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守护孩子一生的幸福
分类
作者 张宏玲主编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父亲要尊会幽默

心理学家把父母之间基于伴侣的亲密关系形象比喻为音乐旋律。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就曾说:“伴侣之间的关系像巴洛克式的音乐会一样,变化多端的美妙旋律是在高音部分呈现出来,而它们的基础,是低音部的乐章的衬托和连接,并提供了深度和力度。在家庭里,低音部的乐章应不断出现——我爱你们!”

低音部的深度和力度决定父亲内心特有的宽厚与包容。因此,生活中每天出现的教育孩子的琐碎小事,常常让母亲有力不从心之感,抱怨和唠叨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给予节奏上的巧妙变幻,就需要父亲多动脑筋,多出高招!

场景四幽默练习曲——我是木头人

奔头儿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的事情可多了!放学回来,有时甚至作业还没完成,就惦记去摆弄他的乐高机器人。因此写作业时,不断地左弄弄右弄弄;读书时,更是坐不稳,一会儿跑到厨房看看妈妈在做什么,一会儿又跑去看爸爸在干什么。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常常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总是跟在后面督促着,再者妈妈看他实在磨蹭就干脆一边训斥着,一边帮忙把他的东西收拾好。爸爸看在眼里.也在思考着!

这天晚饭时,爸爸对奔头儿说:你很喜欢乐高机器人,但你知道吗?乐高最早是制作木制玩具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咱们俩和妈妈一起玩个“我是木头人”游戏,怎么样?奔头儿高兴地拍手,妈妈却有点疑惑地看着爸爸。“好,咱们先一起来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_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白牙!”奔头几和妈妈很认真地照做了!

爸爸又宣布了游戏原则:“我是木头人”时间,不许说话,不许走动。安静做积极的事情。在规定时间违规的,如果是爸爸妈妈,就会被罚做俯卧撑;如果是奔头儿,就要减掉一样乐高机器人。奔头儿吐了吐舌头,想到爸爸妈妈也很公平罚自己做俯卧撑,就没有提出意见。

从这以后,每天晚上,爸爸总是要宣布玩几次“我是木头人”的游戏。每当奔头儿忍不住时,他总会看看正在安静做自己事的爸爸;妈妈也忍着不在奔头儿写作业时,总是到身边叮嘱的习惯。每当木头人闹钟响起时.奔头儿就会很兴奋地跳起来,妈妈也释然而又开心地笑了!

结合一周和孩子相处的事情,以幽默的方式提醒伴侣和孩子,例如用“我是木头人”的游戏,提示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情,不互相打扰;也是对妈妈反复唠叨孩子的一个提醒。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就像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清凉剂。七八岁的孩子天性就是好动,是一部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机器,这部“机器”精力无限,不能安定,对很多新事物都感兴趣。因此,父母常常因为应接不暇而感到困惑甚至生气,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最应该思考的是改变自己刻板的方法,而不要训斥或帮忙,这样反倒让孩子无法安静下来专心做事。

和培养智慧一样,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可以从训练中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特别是父亲在和孩子沟通中,尽量做到像乐队低音部一样,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

P13-15

书评(媒体评论)

宏玲和她的团队十五年来轮回着、演绎着、升华着教育的四季曲。四季曲的主旋律展示了一个真理:人离不开家庭和社区,教育离不开生命和生活。生命、生活是人的根基,如书中所言,四季如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其中的道理如同张宏玲团队所认识的那样,既朴素自然,又富有学问和哲理。然而并非每个家庭都懂得这些生活和教育的哲理,甚至并不是所有关注教育的人都遵守这些基本规律。你如果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和经验,这本书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教育案例。

康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大附中校长

1925年,陶行知先生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写下了《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的书评,陶先生在文中说:“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我愿意把陶先生90年前的这句话用在宏玲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用心整理及主编的这本书上,希望为人父母者以及准备为人父母者都能用心读一读。

郭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后记

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要“源于生活,融于四季”,要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希望从根源上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家长梳理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观,重新发现孩子,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孩子遵照自然规律成长,父母同样需要自我教育。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准备好和孩子共同踏上成长之路了吗?

