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电子名师执笔,融入新技术、新规范,保证内容的高质和前沿性。
2. 创新编写体例,用网络知识的真,务岗位需求的实,探网络发展的新,赏网络技术的美。学习模块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满足多元化教学需求。
3. 融入学思元素,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辨思维养成的主线。
4. 课前课中一体化,资源丰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 |
分类 | |
作者 | 唐继勇 龙兴旺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 重庆电子名师执笔,融入新技术、新规范,保证内容的高质和前沿性。 2. 创新编写体例,用网络知识的真,务岗位需求的实,探网络发展的新,赏网络技术的美。学习模块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满足多元化教学需求。 3. 融入学思元素,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辨思维养成的主线。 4. 课前课中一体化,资源丰富。 内容推荐 本书摒弃传统计算机网络教材以层次为线索的组织方式,采用针对具体应用的组织方式。全书共6个模块,分别是走进网络精彩世界——计算机网络概述、规划网络宏伟蓝图——网络体系结构、构筑网络高速公路——数据通信基础、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局域网技术、扩展网络立体空间——网络互联技术,以及续写网络美丽篇章——Internet的应用。各模块的名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使读者直观地感受网络技术。各模块均包含若干动手实践环节,便于读者操作并提升相关技能。同时,本书还配有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供读者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培训班、计算机从业人员和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模块1走进网络精彩世界——计算机网络概述1 学习情景1 学习提示1 主题1认识计算机网络2 学习目标2 课前评估2 1.1信息交互方式概述2 1.2信息网络交互的特点3 1.3计算机网络的概念3 动手实践研究网络协作工具5 课后检测5 主题2计算机网络的表示6 学习目标6 课前评估7 1.4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7 1.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表示7 1.6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9 动手实践绘制计算机网络拓扑图10 课后检测12 主题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13 学习目标13 课前评估13 1.7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构成14 1.8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15 1.9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6 动手实践分析网络结构20 课后检测21 主题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趋势22 学习目标22 课前评估22 1.10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23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24 动手实践获得IT和网络领域就业机会25 课后检测26 拓展提高互联网发展留给人们的启示27 模块2规划网络宏伟蓝图——网络体系结构28 学习情景28 学习提示28 主题1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结构29 学习目标29 课前评估29 2.1层次结构30 2.2网络协议及协议栈30 2.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2 动手实践安装并使用Wireshark33 课后检测34 主题2计算机网络模型35 学习目标35 课前评估36 2.4OSI参考模型36 2.5TCP/IP模型38 动手实践捆绑网络协议40 课后检测43 主题3计算机网络IP地址44 学习目标44 课前评估44 2.6IP地址编址方式45 2.7IP地址的分类46 2.8掩码的作用47 2.9默认网关48 2.10IP地址的配置管理48 动手实践计算网络地址49 课后检测50 拓展提高借鉴互联网发展成功的经验51 模块3构筑网络高速公路——数据通信基础52 学习情景52 学习提示52 主题1数据通信方式52 学习目标52 课前评估53 3.1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54 3.2通信双方的交互方向55 3.3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56 动手实践网络模拟器的基础使用58 课后检测60 主题2常见传输介质61 学习目标61 课前评估62 3.4传输介质的特性62 3.5双绞线63 3.6光纤65 动手实践制作标准网线67 课后检测68 主题3数据编码技术69 学习目标69 课前评估70 3.7基带编码71 