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在内容选取与体例规划上都以儿童的适读性为分级阅读的重要核心理论。选取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故事性的文学作品,以适应具象思维占主导的儿童思维特点。同时,强调文本特有的教育指向,将生态教育、人格教育、习惯教育、同伴教育、民族教育等抽象的教育目标具象化为一个个阅读主题,通过一篇篇儿童性的文学载体慢慢传达给孩子。
本册为2B《梦里的小人儿》,由冯璐艳、张婧雅主编。文本选择涵盖诗歌、寓言、散文、童话、小说、图画书等各类文学体裁。让沉浸其中快乐阅读的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收获真、善、美的力量。
《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由高校小学教育专家、北京市各区教研员、名校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家共同选编。内容紧扣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选文主题展开。每册15单元,选文覆盖童话、诗歌、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记实文学、古诗词等各种文体,文前设置名家导读,文后设置启发性趣味性问题和与国际接轨的阅读能力测试题,主观与客观结合,读写练结合,旨在帮助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的提升,获得心灵的润泽与滋养。
本册为2B《梦里的小人儿》,由冯璐艳、张婧雅主编。分为“动物们的智慧”、“感谢有你”、“勇敢的心”、“跟着四季去旅行”、“梦是什么”等15个单元。书中还特别设置了“请跟我来”“阅读成长”等板块,让孩子在自读的同时,能感受编选者的设计意图,不但从整体上把握主题,还能从文本细节中提取信息,充分思考。
机警的鹅
更佩
从前有一雌鹅,名叫老田,每天和她的兄弟姊妹到一个很清静的草地上去游玩。那草地上,生着许多毛茛类的植物和雏菊,旁边还有座池塘,放鹅的女孩时常坐在池塘边的柳荫下,看他们在池里游泳。
这个游玩的地方,可以说是很好的了,但是独有老田一人,心里还不满足,以为天天到这老地方来,实在无味。她时常自言自语道:“我是个才能出众的鹅,不可老死在这里,要到外面去走走才好。”
因此,老田在草地上游玩时,几次三番走近那围着草地的篱笆,沿着篱笆想寻找出口。后来竟给她找着一个大窟窿,她这一看,非同小可,忙从那窟窿里钻出,跑到一片树林里。
这树林里,住着一个老狐狸,名叫傅德,最爱吃幼小的鹅。小鹅们夜里不肯睡时,他们的母亲若说一声:“你们若再不睡,傅德就要来了。”小鹅们便不敢作声。老田平日也常听她母亲说起傅德的厉害,但是她不知傅德就是住在这树林里,所以进林子后,心里便高兴起来,说道:“好个清雅的所在,我就在这里找一座房子住下吧。”
她在林子里找了一圈,后来走到一棵大树旁,见那树干已空,中间藏着一间有三层楼的房子,样子很时尚。
她见了这间屋,便道:“这屋很适合我居住——我是个多才多艺的鹅,住了这屋,也不算僭越呀。只是这屋恐怕很潮湿,我须在里面点个火,使它干燥才好。”
她在外面拾了。些枯枝,又寻了一匣火柴和些纸片,便走进屋,在火炉里生起火来。那火炉也有个烟囱,烟往烟囱里钻,再经过一枝空心的树干,便到了外面了。
过了不多时,老狐狸傅德在远处看见这大树里有烟喷出,心里诧异起来。想道:“难道我那老朋友师雄已经回家,所以在她那树屋里生起火吗?”一面想,一面就向这树走来。到了树屋门口,推了推门,却又关着。又把头伸到厨房窗子外,看见里面摇椅上坐着的并不是他的老朋友,却是老田女士,她正在那里烘面包呢。傅德便不作声,急急回到自己洞里,思量对付老田的计策。
且说老田住到新屋里后,当晚躺在床上,很是舒服。她又寻得师雄夫人戴的一顶睡帽,戴在头上恰好合适。只是那张床比她的身子短些,两只脚不免垂在床的那一端,而且那被单她盖在身上,也嫌太短——但她也并不在意。她睡到床上不多时,月光就照进房来了。
过了一会儿,她还没有睡去,忽然听得屋外树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触着,忙向窗子上一看,就见窗外露出一座梯子的顶来。她连忙坐了起来,伸长脖子仔细向外看着,只见那半开半掩的窗子外面,老狐狸傅德正朝着她看。
老狐狸见老田已看见了他,便道:“啊,老田女士,今天夜里冷得很。可怜我是个无家的人,请你让我借宿一宵吧。从前我的朋友师雄住在这屋里时,时常把这寝室底下的空房借给我住。请你下楼来把门开了,我就可以仍旧爬进那空房里去睡了。
老田见了这老狐狸傅德,就想起从前她母亲和她说的那些故事,说傅德怎样狠毒,怎样厉害。
她这时心里虽是害十白,却还和没事一般地答道:“你若肯让我开了门,仍旧回到楼上后,再走进来,我就替你开门。你要知道我是个多才多艺的鹅,不是容易欺骗的。”
老狐狸一口答应了,她就走下楼去,用钥匙开了门,便忙拔出钥匙,飞奔上楼去了。
老狐狸傅德听她开了门后,嘴里便数着一二三四五——一直数到六十,才喊道:“老田女士,我走进来了。”
老狐狸走进门时,她早从楼窗上爬到外面的梯子顶上了。那梯子很不结实,不住地摇动,老田女士上这般危险的梯子,这次还是第一遭呢。她爬下梯子时,听得傅德已经从屋里的扶梯上走上楼来,心里很是惊慌,身子越发摇动得厉害,头上戴的师雄夫人的睡帽也落到地下去了。