阳光路上,全家开车上路了!

带着学习的体会与感悟,效能父母持证上岗了!观察和沟通的方法准备好了发动的技能,培养孩子合作和责任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阳春三月,幸福之家上路了。

打开车灯,照亮孩子内心。

新手上路,难免不习惯,也难免副蹭。因此,需要在行驶中学习——及时打开“积极倾听”的车灯照亮孩子的行为目的;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不要即刻反应。先打开车灯,看看孩子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目的。

观察后视镜,寻找父母生气的背后原因。

新手开车,一个共性问题是不会看后视镜,总觉得我是往前开的,管他后面是什么状况。一定要看后视镜,查找是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在作怪。打开“情绪管理”的后车灯,随时观察后视镜,看清自己情绪后面的根源。

行驶到十字路口,分清红、绿、黄灯,分清责任与任务。

当汽车在成长的道路上提速,遵守“问题所有权”的交通规则是关键。分清成长中的责任和任务,各司其职。父母要多关心和帮助孩子,鼓励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开车过程也会有烦恼,遇到不同情况,需要换挡。

只有学习切换挡位,才能保证平稳前行。我们要学会在“支持性倾听”和“表达我的信息”之间练习“换挡”,既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父母的合理意见。

开车更不能动怒,否则就会忘记目标,又回到老路上。

要在“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之间掌握“油离配合”,分清问题所有权。尤其提醒大家注意,合理的行为结果中,最重要的是要先有约定,之后才可以使用。如果没有之前的约定、没有孩子的选择,不能使用。否则又回到惩罚的老路上了。

适当停泊在鼓励的驿站,加满油,鼓鼓劲,继续上路!

新手上路,面临很多问题。我们还需要随时把“鼓励”的油箱加满。用好鼓励,也要用好自我鼓励。要鼓励自己坚持,在路上练习实践。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父母要在行驶中逐渐熟练,把家庭这辆车开得既稳又好,让全家人愉快前行!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坚持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目录

推荐序 守护今天,就是守望着未来

前言 家庭教育要源于生活,融于四季

春天的播种 观察篇

 第一章 家是播种爱的沃土

一、父母要持证上岗

 心灵之舟 亲情树、暖心回顾

二、父亲要学会幽默

 心灵之舟 酸甜回忆、全家福

三、父母常和孩子一起游戏

 心灵之舟 阳光清晨、能量传递

四、父母不要越位

 心灵之舟 站位训练、引导修正

 第二章 从小天使到调皮少年

一、孩子有没有说“傻话”

 心灵之舟 我的新朋友

 心灵之舟 测测你和孩子的亲密度

二、麻烦怎么多起来

 心灵之舟 孩子为什么坐不住

三、家庭战争爆发之后

 心灵之舟 孩子为什么话多

四、战争在继续

 心灵之舟 捡到同学的东西怎么办

月悦成长 学会观察孩子

夏日的清凉 反思篇

 第三章 你为什么会生气

一、是谁让我生气

 心灵之舟 幼小衔接需要怎样的读写准备

二、传统好父母的理念—都是为你好

 心灵之舟 学习做时间的主人

三、开明父母的策略

 心灵之舟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建巴别塔 亲子互动(角色互换)

