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主编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6版)》为第一部以中国国国家形象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年度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而成。
本书秉持全球视野、中国立场,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入分析和论述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全景式、立体化图景,论题涉及国家形象建设的理念、制度与实践等诸多层面。
本书集中考察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兼具宏观与微观、实证与理论、现实与历史、本土与海外等多重视角,论述丰富而多元;采集和整理了大量新近实证数据,资料具有权威性,结论富有说服力,对策强调实践性,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意义,将为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张昆主编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6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发展状况的专业性年度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并汇聚诸多从事国家传播战略相关领域的学界、业界、政府和军方相关研究和管理人员,通力合作而成。
全书自总报告而下,分别围绕“热点”“国际”“专题”“案例”和“附录”五个焦点话题,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热点分析、国际视野、专题考察、案例研究和调研附录的层面,就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的各种话题,展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呈现、论述和阐释,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全景式、立体化图景,力图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与提升给予智力层面的启发或支持。
本报告采用“2+5”的内容结构形式。其中,“2”为“总报告”和“分报告”,总报告是对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和传播的现状与趋势的回顾、总结和前瞻,具有总揽全局的意义。该报告指出,国家形象建设已成为中国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议题,其基本理念已经逐步成型;报告还论述了中国国家形象建设面临的未来挑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可以实施的相应对策。分报告包括3篇子报告,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领域展现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基本现状。
本书的主体是围绕前述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五个焦点话题构建的板块。具体而言,“热点篇”包括4篇子报告,就近年来的一些热点议题展开分析,从中透视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图景;“国际篇”包括3篇子报告,主要从重要国际事件或者全球传播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话题;“专题篇”包括3篇子报告,分别从国际新闻传播、文献梳理、理论研究的角度,就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专题展开分析。“案例篇”包括3篇子报告,分别选取了产品消费、国家认知和体育传播的相关案例,就国家形象传播的议题展开分析。“附录篇”包括4篇子报告,主要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协同中心2015年度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形象。
本报告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集中的考察,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意义,涉及宏观与微观、实证与理论、现实与历史、本土与海外等多重视角,论述丰富而多元。本报告中的数据资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能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I 总报告
B.1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和传播的历史回顾、现实考察与未来展望
Ⅱ 分报告
B.2 2015年中国政治形象研究报告
B.3 2015年中国经济形象研究报告
B.4 2015年中国文化形象研究报告
Ⅲ 热点篇
B.5 领导人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传播——以习近平2015年访英活动为例
B.6 2015年东盟英文报章在报道南海问题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B.7 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及传播——基于文本分析的“9·3阅兵”报道研究
B.8 全球媒介事件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基于全球部分主流媒体对北京APEC会议报道的研究
Ⅳ 国际篇
B.9 世界公民意识与跨国灾难中国家形象的传播
B.10 从黑到白的英国形象——从“酷不列颠”到伦敦奥运会的话语制造
B.11 “马航事件”中的马来西亚国家形象危机及其修复
V 专题篇
B.12 中国城市公众对国际新闻的接触与评价
B.13 国家形象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B.14 基于态度理论的国家形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Ⅵ 案例篇
B.15 消费者敌意、他国形象认知与民众对国外品牌的选择
B.16 中国大学生对日、韩、美、英四国的认知与情感——一项基于词语联想法的实证报告
B.17 “中国力量”的媒介表征:体育明星符号“李娜”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Ⅶ 附录
B.18 中国人眼中的俄罗斯形象
B.19 中国人眼中的德国、法国、英国形象研究
B.20 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形象调查
B.21 中国人眼中的日本、韩国形象比较研究
Abstract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