“真正的文化事业,应该得到更多的人的关怀和支持。”

1987年3月,中华书局在北京饭店举行了庆祝成立七十五周年的大会。会前,我将请柬送到楚老手上,希望他能出席。但那时他毕竟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老人了,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公务繁忙,怕抽不出时间。楚老看到请柬却高兴地说:“中华书局的会,我争取去。”

到了开会的那一天,楚老果然提前来到了会场。他看上去精神矍铄、和蔼慈祥。楚老先是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会场上展出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一些图书,后又同书局的主要领导亲切交谈,对中华书局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直到大会结束,他才起身离去。

此后,我同楚老的接触多起来了。

1990年,《书品》创刊五周年,中华书局准备举办一个座谈会。五年中,楚老对这个小刊物倍加关怀和爱护,他多次同我讲读了《书品》的体会和感受。

P12-14

目录

编辑杂感——代前言1

一、怀人

 楚老与中华书局

 “老不废书”——楚图南先生印象小记

 怀念匡老

 季老与新世界出版社

 漫画退伍兵——华君武先生采访小记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记李慎之先生交办而没办成的 件事

 忆香港资深出版家蓝真先生

 匆匆远行的王尧先生

 徐苹芳先生和他未完成的书

 想起了金开诚先生

 编辑的楷模——深切缅怀傅璇琮先生

 份珍贵的回忆——我向资华筠委员约稿

二、书评

 品优复评劣得失寸心知——写在《书品》创刊十周年之际

 哲人其萎抢救当行——我与《学林春秋》

 高山仰止再谱新篇——我与《学林往事》

 抢救遗产 以贯之——我与《名家心语丛书》

 追忆季先生的《“天人合 ”新解》引发的

 场学术讨论

 《想念大师丛书》前言

 我又为季羡林先生出了 本书——写在《想念季羡林》即将出版之际

 个纯正的学者——《想念张政烺》编后

 人格的魅力——写在《想念杨宪益》出版之际

 初识张彦老——写在《风云激荡的 生——张彦自传》出版之际

 《学问的气象》编后感言

 《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编后赘语

 把杂志办得更漂亮

 《国学新发现》序言

三、感悟

 编辑的乐趣

 再谈编辑的乐趣

 编辑与写作

 编辑的胸怀

 编辑的收获

附 主要编著目录

序言

少年时立志,我因不知有编辑这个职业,随了大流。中学毕业后我先当农民,后做工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了法院。这个时候,我当然知道世上有编辑这个职业了,于是心向往之。不久,我很幸运地调入中华书局,成了一名编辑,而且一干三十多年,直到退休了,还不能收手。记不起来是谁说的了,上帝造人,就是要让你最后选择一件事干好它。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一旦选定了这个工作,就兢兢业业、孜孜矻矻、数十年如一日地干到了今天。现在回想起来,干这件差事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不像当初想的那样,以为当编辑就是读别人著作,可以先睹为快那么简单。

我一进入中华书局便参与创办《书品》杂志,从此开启了我的编辑生涯。办过杂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期刚刚推出,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就又到了出下一期的日子了。《书品》是季刊,三个月一晃就过去了,你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稿子没组齐,无法按时出版的尴尬局面。为此,组稿就成了我那时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该请谁写哪篇文章才能满足这一期的需要。那个时候既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组稿的基本手段除了上门拜访作者当面提出要求外,就是靠打电话或写信。效率当然不能和现在同曰而语了。何况杂志设有不同的栏目,每个栏目都不能开天窗。有的时候,其他栏目的文章都齐了,甚至还有富裕,可就是有一个栏目缺了一篇,你那个急啊!这时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快手了,否则就要麻烦了。在你还没有找到之时,那真是寝食难安啊!我办《书品》七年多后,又被调去创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大杂志。这是一本双月刊,出了一期赶下一期,感觉时间过得更快了。何况除了组稿,还要审读,进行编辑加工,并且还要办得出彩。这样一干又是七年多。别人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可我自己最清楚那十五年当中发生的一切,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上面说的是我在办杂志期间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接下来再说一说改做图书编辑工作后的感想。

……

上面说的主要是我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不是就没有收获和成就了呢?当然不是,我下面就要概括地讲讲这方面的感受了。做了一辈子的编辑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先后作古,但承载着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思想的著作,却经由我手编辑出版而得以永垂后世。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有幸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把它们抢救和传承了下来。要不是从事编辑工作,我怎么能做到这些呢?我每每望着书柜中陈列的《书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林春秋》《学林往事》《名家心语丛书》《想念大师丛书》《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丛书》《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等一排排的书刊,自豪感和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虽然外人不一定都能理解我作为一名编辑的半生心血的付出,可我认为是十分值得的。我的内心感到很充实。特别是我在同大师们的接触中,目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聆听了他们的谆谆教诲,阅读了他们的鸿篇巨制,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奋努力,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和魅力,这都激励我要自觉地向他们学习,要把他们的学问和精神传承下去,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以不辜负同他们的交往和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每一次去拜访他们,于亲切的交谈中都有丰富的收获。我不敢将这些据为已有,只想把它们如实地披露出来,与广大的读者共同分享。于是我写出了《大师的侧影》,真实地记述了我同三十二位大师交往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趣闻,以冀为人们开展学人和学术史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的是楚老两镜叠加,“老不废书”的感人画面;是匡老老当益壮,不知老之已至的拼搏精神;是季老数十年如一日,鸡鸣即起,笔耕不辍的学人本色;是华老七十多年不停的画笔,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漫画,讽刺、批判社会弊端;是傅璇琮先生用他一生的编辑实践和学术成就告诉我们,一名编辑不仅可以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学术大师……他们的精神总是在激励着我和影响着我。受他们的精神的感召,我不仅兢兢业业地从事编辑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部书,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介绍大师们的不朽业绩和风范,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现在我把这些年来撰写的有关大师们的回忆、与书结下的缘分和工作感悟的文章编为一集,定名为《大师的感召》,作为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追随大师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及学问的一点结晶和成果。

内容推荐

《大师的感召》与作者张世林已出版的《大师的侧影》(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实为姉妹编,记述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的编辑心路的历程:在大师们的精神感召下做好编辑工作。这对于指导、培训和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极富启迪和帮助

编辑推荐

由张世林著的《大师的感召》收录了他近三十年来撰写的部分文章,分为怀人、书评和感悟三部分。内中记述了他同楚图南、匡亚明、季羡林、华君武等老先生的友谊和交往;还有他担当主编和责任编辑后写作的相关书评。最后附录了他最近写下的五篇编辑工作的感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