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名人小丛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介绍六位名人:章太炎、张苍水、苏东坡、于谦、唐云、司徒雷登,该丛书使用了大量的馆藏文物照片以及与杭州名人相关的历史遗迹、文保单位的照片,力求图文并茂,吸引读者,除了是一本介绍杭州名人的普及读物以外,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何寅杰、倪灵玲、章明斐编著的《章太炎》一方面尽力把握和开掘太炎先生丰富的心灵世界与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努力探寻太炎先生学者品格和革命家品格的契合点,力图准确而生动地展示太炎先生的伟大人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章太炎/杭州名人小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杭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杭州名人小丛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介绍六位名人:章太炎、张苍水、苏东坡、于谦、唐云、司徒雷登,该丛书使用了大量的馆藏文物照片以及与杭州名人相关的历史遗迹、文保单位的照片,力求图文并茂,吸引读者,除了是一本介绍杭州名人的普及读物以外,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何寅杰、倪灵玲、章明斐编著的《章太炎》一方面尽力把握和开掘太炎先生丰富的心灵世界与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努力探寻太炎先生学者品格和革命家品格的契合点,力图准确而生动地展示太炎先生的伟大人格。 内容推荐 杭州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而且名士汇集,人文荟萃。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就宋仁宗也发出了“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由衷赞叹。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仓前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在民族危亡的严峻历史关头,他毅然走出书斋,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七遭追捕、三入牢狱”,革命之志仍矢志不渝。他广泛涉猎中西文化,学识渊博,自成一家,生平有四百余万字的著述,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博学深思的人”。他兴文重教,薪火相传,为近现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学人才。 本书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与杭州的故事。 本书由何寅杰、倪灵玲、章明斐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革命元勋 第一节 晚清趋亡萌生反满 第二节 风雨飘摇利剑出鞘 第三节 国难当头力主抗E 第二章 国学泰斗 第一节 风起云涌 幼承庭训 第二节 精研国学著作等身 第三节 传道授业薪火相传 第三章 长眠南屏 第一节 举国哀悼国葬夭折 第二节 西子湖畔与贤为邻 附录一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 附录二 章太炎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革命元勋 第一节 晚清趋亡萌生反满 清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公历1869年1月12日),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古老的江南小镇——浙江余杭仓前镇之中,他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章太炎。章太炎,初名学乘,后改名为炳麟,字枚叔、梅叔。长大后,因为仰慕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本名绛)而更名绛,自号太炎。 在章太炎成长起来的那些岁月里,清廷国力日渐衰弱,而来自异国的殖民者,却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无忌。当襁褓中的章太炎睁开他的双眼时,那场震撼中国大地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被血腥镇压下去。连年战乱,使号称“富甲天下”的杭嘉湖地区遭受了一场巨大的劫难。余杭,这座原本锦绣富庶的古老小城,变得一片荒凉凋敝,满目疮痍。剧烈的社会动荡给许多世家旧族带来的是没落和衰败的结局。章太炎的家庭在这场浩劫中也经历了一番由盛而衰的变故。 章太炎家最富足的时期是在他曾祖父手上。他的曾祖父章均,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这一段清王朝由极盛而中衰的转折时期。章均呕心沥血,经营数十年,房产、田地、牲畜等累计起来,资产达百万。他出资建了一座苕南书院,还捐田千亩,设立章氏义庄,资助族中孤寡残疾老弱者。然而好景不长,到章太炎的祖父章鉴掌家的时候,章家已经走下坡路。当太平军占领余杭,进驻仓前镇时,章太炎的父亲章溶匆忙夹着一本家谱出门逃难。在结束了流亡生活返回家园时,章家已经“家无余财,独田一顷在耳”。其后,章溶千方百计收回田地七百多亩,岁收租米,按旧例供给各项费用。此时,章家固然还维持着颇为安适的温饱生活,然而与昔日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早在少年时代,其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已在章太炎的心中撒下了叛逆的种子。光绪二年(1876),章太炎的外祖父朱有虔从海盐来到仓前,对时年七岁的小外孙进行汉学启蒙教育。章太炎后来回忆说,外祖父上课读经,“时虽童稚,而授音必审,粗为讲解。课读四年,稍知经训”。章太炎在文字音韵学方面卓然成家,其最早的基础便是这样打下的。当时,朱老先生不仅让他“稍知经训”,还在授课之余,常常给他讲些明末清初抗清志士的事迹。章太炎十一二岁时,朱有虔又给他叙述了雍正年间曾静、吕留良文字狱的情况,讲了一番“夷夏之防同于君臣大义”的道理,在幼年章太炎的心中种下了反清的民族意识的种子。及后,章太炎读到蒋良骐的《东华录》,见到清代文字狱的记录,心中激愤,发出“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的狂论。除去外祖父朱有虔的教诲和《东华录》《黄书》等文献的刺激外,父亲章溶对章太炎这方面思想倾向的形成也有影响。章溶曾八次参加乡试,希图考中一个举人,但每次都名落孙山;做了县学训导,却又因卷入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而被革职。因此章溶常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悲怆以及对炙手可热的权贵们的愤懑。光绪十六年(1890)章溶弥留之际,留下遗嘱交代三个儿子:“吾家人清已七八世,殁皆用深衣殓。吾虽得职事官,未尝诣吏部。吾即死,不敢违家教,无加清时章服。”这些都助长了章太炎对清廷不信任的情绪。 章溶去世后,为了在汉学方面得到深造,章太炎离家赴杭,进了著名的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久负盛名的经学大师俞樾。他刻苦学习,很快便成为一位青年汉学家并崭露头角。但是,时代的疾风暴雨打破了书斋的宁静,使他的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章太炎十七岁那年,中法战争爆发,结局竟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战后法国势力逐渐深人我国西南地区。二十七岁时,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清朝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自此与祖国分离达五十年之久,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章太炎不顾老师俞樾的劝阻,毅然离开诂经精舍,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 P1-5 序言 杭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秦汉以来,杭州因湖而兴,因湖闻名,赖有自居易、苏东坡等名贤善政爱民,浚湖扩城,得以自山中小县发展为江南名郡,至宋时为“东南第一州”,宋室南迁,定为首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人文荟萃的城市底蕴。杭州既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淡雅,亦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苏东坡、于谦、张苍水、章太炎、司徒雷登、唐云等杭州名人,留下了诸多精神财富,构筑了杭州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 杭州名人纪念馆是一家以名人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性博物馆,主要承担着历史名人生平陈列、历史名人研究和文物收藏等基本功能。目前,杭州名人纪念馆下辖七处场馆:苏东坡纪念馆、于谦故居、于谦祠、张苍水祠、章太炎纪念馆、司徒雷登故居、唐云艺术馆。在与杭州名人文化相关的收藏、展示、宣教、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杭州名人文化和名人精神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有鉴于此,我们编印了这套“杭州名人小丛书”,选取了杭州名人纪念馆下属场馆中所涉及的六位杭州名人:苏东坡、于谦、张苍水、章太炎、司徒雷登、唐云。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是杭州名人的杰出代表。了解他们的事迹,能让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杭州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杭州的人文精神。 让名人的人格感染人,让名人的品质引导人,让名人的力量鼓舞人。 是为序。 杭州名人纪念馆馆长 吴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