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陕甘宁边区税史笔记/税收与文化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林喜乐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林喜乐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税史笔记/税收与文化系列》采取笔记体的形式,围绕陕甘宁边区财税史,选取边区财政厅长霍维德、定边税务局、边区税收民主进程三个焦点,力图复原当年陕甘宁边区的税制变迁和“新民主主义税收”的路线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史料珍贵,客观反映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经济、税收状况,是对陕甘宁边区税收史的深层解读。

内容推荐

林喜乐所著的《陕甘宁边区税史笔记/税收与文化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西征前后陕甘宁苏区的税收脉络、陕甘宁边区税制速写、土改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财税概况、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税收的特点等。带领读者回顾整个陕甘宁地区税收历史,体会当地的发展道路。

目录

行走延安

贫穷泛滥的土地

高原上的呼唤

步履声声

1936年秋天

创建定边税务局

群山动容

深邃的目光

粮荒1941

错觉与史实

嘹亮的号角

种子的力量

不曾离开

民意高于一切——陕甘宁边区时期税收工作的民主与服务

阵痛中的升华

步步为营

在不足中完善

民主税收的先声——陕甘宁边区首届税务局长联席会的意义

黄土地上的税收耕耘——陕甘宁边区第二届税务局长联席会的任务

思与行的统一——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税务局长联席会召开前后

欢呼中的清醒——陕甘宁边区第四届税务局长联席会始末

战火洗礼——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五届税务局长联席会的原因

走出边区——记陕甘宁边区第六届税务局长联席会

畸形税收

陕甘宁边区税收一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税制点滴

陕甘宁边区税收之魂

西征前后陕甘宁苏区的税收脉络

陕甘宁边区税制速写

土改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财税概况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税收的特点

抗日战争初期边区政府初创税收概要

抗日战争中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掠记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务人员概况

税史中的霍维德

税史中的霍维德之涩苦岁月

税史中的霍维德之大显身手

毛泽东亲选财政厅长

边区盐税史话

陕甘宁边区低成本税收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网上有一首好听的歌叫《我要去延安》,歌手沙哑的音色很有黄土高原风过沙飞的味道,歌中唱道:“……窑洞前/石磨碾/仿佛回到昨天……”2009年2月中旬,天寒地冻雪落鸟藏的日子,我们一行数人前往延安,可惜当时没有这首歌相伴,不过心情和歌中唱到的完全一样,每次去延安,我都有超越时空回到边区岁月的错觉。

二月正值冬末春近时节,延安却难闻春讯,只有朔风刮过万山之顶的呼叫声彻夜不息,像粗糙的村妇在做拖泥带水的家务活,难以利落。第二天仍是天色暗淡,冷意不减,可大家都待不住了,14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延安市的民俗文化村——万花山。我起先认为文化村只是个叫法而已,最多就是有人会唱两首民歌罢了,可到了万花山之后,我才知道猜测有误。文化的浸润反映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待人接物的方式就能体现出来。“农家乐”的主人,热情地让我们到炕上坐下,陕北的土炕砖砌瓷贴,已演变得很漂亮了,新花棉被上红头绿毛的戏水鸳鸯生动活泼,农家织的方格土布床单更是情趣别致,炕围虽不太相配地贴了一圈明星靓照,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乐融融的农家气氛。

立在小院四周用作装饰的石刻引起了我的注意,石刻画面丰富多彩,图案简洁,刻工精致。有反映大生产运动的兄妹开荒剧照,有陕北民间故事,还有闹秧歌的热烈场面以及农民扶犁耕种、收获打场的组图,石刻内容蕴含着浓郁的陕北文化气息。同时,我也感叹这家女主人的匠心巧工,她用碎布拼起的十二生肖门帘,栩栩如生,恍若活物。动物个个憨相十足,逗人喜爱。坐在炕上,谈石刻论拼图,这种文化质感其他地方是难以相比的。

主人让先听一听陕北“三弦”,虽然“三弦”听多了,可“陕北三弦”却没听过,有什么独特趣味呢?我想“陕北三弦”名头不大,可能是让陕北民歌占尽了风头,才致使这一艺术形式尽封尘灰,无法光大。于是我放弃了听民歌的念头,极力支持这一建议,想一睹这门艺术的魅力。

“农家乐”主人起身去邀请三弦艺人时,我也跟了去。上过很高一道石条砌的台阶后,来到了一个三米左右宽、几十米长的平台上。靠山体是数面土窑,有家窑外搭着简单的木桩油毡棚,棚下的婆姨正在做小吃食。我走过去站在旁边看,婆姨瞥我一眼,她脸色蜡黄,两眼浑浊,满脸虽有倦怠之意,可手脚倒还麻利。她正在做薄饼子,好像是用某种野菜浆汁摊成的,黑色泛青却微微透亮。我没开口,只是看她熟练而有节奏的动作,她头不抬猛地问一句:“看什么,吃不吃?”同时身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五毛一碗。”

我回头看见个瘦猴猴男人,正往自行车后架上绑木盘,盘里放着碟、碗、筷、勺等餐具。不知他什么时候到了我身后,我随口问:“你要去卖这些小吃吗?”