3.8频带调制72 动手实践研究传输速率指标73 课后检测74 主题4信道复用技术75 学习目标75 课前评估75 3.9频分多路复用76 3.10时分多路复用77 3.11波分多路复用78 动手实践网络模拟器的高级使用79 课后检测86 主题5物理层接口标准86 学习目标86 课前评估87 3.12RS-232C接口标准简介87 动手实践实现电话拨号上网89 课后检测90 主题6宽带接入技术91 学习目标91 课前评估91 3.13ADSL接入技术92 动手实践使用ADSL接入Internet94 课后检测97 拓展提高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工程学”理念97 模块4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局域网技术99 学习情景99 学习提示99 主题1局域网体系结构101 学习目标101 课前评估101 4.1局域网概述102 4.2以太网的发展102 4.3IEEE802实现模型103 动手实践研究局域网的发展104 课后检测105 主题2介质访问技术105 学习目标105 课前评估106 4.4CSMA/CD协议107 4.5以太网网卡简介108 动手实践探索以太网冲突109 课后检测110 主题3帧格式与操作110 学习目标110 课前评估111 4.6MAC地址的基本概念111 4.7以太网帧结构114 动手实践分析以太网帧115 课后检测115 主题4以太网技术116 学习目标116 课前评估116 4.8以太网的组网规范117 4.9快速以太网技术118 4.101000Mbit/s以太网技术119 4.1110Gbit/s以太网技术120 4.12交换式以太网120 动手实践探索交换式以太网的优势121 课后检测122 主题5交换式局域网122 学习目标122 课前评估123 4.1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23 4.14交换机数据转发方式124 4.15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125 4.16交换机的连接方式125 动手实践演示交换机工作原理126 课后检测127 主题6虚拟局域网128 学习目标128 课前评估128 4.17冲突域与广播域129 4.18虚拟局域网技术131 动手实践使用VLAN隔离广播域132 课后检测133 主题7无线局域网134 学习目标134 课前评估134 4.19无线局域网简介134 动手实践配置家庭无线局域网137 课后检测139 拓展提高独步局域网领域的以太网140 模块5扩展网络立体空间——网络互联技术141 学习情景141 学习提示141 主题1网络互联142 学习目标142 课前评估143 5.1网络互联概述143 5.2IP简介144 5.3ARP简介145 5.4ICMP简介147 动手实践ping命令的使用149 课后检测150 主题2IP数据包格式151 学习目标151 课前评估151 5.5IP数据包151 动手实践IP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155 课后检测157 主题3定长子网掩码划分方法158 学习目标158 课前评估158 5.6划分子网159 5.7子网掩码160 5.8定长子网掩码划分161 动手实践设计子网划分方案163 课后检测163 主题4可变长子网掩码划分方法164 学习目标164 课前评估165 5.9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165 5.10网络地址转换技术167 动手实践最*化利用IP地址资源168 课后检测169 主题5IPv6地址170 学习目标170 课前评估170 5.11IPv4的主要问题171 5.12IPv6的改进措施171 5.13IPv6的协议数据单元172 5.14IPv6地址表示173 5.15IPv6地址类型174 动手实践配置IPv6地址175 课后检测175 主题6网络互联设备176 学习目标176 课前评估177 5.16路由器的基本概念177 5.17路由器的组成部件178 5.18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79 5.19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81 动手实践路由器基础配置182 课后检测183 主题7静态路由配置185 学习目标185 课前评估185 5.20静态路由186 动手实践配置静态路由187 课后检测189 主题8动态路由协议190 学习目标190 课前评估190 5.21动态路由协议概述190 动手实践动态路由配置195 课后检测195 拓展提高互联网寻址、路由体系面临的挑战197 模块6续写网络美丽篇章——Internet的应用198 学习情景198 学习提示198 主题1传输层概述199 学习目标199 课前评估199 6.1传输层协议概述199 动手实践netstat的使用202 课后检测204 主题2传输层协议205 学习目标205 课前评估205 6.2传输层的端口206 6.3传输控制协议208 6.4用户数据报协议210 动手实践分析TCP的3次握手过程211 课后检测214 主题3搭建网络应用平台215 学习目标215 课前评估216 6.5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16 6.6Web服务217 6.7域名系统219 动手实践构建网络应用基础平台221 课后检测223 主题4网络资源共享服务225 学习目标225 课前评估225 6.8电子邮件服务225 6.9文件传送服务226 6.10远程登录服务227 动手实践文件服务的配置与应用228 课后检测230 拓展提高计算机之间是如何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的23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