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8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读本)/甘肃文化艺术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孔令纪主编
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千秋庙

剧情简介:宋太宗时,权奸潘仁美纵子潘龙、潘豹在千秋庙私摆擂台,意图招聚四方勇武之士,谋篡宋室江山。杨继业之七子延嗣私离天波府,至千秋庙打擂,失手将潘龙、潘豹打死。潘仁美扯继业金殿面君,要报杀子之仇。太宗欲将继业问斩,幸有八贤王保奏,着与潘仁美当殿辨理。潘理屈词穷,但仍不服,恃宠取闹。八贤王大怒,以金锏击之。宋王无奈,赦继业死罪,但将继业与七郎发配五台山囚禁。此剧又名《杨七郎打擂》、《镫打石擂》。

潘龙 (念)千秋庙中摆擂台,

并无英雄上台来。

咱是汴京英雄头,

一对皮拳赛铁牛。

私摆一座英雄擂。

讥笑汴京无英雄。

(唱)汴京城中把擂摆,

招得天下英雄来。

摆下擂台他难解,

朝内文武解不开。

有人把我来打败,

把他招进我府来。

百日擂台期将届。

并无英雄上台来。

弟兄威名扬于外。

料他无人送死来。

二弟忙把标文写。

四门以上挂起来。

小子带马出府外。

百日擂台看谁来。

杨继业 (唱)清早起坐帅府心神不定,

思想起保国事心中不宁。

想从前老王爷曾下河东。

河东反了小白龙。

欧阳芳上殿把本动,

老王龙位吃一惊。

欧阳亲口讨帅印,

呼延寿廷为先行。

文官怎能掌帅印,

居心要害老寿廷。

兵行边庭曾交锋。

首阵战败小白龙。

先行收兵把城进,

欧阳芳老贼城门封。

奸贼定下牢笼计。

城外斩坏老寿廷。

呼延将军丧了命,

白龙领兵围大营。

欧阳芳听言惊破胆,

急忙修书搬救兵。  老王观书心胆怕。

金殿上宣来文武卿。

一旁叫文文不答,

一旁叫武武不应。

武不答来文不应。

老王只得御驾征。

老王兵行河东地,

不见欧阳和寿廷。

他把将官一声问,

将官与主说真情。

元帅害了先行命,

斩坏先行呼延寿廷。

听主到来他逃走,

将官难守河东城。

老王听言泪如倾,

哭声将军呼延寿廷。

任凭奸贼到何处,

捉住奸贼决不容!

老王御营正传旨,

探马报白龙围河东。

老王惧怕不出阵。

七日夜须发如老翁。

老王被围河东地。

无人保主回汴京。

来了少将呼延瓒。

鞭打白龙归阴城。

马踏御营十二座,

老王闻听吃一惊。

老王手提盘龙棍,

跨马出营问分明:

领兵少将那一个。

快快与孤报上名。

昏王不必把我问,

呼延瓒本是我的名。

鞭打白龙丧了命。

要拿欧阳把冤鸣。

老王马上忙开口。

叫声少将听分明:

你保孤回到汴京地。

杀奸贼与你父把冤鸣。

亲口封你八王子。

朝内朝外第一名。

老王回到汴京地。

倒卧龙床疾病生。

二王仁美定下计。

要谋老王锦绣城。

二人进宫把病探,

皇后不解其中情。

二王他把兄王问。

老王病重不应声。  二王他把眼色递。

肉龙头内下竹钉。

老王龙床把命丧。

二王谋去锦绣城。

满朝中宠的潘仁美。

忠良臣反被看的轻。

(唱)众虎子且坐在帅府堂上。

听为父把话说端详。

儿爷爷山后为大将。

官封极品火山王。

马踏五营谁敢挡,

来了宋朝乾德王。

二人阵前打一仗。

铜锤打伤赵宋王。

老王落马倒在地。

头上不住冒霞光。

你爷爷见他是真主。

急忙下马救老王。

抛刘来把宋王投。

铜锤换带到宋邦。

投宋随带七只虎。

父同儿母九杆枪。

宋王宠起贼仁美。

借女之势霸朝纲。

千秋庙中把擂摆。

要谋圣上锦家邦。

你弟兄莫要出帅府。

免得大祸起萧墙。

奸贼纵有谋位意。

自有为父作主张。

杨延嗣 (唱)杨延嗣酒房饮美酒。

自古道好酒能解愁。

好酒下咽怒气涌。

想起潘贼恼心头。

打贼不如先下手。

恶犬伤人难以收。

延嗣我把主意定,

上擂台叫儿性命休。

手抱花坛放性饮。

只觉酒气涌心头。

P38-42

后记

《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丛书已经出版发行了五卷,都将进行第二次印刷,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值此之际,我想把有些心里话说给喜欢这套丛书的读者朋友。

一、一个心愿。我从小就爱戏剧,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爱着戏剧。大半辈子看得戏多,听得戏多,收藏的戏剧资料也多。慢慢就有了一个心愿,就是把这些资料汇编成书,和广大戏剧爱好者有福同享,有乐同欢。列入本书的经典唱段都是历经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打磨,在很多年前就演出过的传统老戏。这些资料来源比较杂,有官方剧团的演出本,有流传民间的手抄本,有乡间老艺人口口相传的抢救性记录本,有我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储藏在脑海深处的唱词追忆本;也有演员表演的彩妆戏剧本,有签手表演的皮影戏剧本,有以偶作戏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的木偶戏剧本;还有秦腔、眉户、陇剧、阿宫腔、碗碗腔、老腔、道情、同州梆子、曲子戏等多种剧种的唱段。我把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纷纷杂杂的各种资料,加以归整、分类、缕析、优选,使其经典唱段各有其位。特别是对那些同一个内容的戏剧,却又来自不同剧种、不同表演形式、唱词不完全相同,使一个剧具有多个版本唱段的资料,就格外注意,一句一句地核对,把唱词基本相同的归在其中一个版本中,不同的分别以版本二、三、四的形式注明。原始书稿全部手抄在稿纸上,然后送工厂排版;书稿校对,我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准,阅查字典、词典、辞海、关中方言字典,力求“字正腔圆”,不留遗憾。这套丛书的唱段中,相当一部分蕴含着口口相传唱词的抢救性及我童年少年追忆的唯一性,多种版本并存的综合性,这使我甚感欣慰,这也是别的任何戏剧书籍难以企及的,从而使此书独树一帜,有了存留后世的显著特点和价值所在。

二、感谢四方。一是感谢家人的关爱。与我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爱到相恋,从相依到相伴,共同走过四十年人生风雨历程的爱妻姚福琴,辛辛苦苦,相夫教子,给我创造了一个温馨可亲的家庭环境,使我无忧无虑地静下心来专心写作;儿子孔德钢给我送来了DVD影碟机,儿媳钱磊给我送来了录放机,支持我整理编选资料;大孙子孔维志从两岁起就和我进剧场,一坐两个小时专心看戏,还常常把奶奶的围裙穿在身上做起了“提袍、甩袖、亮靴底”的动作;小孙子孔维廷一岁半拿上戏碟便喊“爷爷,听戏!”。全家老小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我编写此书的潜在原动力。二是感谢朋友的关心。在编写本丛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甘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建昌、副部长范鹏,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喜泉,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大剧院院长苏孝林,甘肃省戏剧协会原主席王正强、甘肃古玉器研究会秘书长穆韦达、甘肃群友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志武,甘肃景泰县大罗湾铜矿矿长李万承,兰州好为尔集团董事长王联盟、副总裁王晓薇以及甘肃陕西礼泉乡党联谊会和西北戏剧名家新老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使我深为感动。三是感谢领导和组织的关注。在该书的出版宣传中,中国甘肃网、天津网,《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甘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甘肃艺苑》、《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媒体和杂志都及时作了宣传报道。《民主协商报》选其经典唱段连载八期,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作了专访,并将此书作为奖品。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将其确定为“甘肃文化艺术研究丛书”,甘肃新闻出版局将其列为“农家书屋文库”推荐书目,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其确定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读本”,甘肃省政协将其确定为“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系列之一。特别是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看到该书后十分高兴,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是一个带抢救性的工作,给西北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在有关材料上作出批示:“该系列丛书史料性强,意义重大。全力给予支持。”并亲自为本书作序。领导的鼓励,组织的关注,更加增强了我编写好此书的信心。四是感谢编委们的关切。从部分编委第一次策划开始,到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各个环节,所有的编委朋友通力合作,共谋书卷,使该书一路绿灯前行,我深深地感谢他们。