他手下不停,简短地答,“这是生意。”我又问,“一月能赚多少?”男人笑笑,声音不大,“说不准,一千的时候也有,几百的时候最多。”陕北人说话一向简洁,可能是长期做生意练就的口才吧。

“农家乐”主人走到前面一家窑门前停下,我赶忙跟过去。听见窑里一个男人说,“现在就去?我病了几天,刚见好,不知嗓子能使不能?”

随着话落,“农家乐”主人和一个拿三弦琴的红脸汉子挑帘出来。我要求进窑看一看,汉子说,“很脏,怕不使得。”我没搭话就掀帘跨进门去。一个矮个子、头发稀少的婆姨在案板边正捏饺子,见我进来,一时着慌,放下饺子在围裙上胡乱擦手,脸上就有了很不自然的笑。汉子跟进来催,“走吧,走吧,莫让其他人等急了,怪难看的。”我还不走,详细询问窑洞的结构。往里再走走,窑脚边的一道小门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去另一孔窑的通道,我走过五六米长隧道一样的小洞,到了另一孑L窑洞里。

P1-P2

序言

认识喜乐,是在一次关于革命根据地税收问题的会议上。这位质朴、高大的西北汉子,谈起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税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不但我这个忝列末席的老汉佩服不已,专家们也都交口称赞。  相识以后,知道他忙,故而很少联系,重大节日才互致简短问候。据说他的工作和业余爱好之一,是钻研革命根据地税收历史,特别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和税收问题,搜集史料、研究问题、宣传讲述。  日前忽接其来信,我才知道他的这本笔记体集子将要出版。赐阅之后,一定要我写几句话,印在书上。那不就成了序么?序用于介绍和评价作品,可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扩大读者范围。自然,序作者应有一定的政治、学术水平和地位,能对相关问题谈出一些内行的意见。在崇尚名家的氛围中,世故些说,名家之序,能惠及作品,甚或惠及作者。这超出了我的能力所及,与我一介布衣且远在学术殿堂之外的身份也不相符。故而生怕因读者不熟悉序作者,而失去阅读兴趣。可百般推让,喜乐始终坚持。推却过去,也是不恭。何况,不找名人作序,也许就是这位豪爽汉子整体追求的一部分。我只好勉为其难,虽然和喜乐相比,除了年龄虚长,再也找不出自身的长处。  又仔细想想,未作坚辞,更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对革命根据地财经税收工作兴趣不减,对从事税收工作的先辈们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在自己没能力出版作品的情况下,借此机会表达这份由衷的敬意,也是一件美事。书中揭示的历史真相,是喜乐驱车千里,深入城乡,一点一滴搜集来的,弥足珍贵。这也是一种抢救性发掘,正如喜乐在书中说的“当然,有些老同志我还没有见过,也永远见不到了,他们完成了自己创造历史的使命后,心满意足地进入了历史当中,那么就应该让历史再现他们曾经的勇敢和辉煌。”  谈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历程,自然不能不讴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崇拜革命领导集体的英明和坚毅,当然也为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杀敌的战士而心潮澎湃。但是,有多少人能想到,在革命政权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中,还有一支财税队伍,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默默奉献。他们没有攻城略地的豪举,也没有斩将夺旗的威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英名远扬的机会。可也正是由于他们锱铢不弃的筹算,涓涓以成江河的聚集,特别是廉洁奉公的坚守,流血牺牲的捍卫,才将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物质支持积聚起来,合理分配到军政部门,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需要。对此,喜乐深情地说:“边区时期税务人员几乎赤贫如洗,连一张御寒的老羊皮都没有,可贪污税款的案件几乎为零,他们朴素廉洁的作风、乐于吃苦的精神、忠诚革命的表现、护税如命的情操如一座丰碑,一定会永远屹立在边区记忆的每个角落。”

人们爱说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敌,步枪多数是缴获来的,但修理和补给弹药,不是靠我们自己吗?小米更是财税工作者一升一合地收集起来,保存完好,供给前线的。为此,革命根据地的财税工作者付出了青春、鲜血和生命。他们的工作,堪称表率;他们的人格,堪称楷模。