老田到了门外地上,便急急忙忙用手里的钥匙将那门反锁起来——那老狐狸傅德就给她锁住在屋里了。
老田在外面锁门时,傅德早到了楼上的寝室,从窗子里看见老田已逃下去,正在那里锁门,便捏着拳头恶狠狠地向她道:“你不要作怪,看我下来捉你。”只是那寝室的窗子太小,傅德却不能从窗子里跳下楼去!
P4-6
分级阅读快乐分享
王蕾
儿童阅读关乎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在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儿童阅读已成为一个国家儿童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课题。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早已将儿童阅读推进到儿童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核心位置。我国素有重视阅读的优良传统,进入21世纪以来,全民阅读快速发展,儿童阅读活动也正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深入推进。
儿童阅读因地区、学情、文化等不同特点,分为不同形式,如校园阅读、社区阅读、主题阅读,等等。在其多元变化的形式中,有一些形式正成为具有恒定意义、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范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实践。“分级阅读”就是一种已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阅读发展活跃的国家、地区推行多年的系统、科学范式。分级阅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最新修订的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那么,课外阅读到底应该如何在学校与家庭进行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应该如何衔接,儿童家庭阅读与校园阅读如何结合等一系列有关儿童阅读开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分级阅读这种阅读范式与阅读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思路。“分级阅读”一言概之,即按读者的阅读能力级别进行阅读读物提供与相应指导的教育范式。“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系列正是在教育部人文社科儿童阅读研究项目课题组指导下研制的一套针对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系统、专业的分级阅读文学读本。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分级阅读理论与教育实践为研发支撑。2012年 “基于阅读教育的小学阶段分级阅读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课题组成员中既有高校学者,也有小学一线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课题组通过理论梳理、专题研讨、教研实践等途径对小学阶段阅读教育的本体进行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经过四年的研究,“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系列以英语体系分级阅读理论为参照,以母语系统分级阅读原创理论为指导,以一线教育实践为评价,以提升小学阶段儿童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标,本丛书是对课题研究的一次重要成果呈现。
二、力求解决阅读教育本体内容无序的现实问题。当前,学校、家庭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但长期以来,困惑教师与家长的一个现实难题便是,阅读教育到底应该读什么?本丛书以阅读能力分级为序,将小学阶段现有的年级阅读与主题阅读进行有机结合,对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读本进行归类整合,力求为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教育提供系统的、专业的、具体的教育内容。
三、内容规划以儿童本位、文学本位、教育本位为三本位基准。在内容选取与体例规划上都以儿童的适读性为分级阅读的重要核心理论。选取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故事性的文学作品,以适应具象思维占主导的儿童思维特点。同时,强调文本特有的教育指向,将生态教育、人格教育、习惯教育、同伴教育、民族教育等抽象的教育目标具象化为一个个阅读主题,通过一篇篇儿童性的文学载体慢慢传达给孩子。
