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灯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文全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灯盏》是一部记述明代绍兴军民抗倭故事的小说。绍兴是明代抗倭的战场之一,传说故事很多,本书作者董文全主推绍兴士子董元儒的传奇故事,再现明代绍兴人民同仇敌忾、可歌可泣的的抗倭历史。同时,书中把那些古迹和传说作为景致和衬托,融进小说里,为后人提供更多的话题,也传承了会稽的文化。

内容推荐

董文全著的《天灯盏》描写了主人公董元儒的成长,及机智、勇敢地与倭寇、官场恶吏进行的较量搏战,他冲破了层层障碍,三次投考终于得中,却又几经周折,最后由于他的机智和胆略,被封为两江总督、七省巡抚,执掌兵权,消灭了倭寇和恶吏,保得一方平安。

目录

前言

引子

第一回 小咪刀董斌招亲 天灯盏元儒降生

第二回 姑侄山上擒野猪 泼皮桥下丧性命

第三回 云门寺元儒追兔 平水街首富遭劫

第四回 进岛屿孩童显能 出贼窝除恶用计

第五回 张四装呆送地契 元儒俏皮斗娘舅

第六回 小元儒三次点火 长寿洞十年学武

第七回 十八胡白吃出名 桃花湾元儒收徒

第八回 虎扑岭一将得救 静悟观双雄结义

第九回 聚龙山元儒打狗 黑水湾胡俊逃命

第十回 真人推荐从娄师 张冉巡院遭冥训

第十一回 董元儒夜宿厕所 楼学究梦见天神

第十二回 楼秀丽暗恋才郎 董元儒喜服师姐

第十三回 后花园元儒题诗 中秋夜众人献艺

第十四回 为退婚元儒设谋 赴县考张冉作祟

第十五回 大舜庙盘龙舞狮 孝月楼陈母殒命

第十六回 飞来山秀美脫险 迎春阁元儒误期

第十七回 垂钓湖郑述丧生 天灯盏恶虫毙命

第十八回 赶考场跳台过街 上京城行船挫敌

第十九回 逛后街巧遇陈鲸 攀轿杠议认舅亲

第二十回 神秘岛倭寇全歼 平水街八轿横抬

试读章节

天气晴朗,红日当空。只见三个官军,牵马上得陶宴岭,为首的就是旗牌官钱伦。他们先把马牵到大树后面,三人鬼鬼祟祟,也不讲话儿,就隐在大树后面。过不多时,只听得远处有些声音传来,很快就看见从东面坡底上来三人。一个年轻的青衣短衫,肩上背根扁担,像是个来平水挑脚混饭的;另一个矮矮胖胖,穿一件青布长衫,腰里扎根白色布褡,背着个包袱,像是个生意人;走在后面的,二十开外,头戴解元巾,身穿米色长衫,也背着个包袱,像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三人刚要在石凳上坐下,钱伦等三人从大树后面出来,拔剑指着他们。三人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那读书人双手一拱道:“三位军爷,小生姓娄名学昭,我们三人都是王坛人氏,结伴去平水有事,不知犯了哪条,令军爷难为我们,请军爷指教!”那钱伦喝道:“你们装得倒像,明明是倭寇,却装作良民,拿命来!”说着举剑要刺。

这时,一个五十多岁、气宇不凡之人,骑马赶到,大声叫道:“不得无理!刀下留人!”三人一惊,停住手中之剑。那读书人一见来人,竟是恩师,连忙叫道:“先生救我!先生救我!”那人见是自己学生,更是气恼万分,大声说道:“他们即便就是倭寇,也应拿人归案,怎能就地杀人!何况他们不是倭寇,是当地的良民!你们硬要杀人是何道理?”

那旗牌官钱伦说道:“你说他们是良民,有何证据?”那人说道:“他是我学生娄学昭,我可担保!”娄学昭接着说:“军爷!我师可为我作证,我可为他们二人作证。这是肇湖村民张四,帮人挑脚度日。那是我的表兄,同村杂货店主赵老五。今日张四去平水帮人挑米,老五去平水进货,在下是阳明书院学生,他就是我的尊师王阳明先生是也。”

一听是王阳明,三个官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那旗牌官钱伦浑身哆嗦,他也曾听上司言及王阳明,虽归隐在阳明洞,却连总督大人遇事都拱手相让,忌他三分,何况自己乃小小旗牌。王阳明这时实在气上心头,骂道:“你一个小小旗牌,胆敢草菅人命,以良民之首级,当作倭寇首级去冒功领赏!”那旗牌官钱伦说:“大人,你冤枉小人了,小的们绝无此等做法!”王阳明说:“你还想抵赖不成?要不是你们在面店里自个儿败露,被我听见,我怎能跟踪你们到这里,险些让你们坏事得逞,伤了好人性命!”

