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是怎样炼成的(5)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汤浩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刘备要取益州、争汉中,曹操要打孙权、平马超,后来又与刘备在汉中大战;而孙权也不轻松,一次次地在合肥一线与曹操纠缠,或者主动出击,或者被动应战,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三家都很忙,所以荆州很平静。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荆州这个火药桶,又要开始爆炸了。

荆州对于刘备,对于曹操,对于孙权,都是战略要地,不可能轻易放弃,也不可能外交解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

其实曹操和孙权都想动手,他们都在寻找时机,而刘备更是不甘落后,在拿下汉中,称汉中王后,就命令关羽动手了。

有史料记载,是曹操先动手的,这不属实。当时曹操处于守势,又要防备孙权攻合肥,他不可能两线作战,更不可能去没事找事。

所以,只有一个原因——刘备忍不住了。

在刘备看来,只有荆州全部到手,才能实现诸葛亮“隆中对”中出秦川、趋宛洛两线夹击曹操的战略计划,所以必须拿下全部荆州。

孙权暂时不能打,也不敢打。而曹操,刚刚汉中大败,损兵折将,樊城又只有几千兵马,当然要乘人之危。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与孙权有关。

总之,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正是看到如此有利的时机,刘备动手了,执行人,就是关羽。

留在荆州的关羽,看着兄弟们都建功立业,他却只能天天耍大刀,所以一直摩拳擦掌,等待时机。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21年)刘备离开荆州取益州后的这八年间,关羽虽然与曹操、孙权也有过小摩擦,但从未大打出手,可谓相当淡定,这次得到刘备的命令,自然要猛打暴打,尽情发泄。

这么多年的怒气与不爽,总算有了一个最终了结。

关羽一开始打得很顺利,最后,惨败。因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羽命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另作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攻击樊城,曹仁拼死抵抗。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秋雨绵绵,雨量充沛,河水暴涨,正好适合水军作战。

关羽的水军很厉害,曹仁水军不厉害,这点关羽非常清楚。

曹仁当然也清楚,但他没有选择,因为他是防守,只能被动接受。

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正式爆发!

水淹七军

襄樊之战,是关羽最后的辉煌,也是他人生的终点,这次战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他的结局:先大胜,后大败。

关羽先攻樊城,再攻襄阳。樊城是他的主攻目标,只要打破樊城,曹操的荆州地盘,就唾手可得了。

征南将军曹仁就在樊城,手下只有几千人,面对关羽的进攻,他没有逃跑,而是以他的冷静和镇定,展示了一位优秀指挥员的优良素质。

但毕竟寡不敌众。

这点曹操也很清楚,所以他派出了援军,以于禁为首,援救樊城。

于禁的大军三万余人,曹仁没有让他们进城,而是让他屯驻在城外,具体说来,就在樊城以北。为了加强于禁的兵力,曹仁又命庞德配合于禁,组成七军,屯守樊城北。

曹仁的目的很清楚,相互策应,里外夹击,分散和消耗关羽的兵力。

于禁率领的七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等站稳脚跟后攻击关羽。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下大雨了。

下点雨还没事,最要命的是,发洪水了。

发洪水,以现在的高科技都没法控制,车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三国?

面对洪水猛兽的张牙舞爪,再强大的人也只有一个命运:要么跑,要么死。(P2-3)

书评(媒体评论)

读汤浩方的文字及故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不经意间,信手拈来,轻松而不刻意,宛如茶余饭后可口的小甜点,一路读来亦有收获。

——著名作家、剧作家和资深文学评论家 王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诚地希望汤浩方能够以年轻人的智慧,透过历史的迷雾,找寻往事之真相。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军

时光流淌,人性永恒。汤浩方的大作意在从人性化的角度去阐释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为历史的写作探寻一个新方向,这种尝试值得赞赏。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明军

有志者事竟成,汤浩方能在逆境中奋斗并取得如此成就,令人敬佩!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绪山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三国,很有哲理和内涵,不单单写了历史,还写了人性与人生,不但让我对三国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还能学习成就事业与待人处世的秘诀,简直就是一本人生奋斗的百科全书,太棒了!

