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局限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分析框架及方法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及难点
第四节 地理历史概况
一、地理气候
二、历史沿革
小结
第二章 顺康朝政治状况及制度承袭
第一节 清初甘青藏区政治形势
一、固始汗在藏区的统治措施
二、顺治朝与固始汗廷的关系
第二节 顺康朝时期的绥服政策
一、顺康朝甘青藏区政治状况
二、顺康朝甘青藏区社会的发展
三、青海台吉归附清朝
小结
第三章 雍乾朝的全面施政及制度设计
第一节 大酋反清
一、事件经过
二、事件性质
第二节 善后措施
一、中央统摄,因俗而治
二、二制并行,农牧分治
三、整顿寺院,恩威并济
四、部署军镇,武力震慑
五、划界编旗,蒙藏分治
六、定期盟贡,调整互市
七、差赋摊派,始简终繁
八、规范礼制,限制婚俗
第三节 雍正朝的施政制度
一、《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
二、《禁约青海十二事》
三、《青海番例六十八条》
四、《蒙古律例》
第四节 乾隆朝杨应琚对边口地区的治理
一、整饬武备,招徕人口
二、设厅置县,编户齐民
三、体恤民瘼,筹备边储
小结
第四章 嘉道朝的整饬措施及制度弊病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度衰落
一、蒙古社会日衰
二、藏族北徙争地
第二节 嘉庆年间番案频发
第三节 那彦成的整饬措施
一、剿捕野番,控制番氓
二、缉办歇家,整顿贸易
小结
第五章 同光宣朝政事衰疲及制度变迁
第一节 蒙藏社会继续衰败
第二节 同治战乱影响藏区
第三节 战后豫师恢复治理
一、祭海会盟的演变
二、祭海会盟的意义
小结
第六章 清朝施政制度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施政的制度设计
一、正式制度
二、非正式约束
第二节 清甘青藏区施政评价与价值
一、清甘青藏区的施政特点
二、清甘青藏区施政评价
小结
第七章 影响蒙藏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制度场域
一、地理结构
二、人地结构
三、经济结构
四、文化结构
五、政治结构
第二节 权力中心
一、国家权力
二、部族权力
三、宗教权力
第三节 精英人物
一、政府官员
二、僧侣高层
三、其他人物
小结
余论
附录
附录一:《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
附录二:《禁约青海十二事》
附录三:《青海番例六十八条》
附录四:清朝青海、西宁府舆图
附录五:总理青海蒙古番子衙署;西宁道、府、县衙署
附录六:道光朝循化厅黄河南北藏族分布格局
附录七:嘉庆、道光时期循化厅所属蒙古、藏族居牧格局
附录八:那彦成设卡进行经济封锁图示
参考文献
史料
专著
译著
论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