四、形式呈现力求满足阅读教育的普适性与运用性。丛书以阅读级别与小学年级划分为序,从初级阅读的1A到高级阅读的6B共分为12册,按“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人与自我”“人与他人”四大教育主题进行归类,具体到各分册,又细化为多个儿童化的小主题,如“人与他人”这个大主题,在最初级的1A分册中表达为“嗨!新朋友”“帮助我的好朋友”“相处的秘密”等小主题,在1B分册表达为“如何与同学相处”“好朋友吵架”“团结很重要”等小主题,并在此后的2A到6B各分册中都以不同的小主题予以呈现。文本选择涵盖诗歌、寓言、散文、童话、小说、图画书等各类文学体裁。让沉浸其中快乐阅读的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收获真、善、美的力量。同时,丛书还特别设置了“请跟我来”“阅读成长”等板块,让孩子在自读的同时,能感受编选者的设计意图,不但从整体上把握主题,还能从文本细节中提取信息,充分思考。
我们认为,一套阅读教育的读本一定要结构清晰、系统有序、统一规划,将各年级的阅读量与阅读内容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套读本的科学规划中,避免作家、文体、主题、年代的无序混搭,只有具备这样特点的读本才能利于儿童自读,利于教师导读,利于家长共读。
五、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统一、链接。阅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教材阅读与课外书阅读、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的脱节,这无形中增加了阅读教育的执行者与接受者的负担。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将这些看似“对立”的两面进行结合?课题组通过理论研讨和数十所小学的一线调研、课堂反馈,确定了阅读教育必须贯穿“整合化”的思路。比如,每册中都会设置一个“原文再现”单元,所选用的文章多为目前使用较多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等教材中经典文章的原文,比如《雪孩子》《巨人的花园》《最后一头战象》等篇目,在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出现了,但都因为教材篇幅所限对原文进行了大幅删减,因此我们就在“原文再现”单元中将作家的原文进行了展示,让儿童不仅能从教材中初步认知经典,更能够通过原文品读经典的原汁原味。再比如,我们会选择各版本教材中出现的作家的其他代表性作品放进读本中,帮助儿童通过不同的文本、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些知名作家的文风。同时,我们在每册书中设置的“古诗三首”“整本书阅读”单元,所选取的文本都与教材、课标有着直接的关联。“整合”“关联”“衔接”是我们课题的关键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思路将阅读教育进行整体规划,让阅读立体化、多元化、有效化。
六、读本研制涉及多学科、多地区、多学校、多文体、多作家,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这套读本气象丰富的多元性。四年来,课题研究涉及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化等多学科的整合探究;课题参与学校涉及全国十多个地区,除北京外,浙江、四川、辽宁、重庆、广东等地区的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也纷纷参与;此外,读本文类的多文体,所选作家的多样性都为课题研究注入了多元、开放、专业的特性。
怎样让阅读教育的内容既丰富又不庞杂,既有序又不枯燥?希望“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能够解决阅读教育内容难于构建的现实问题,希望这套读本为正处于做梦时光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绮丽风景的窗户,分级阅读,快乐分享!
本套丛书能为儿童提供有趣、科学、快乐的阅读感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金波
提供合适读物,是立足于学习的起点行为,更是贴心的体现。
——台湾儿童阅读领跑人,台东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文宝
读什么,怎样读,这是目前儿童阅读的重点与难点,本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参考答案。
——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