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编著的《苏联-俄罗斯航天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共分7章:第1章介绍航天系统和航天器的概念;第2章描述自主和载人航天器的地面测控设备;第3章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地面测控设备发展;第4章阐述深空探测器的控制方法和深空探测器的地面测控设备;第5章为对深空探测器地面测控设备的完善,列入了一些俄罗斯航天工程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阐述了利用地面站对宇宙空间进行跟踪的原理;第6章介绍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研制的一些航天系统中的无线电设备;第7章为编码和解码设备,这些设备是作为航天器上和地面测控设备的组成而研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无线链路的能量电平和航天器测控信道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莫洛托夫编著的《苏联-俄罗斯航天器地面测控系统发展史》是由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一部关于苏联-俄罗斯航天测控技术的专著。书中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空间科学探测以及对地观测等苏联-俄罗斯几乎所有重大航天任务提供了有效支撑的几代地面无线电测控系统,以及利用这些系统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从苏联到俄罗斯近40年航天测控系统建设发展的系统总结,反映了苏联-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建设经验、独特理念和先进技术,对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借鉴价值,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第1章 航天器的测控组织
1.1 航天系统的任务
1.1.1 航天系统
1.1.2 地面系统
1.1.3 航天系统的建立流程
1.2 航天器测控
1.2.1 航天器自主控制系统
1.2.2 地面设备对航天器的测控
1.2.3 航天器坐标的测量
1.2.4 航天器测控的弹道任务
1.3 地面测控综合体
1.3.1 地面测控系统
1.3.2 跟踪站
1.3.3 飞控中心
1.3.4 弹道中心
第2章 自主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的控制
2.1 自主航天器的地面测控网
2.1.1 自主航天器的测控
2.1.2 自主航天器的地面测控系统
2.1.3 自主航天器控制的组织实施
2.2 载人航天器地面测控网
2.2.1 载人航天器地面测控设备的特点
2.2.2 载人航天器地面测控系统
2.2.3 测控系统“量子-П”
2.2.4 “量子-Ц”系统
2.2.5 地面中继站“量子-P”
2.2.6 载人航天器星载和地面无线电测控系统的发展
第3章 探月航天器地面测控系统
3.1 E1计划
3.2 E2计划
3.3 E6计划
3.4 载人探月计划
3.4.1 L1计划
3.4.2 L3任务
3.5 E8和E8/5计划
3.5.1 E8计划
3.5.2 E8/5计划
第4章 深空探测地面测控系统
4.1 深空探测器无线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4.2 深空探测器地面测控系统
4.3 “量子-D”深空探测器测控系统
4.3.1 深空探测器测控系统的特点
4.3.2 深空探测器地面测控系统的结构图
4.3.3 信号处理系统
4.3.4 遥测系统
4.3.5 指令信息形成和输出系统
4.3.6 轨道测量系统
4.3.7 利用甚长基线无线电干涉仪进行飞行导航
4.3.8 深空探测器测控站控制
4.3.9 俄美深空探测网技术特性比较
4.4 深空探测器“木星”的未来地面测控系统
4.5 深空探测器的测控
4.5.1 深空探测器飞行的组织
4.5.2 深空探测器的控制
4.5.3 典型通信圈次
4.5.4 俄罗斯和美国探测器控制方法的比较
第5章 深空中的宇宙研究
5.1 直接法进行宇宙研究
5.1.1 深空研究中深空探测器测控站的作用
5.1.2 使用深空探测器探测金星
5.1.3 使用深空探测器探测火星
5.1.4 在地球拉长椭圆轨道上开展太空研究
5.2 远程法进行宇宙研究
5.2.1 利用无线电透射法进行无线电天文研究
5.2.2 雷达研究星际雷达
5.2.3 利用多普勒方法进行的研究
5.2.4 使用无线电甚长基线干涉法进行研究
第6章 航天系统
6.1 “球面”大地测量系统
6.1.1 “球面”系统的功能
6.1.2 地面接收站
6.2 全球卫星搜索系统COSPAS-SARSAT
6.2.1 COSPAS-SARSAT系统的结果
6.2.2 无线电事故信标
6.2.3 COSPAS系统的建立原理
6.2.4 COSPAS地面系统
6.2.5 COSPAS和SARSAT系统的工作成果
6.3 无线电导航系统
6.3.1 低轨卫星系统“帆”
6.3.2 高轨卫星系统GLONASS
第7章 测控通信链路中抗干扰编码的使用
7.1 航天通信链路中的编码方法
7.2 使用编码提高无线链路的能量电平
7.3 纠错编码的应用
7.3.1 格雷码的实现
7.3.2 (384,288)卷积码的实现
7.3.3 (48,32)里德-所罗门码的实现
7.3.4 COSPAS系统的BCH解码器
7.3.5 非线性NR码
7.3.6 (248,128)RS码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