网友:豌豆哲学

目录

第一章 襄樊大战

第二章 局势突变

第三章 走麦城

第四章 孟达叛乱

第五章 第一谋士

第六章 建后宫

第七章 夷陵之战(上)

第八章 夷陵之战(下)

第九章 白帝城托孤

第十章 刘备的秘密

第十一章 执掌国政

第十二章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魏延叛乱

第十四章 背后的真相

第十五章 费祎执政

第十六章 遇刺

第十七章 姜维北伐

第十八章 苦撑危局

第十九章 亡国时刻

第二十章 最后一战

第二十一章 乐不思蜀

序言

序二·三国颂

徐刚

今人之好三国者,大多津津乐道其谋略。但我以为,说三国,有更值得注意者在。

三国绝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军阀割据,战乱不休,人民流离失所,百不遗一,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实在是生无可恋。用“千村薜荔人绝迹,万户萧疏鬼唱歌”来形容,并不夸张。曹操在征战的途中,就曾写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自古就是苦难深重,动乱的年代,能够苟全性命,已经是奢望,好不容易熬到太平盛世,又免不了成为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鱼肉。乱世人固已悲惨,即便是太平年代,也多只有做鸡犬的资格,想要获得做人的尊严,实在是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能侈谈什么“幸福感”?

然而三国却又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数风流人物,还看三国。我常想,为什么这样痛苦的时代,却又让人如此心驰神往呢?如果人的生命时刻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人的尊严被压抑到极点,那么,死亡便不再可怕,反而是获得尊严与自由的唯一途径。那些生活在痛苦时代的可敬的人们,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挟着全部的勇气和智慧,笑向刀锋,在刀光火影的刹那间,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于是,生死悬于一线的紧张,刀剑穿裂肉体的痛苦,血流汇聚成大江东去的惨烈,都可以化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澹定从容。遂使后世闻之者,鄙夫宽,薄夫敦,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正是这种超脱痛苦,笑对死亡,在刀尖上争得自由与尊严的精神,成就了我们中国民族;千百年来,虽屡遭内忧外侮,而总能奋起抗争,虽不绝如缕,而迄今犹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于此亦可见我民族,虽常以温柔敦厚为风尚,而灵魂深处,实含有刚健不屈之韧性,视死如归之真性情。此慷慨赴死之豪情,于近代抗日战争最艰苦之日,臻于极致。明乎此,然后可以论我儒门千百年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真精神。

汤君浩方,有志于赓续我民族之传统文化,发愤探研三国历史之真相。历经艰辛,斐然成章,而命我为之作序。不才一介书生,百无一用,实不足以耻论此英雄之时代。顾念我国人文历史之精华,固多精粹于斯,而历来之谈三国者,又多沉迷于帝王将相之权谋,而遗忘此民族之精义,故不揣浅陋,聊记数语,欲为古人表出之,以就教于汤君及方家读者,亦庶几有望于将来。

徐刚

2011年2月28日书于客旅

内容推荐

汤浩方著的《三国是怎样炼成的(5)》主要讲述刘备的后半生和蜀国的后刘备时代。书中不仅对刘备先后发动的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对刘备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姜维的誓死报国等,也均有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作者对蜀国的灭亡,也提出了不同常人的观点,读后可以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与我们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黄巾大起义、血战兖州、官渡之战、火烧赤壁、夷陵之战、水淹七军、大战逍遥津、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北伐、高平陵事变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真相与内幕,同时你也将看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郭嘉、荀彧、吕布、司马懿、汉献帝、鲁肃、吕蒙、陆逊、张辽、马超、姜维、孙策等人的真实、残忍与睿智。打开这本书,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与《三国演义》绝不相同的世界,也是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书中人性化的描写,一针见血的评点,引人深思的感慨,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性格鲜明,跌宕起伏,让你如临其境。概而言之,作者对三国进行全景式的讲述,惊心动魄、高潮迭起、悬念丛生,让你欲罢不能。

汤浩方著的《三国是怎样炼成的(5)》是其中的一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