原来,王阳明一早起来,策马来云门寺会友,到得埠头时,觉得腹中空虚,进得面店,在面店里碰到了钱伦等三个官军,在轻声阴谋其事,被王阳明听出,尾随而来……

王阳明说完,忙扶徒儿等三人起来。

钱伦和那高个儿早吓得不敢动弹。矮小个儿的官军,用手推推钱伦,轻声地说:“头,既然已被他知道,机关已经败露,要是上报总爷,横竖总是一死,还不如一起把他也做了,来个‘倭寇杀王阳明,我等杀了倭寇’……”

那钱伦一想也对,立即站了起来,哈哈大笑着说:“大人,原来矮胖子给我想了个好点子。”王阳明骂道:“你这恶贼又要怎样?”那钱伦冷笑着说:“不怎样,不怎样,只是一个两全之策。”王阳明先生说:“何谓两全之策?”那钱伦凶相毕露,咬牙切齿地说:“你不是说你是王阳明吗?爷我时来运转了,是你帮了我的大忙,我先把你杀了,然后我再把他们三个也杀了,取了首级,就说你被倭寇杀了,碰上我们三个英雄,杀了倭寇,你的仇,也算我们给你报了,我们可升官又发财!”王阳明一听,气得五内皆裂,顿时觉得浑身上下如火燃烧。他指着钱伦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恶贼,你丧尽天良,上天有眼,不怕五雷击顶吗?”钱伦说:“死到临头,你还嘴硬?”王阳明哈哈大笑说道:“我为大明胸怀大志,死又何怕?只是被你这小人暗算,实属不甘!不过我可以断定,像你这种败类,定然不得好死!”

那钱伦像凶神恶煞似的,持剑要向王阳明刺去。娄学昭忙过来挡在王阳明身前,嘴里喊叫:“不能伤我先生!”就在这时,只听得“咣当”一声,一弹打中钱伦拿剑的手腕,宝剑就掉在地上。另一弹结果了那矮个子的性命!然后闪电似的跳出一对男女剑客,削落高个儿的兵器,再用剑架在两人脖子上,要结果两个恶贼的性命。王阳明拦住说道:“英雄且慢,我有一问!”手指贼人问道:“你这恶贼通上名来,以良民首级充当倭寇头颅,上报领赏之事,受何人指使?”

那高个儿连忙抢先求饶说道:“小的赵松,他叫钱伦,已死的叫张柏。杀良民,以良民之首级充当倭寇头颅之事……”钱伦抢过话头说道:“那事我等哪有如此胆量,让我慢慢道来,但请……但请英雄把剑从我脖子上拿开……”王阳明先生不知是计,只是想:“此风定要刹住,必须查出何人指使!究根到底,揪出指使者,以整法纪,方可还百姓一个安定!”便向剑客示意,两个剑客把剑从钱伦和高个儿脖子上拿开。就在这时,钱伦把赵松向王阳明面前一推,两个青衣人为保护阳明先生,一齐出剑,刺死了赵松,钱伦趁机发疯似的直奔悬崖,跳了下去……

等青衣剑客追到崖边,已经不见人影,只听得“哗啦啦”的响声。下面悬崖绝壁好生险要。王阳明赶到一望道:“此等恶贼死有余辜,粉身碎骨也是应该!”谁知这钱伦轻功了得,下崖时虽跌了个鼻青脸肿,左脚骨折,却没有跌死,留了个后患。

两个青衣剑客清理了两个贼子的尸首,并叫张四、老五、娄学昭等人,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从此,不要再提起今日之,事。P1-3

序言

老董与我曾经同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一起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是我的忘年之交。老董从绍兴会稽山的大山中走出来,放过牛,读过书,教过书,当过兵,驾过车,练过拳,写过小说,搞过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可谓文武双全,为人特别热情豪爽。工作之余,我们经常在一起,他有讲不完的传说和故事,《天灯盏》是他许许多多传说和故事中的一个。

他非常爱好业余创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在当时的《东海》、《野草》等省市专业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赵军医》、《风从山外来》、《智取剡西镇》等短篇小说。还曾经写过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映山红》,歌颂的是浙东会稽山区的革命老同志,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出版,至今说起,老董还是觉得是自己人生一大憾事。

1999年老董退休,本想潜心搞自己一直喜爱的文学创作,由于教育系统老年体协的需要,又为退休教师的体育倾情奉献了十多年。直到2015年,已经76岁的老人不忘初心,重新提起笔来,写了《天灯盏》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董元儒的成长,及机智、勇敢地与倭寇、官场恶吏进行的较量搏战,他冲破了层层障碍,三次投考终于得中,却又几经周折,最后由于他的机智和胆略,被封为两江总督、七省巡抚,执掌兵权,消灭了倭寇和恶吏,保得一方平安。故事的素材大多来自儿时老家的民间传说,又经过老董的“演义”。故事发生的场景均在老董的家乡,小说中描述到的山、岗、潭、坎、岭等,就在绍兴南部山区的王坛镇,当然台门、寺院等这些早已不存。我曾经和老董一起去寻访过。站在五百岗上,环顾气势不凡的会稽山脉和宁静的村落,想象老董儿时在这大山中放牛听故事的童年生活,因生活在这大山中的人们生生不息,流传下这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而甚为感慨。这应该就是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中,反映的是一种传统,一种历史文化。这种遗产值得我们来传承。

本书人物性格突出,语言文字简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起伏跌宕,有时真使读者有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叹!值得一读。

听老董说,不会写了《天灯盏》就歇手,他已经又在着手写第二部表现绍兴风土人情的长篇小说《燕窠寨》。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已经是近八十的人了,还有这样的兴趣和激情,以他毕生的精力,有心为绍兴会稽文化的传承增添精彩,实为难得,我由衷为之感动。特为《天灯盏》作序,以表我对老朋友的敬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