这些还容易联想到,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内容需要我们理解和铭记。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负隅顽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进而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就必须有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政策,包括财税政策,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民心所向,才能动员群众的人力、物力投入革命战争,并取得最终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袖和根据地财经战线的领导正是在广大财税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摸索出了符合人民利益、满足革命战争需要的财税政策,并坚持推行了这种政策。

对于军阀混战、官吏腐败和生产资料占有严重不合理情况下形成的旧中国的财税制度,人民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在革命战争初期,革命政权一般是废除了旧的捐税制度,主要靠“打土豪”来满足革命战争的物质需要。“打土豪”可以破坏敌对阶级的经济实力,剥夺他们剥削人民的物质条件,扩大革命影响,鼓舞贫苦大众的革命热情。可是这种收入是非常规的,受军事形势的限制,特别是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必须有符合广大群众利益,能保证革命战争需要,长期稳定的财税制度。

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例,在创建初期曾彻底废除了一切捐税。“1936年7月初,中共中央进驻志丹县,9月,三边开始征收盐税和货物税。税收在边区消失了多年以后,终于在三边又重新出现。不同的是这次出现,陕北已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税收的性质不再是压榨人民的工具,而是组织革命经费的财政手段。”但在三边以外的其他地区,依然采取争取外援为主的休养生息政策。直到1940—1941年才全面恢复征税。而且革命根据地的税收,来自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并领导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根据地的军政费用,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税收,除极贫困者之外,一切社会阶层都要为抗日战争和整个革命战争的胜利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另一个是来自军队、机关的生产收获。

根据地税收除具有法定性、稳定性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民主性,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的累进税制度。也就是说,富裕者多负担,贫困者少负担。在具体征收过程中,要进行公开的民主评议,让人民群众理解纳税的必要性,对税收负担的公平性满意。这在喜乐的书中都有记述。

可以说,革命根据地不但有符合实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财经税收政策,还建立了熟悉税收工作的财经税收队伍,锻炼了大批立场坚定、业务纯熟的税务干部。这为新中国开创自己的税收事业作了必要的准备。

如果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党就领导全国人民医治了战争创伤,将国民经济引上了正轨,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关于新中国经济将会萎靡不振的谣言。这一切都与革命根据地财经税收方面的政策水平、经验积累、干部准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敢仿学人说一句“是为序”,而是和喜乐一起,为那些默默贡献的革命根据地的财税工作者引吭高歌。

后记

陕甘宁边区的税收历史,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税史笔记》(以下简称《税史笔记》)严格按照陕甘宁边区税收发展的历史过程,以笔记体的行文体例如实记录了读史的感悟及陕甘宁边区税收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历史过程。

土地革命前期,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废除了旧政权的苛捐杂税,唤醒了人民革命的觉悟,掀起了革命热潮。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税收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财政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减轻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开始在边区局部创建了税收机构。这一时期的税收机构虽然弱小,却奠定了边区税收发展壮大的基础。《税史笔记》以纪实手法将这一时期鲜为人知,甚至扑朔迷离的税收史实,一一呈现了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证战争胜利,保证中央政府及边区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在与国民政府进行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中,边区税收迅速发展起来。尤其在国民政府停拨了八路军的抗战经费之后,边区财政受到严重威胁,税收政策快速得到了完善和落实,为保证边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税史笔记》以详尽的史料,客观地解读了这一时期税收的发展轨迹,尤为重视政策、征收、贡献方面的历史价值和作用。文章紧扣边区税收的诸多细节,在尽量增强趣味性的基础上,将边区税收步步为营的稳健步伐,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逐一展现给了读者。

解放战争时期的边区税收,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更趋于成熟和干练。这一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农业、工业、手工业经过发展,已经和税收形成了默契的配合与支持,税收工作更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决策实行之后,边区税收迅速向各个解放区扩展。《税史笔记》按照这一发展脉络,从边区各届局长联席会入手,深入浅出地记述并分析了边区税收与中国革命的深刻关系。

边区的税收历史中,总共召开了六届局长联席会,每次会议都是在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候召开的。联席会议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税史笔记》对这六次会议进行了全方位记录、记述和描写。六次税务局长联席会如同边区税收历史上六盏引路明灯,启引着边区税收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文章对六次会议进行了合理诠释,升华了人们对边区税收历史的全新认识。

读史鉴今,今天我们开展税收工作的方法,在边区税收历史中都有迹可循。阅读中,边区税收因遇困难而激发的智慧抉择、在民主氛围中开展税收工作的执着、在艰苦环境下提高税务人员素质的坚持、在游击中边收税边战斗的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血与火的岁月中不畏牺牲的可歌可泣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和镌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随着阅读的加深,这种记忆会同税史一起铭刻在如波如涛的黄土高原上,昭示给世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和一种境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