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刚编著的《全球化与现代化--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主要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此书以观念冲突与演变为研究切入点,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艰难曲折进行了一定反思。主要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此书以观念冲突与演变为研究切入点,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艰难曲折进行了一定反思。
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晚清时期(1840-1940),特别是清末最后十年中国的状况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一批知识分子、革命志士在革新自强的大思潮的推动下,奋力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决心“救亡图存”“自强求富”,探索现代化模式,缩短与世界强国的距离。刘保刚编著的《全球化与现代化--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着重观念的冲突与演变,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艰难曲折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导论
第一章 19世纪前期的中国与世界
一、西方列强的崛起与资本/殖民主义国际体系的成型
二、清朝中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
三、鸦片战争:中西社会制度及文明的激烈碰撞
四、不平等条约体系:中西方关系模式的构建
第二章 19世纪后期:探索“中体西用”的现代化模式
一、“自强求富”:君主专制体制内的现代性变革
二、反洋教斗争:民族危机刺激的宗教及文明之冲突
第三章 从甲午到庚子: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继续沉沦
一、世纪之交国际体系的剧烈演变:大国争霸格局的
形成
二、沉沦中的抗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衰
第四章 维新变法:从变革体制回归体制内改革
一、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政局与官僚及知识精英的分化
二、西学的传播与扩展
三、维新派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四、戊戌变法:一次失败的体制内变革
第五章 冲出沉沦厄运:重新探索现代化模式
一、救亡图存语境和现代性思潮纷呈
二、官僚及知识精英的结构变化与重组
三、国内政治文化多元结构的形成
四、精英群体对现代化模式的争议
第六章 和平变革: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一、清末新政:朝廷主导的体制内现代性变革
二、朝野关于立宪体制与路径的争议
三、朝廷“立宪”:“宪政”包装的君主专制
四、立宪运动:和平变革君主专制的政治实践
第七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
一、社会冲突的加剧和统治阶级的分裂
二、革命派的整合与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武装斗争和革命话语权的确立
四、武昌首义与南方各省的光复
五、南北议和与清朝统治的倾覆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