三、良好祝愿。我衷心地祝愿阅读过此书的读者朋友,能从这个“黄金屋”的卷卷行行,字字句句中汲取人生的“精、气、神”,天天有个好心情,事事有个好运气,永远有个好身体,全家都有好福气。

书中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指出并谅解。

孔令纪

2014年8月

目录

赵氏孤儿(版本一、二、三)

千秋庙

香山还愿

盗银壶

夺魁阁

梵王宫(版本一、二)

招夫养夫

毛丁香吊孝

张古董借妻

卖杂货

牧牛

太君辞朝

卖华山(版本一、二、三)

审潘洪(版本一、二)

路遥知马壮

打龙棚

反徐州(版本一、二、三)

芙奴传

铁弓缘(版本一、二)

后记

序言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黄选平

秦地是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以秦腔为主的戏曲文化影响中国北方文明千百年,记录了历史兴替,凝结了大西北人民的心声,承载着华夏文明传承的源与流。大西北戏曲文化,文脉深厚,源远流长,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滥觞、产生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至今仍承南北曲之传统,领中国戏曲声腔时代之先驱,溶秦陇艺术之精华,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丛书的出版,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朵浪花,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一件实事。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项带有抢救性发掘和辑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整理保护做出的切实一步,体现了当代文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担当精神。

《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录入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使甘肃省文史资料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拓展了史料收录领域。孔令纪同志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采集了西北广为流传的秦腔、眉户、曲子戏、陇剧、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老腔、道情等十多个剧种经典唱段,体现了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原则,是一部很好的文化史料。他以作史的态度对采用底本仔细甄别,精心考订,选择其中最权威、最脍炙人口的唱段和最具有代表性班社底本,辑录入书,无论是唱词文字、平仄音韵,还是方言土语、风物习俗无一不条条有据,字字推敲,体现历史传承原貌。部分剧目同时收录了演员、皮影、木偶等表演形式的多种版本,为后来者提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全书初步计划为三十辑,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信息量大,水平较高,是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史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典籍和杰作。

文化的积累、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延续,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甘肃丰富的文史资料发掘整理工作,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广量大,任重道远。涓涓细流终将融汇成滔滔长河。孔令纪同志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但他凭着对戏曲艺术的满腔热忱,几十年如一日,终成《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辑录大事。希望每个有志于文化事业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文史资料研究发掘整理工作中来,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做事,形成文史资料搜集整理的合力,以实际行动蹚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大道。

是为序。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日

内容推荐

孔令纪主编的《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8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读本)》从资料来源上看,所列入的唱段有来自于官方剧团的演出本,有来自于流传民间的手抄本,有来自于乡间老艺人口口相传的抢救性记录本等;从唱段的表现形式上看,有演员表演的彩妆戏剧本,有签手表演的皮影戏剧本,有以偶做戏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的木偶戏剧本等;从地方剧种看,有秦腔、眉户、陇剧、阿宫腔、弦板腔、碗碗腔、老腔、道情、同州梆子、曲子戏等多种剧种的唱段。

列入本书的唱段,反映了深刻而广泛的历史事件、忠奸斗争、民族风俗、因果报应、神鬼传说、惩恶扬善、贤良孝道等内容,包含了历史上人们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本书为读者提供可供阅读、欣赏、学习、演唱的中国西北地方戏剧唱段通俗唱词选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别的收藏和史料价值。

编辑推荐

《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8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读本)》主编孔令纪为传统戏剧爱好者,多年来尤其喜好秦腔等西北戏剧,因此积累了大量传统戏剧资料,此次选取其中《赵氏孤儿》《香山还愿》《千秋庙》等十几个名段汇集成册,以通俗易懂的手法解读编辑,适合广大传统戏剧爱好者阅读,更适合青少年读者了解我国传统戏剧魅力之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