四、和孩子共享欢乐时光

 心灵之舟 多积累语言素材

 重建巴别塔 放松训练

月悦成长 善于了解自己

 第四章 你的孩子平凡但唯一

一、被关上的话匣子

 心灵之舟 怎样写生字

二、打开孩子的心门

 心灵之舟 怎样传达老师的意见

三、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

 心灵之舟 专心听讲效率高

四、相信孩子,用心倾听

 心灵之舟 有效阅读,做好书摘

月悦成长 改善沟通模式

秋天的收获 鼓励篇

 第五章 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不会说

一、这是谁的问题

 心灵之舟 作业是我的事情

二、沟通路上的红绿灯

 心灵之舟 我必须完成任务

三、黄灯时,转换练习

 心灵之舟 完成作业善始善终

四、爱是出发点,轻松上路

 心灵之舟 我能行

月悦成长 分清问题归属

 第六章 孩子内心的渴望

一、哪里不一样

 心灵之舟 快乐的一天

二、回到教育的起点

 心灵之舟 完成作业不松懈

 重建巴别塔 鼓励有方深入练习(红帽子-蓝帽子-黑帽子)

三、基于信任,才能培养孩子自信

 心灵之舟 作业遇到难题怎么办

四、鼓励有方从父母自身开始

 心灵之舟 如何对待考试结果

月悦成长 肯定鼓励有方

冬日的温暖 效能篇

 第七章 放下控制,变革惩罚

一、父母与孩子不是“警察与小偷”

 心灵之舟 孩子顶嘴怎么办

二、承受结果才能学会承担责任

 心灵之舟 自己解决同伴争端

三、温和与坚定并行

 心灵之舟 犯错误的后果自己承担

四、家庭教育的“合伙人”

 心灵之舟 自己接待好朋友

月悦成长 革新教养观念

 第八章 父母的有效期限

一、种子要在春天播撒

 心灵之舟 撒娇的大孩子

二、给孩子发言权

 心灵之舟 召开家庭讨论会

三、怎样授权给孩子

 心灵之舟 孩子的零花钱

四、自信的孩子有力量

 心灵之舟 我是班级小主人

月悦成长 牢固情感纽带

阅读指南 和孩子一起成长

序言

守护今天,就是守望着未来

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之所以把教育比作树木和它们的四季,就是.希望用一种更形象的比喻诠释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他谆谆告诫人们,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就会扼杀人的天性。我国的古人甚至更早地告诉过世人,拔苗助长会断送孩子美好的童年和他们的未来。

当然,每一株植物、每一棵幼苗都不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需要一种可持续性的共生共荣的生态。教育亦然。它们同样需要一种有丰富营养的社会及人文生态。这种关系如同鱼水相依。家庭、社区是每一个学校不可须臾离开的生态。万柳社区教育中心及其后来十五年的经验,让教育这样一种属性、一种道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及令人信服的证明。家庭是人成长的血脉,是永远无法割断的“脐带”。村落、社区则是它们一生获得滋养的土壤。离开了家庭和社区就让学校和人的成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世界教育不断被标准化、不断被商品化、不断被功利化的时代,很多人以为学校是可以封闭化的,孤舟化的。无论在哪里,一旦学校和孩子的成长被切断血脉和根基,让孩子过早地离开家庭,使学校过分地离开了村落和社区,会让太多的孩子发生早期的“生命营养不良”,注定要让他们花几乎一生的代价去补偿,让他们的家庭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十倍乃至百倍的代价补偿早年的生命营养缺失。

正是由于吸取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始“道法自然,回归教育本真”的探索。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区旋即成为国际教育最新的探索方向和途径。

正是基于这样明智而前瞻的思考,张宏玲的团队出访考察学习。这里不得不提及张宏玲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所著名学府受教育的经历,长期的学校和幼儿园第一线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足以让张宏玲产生敏锐的改革嗅觉和学习视野。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教育经验和理论让他们获得了最初的探索灵感和改革动力,“始于零岁,伴随一生”的理念鼓励他们走上了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

北大附中万柳社区教育中心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首肯,其中包括德高望重的厉以贤教授的鼎力支持和引领。海淀区是北大附中万柳社区教育中心的出生地和大环境,区政府和教委的慧眼识珠、扶持和关爱给了他们莫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其中主管社区教育职成科的具体指导更是功不可没。

必须指出,给北大附中万柳社区教育中心最大支持的还是当地的居民和与中心一同成长的孩子们。起初,万柳居民并不太知道这个新生事物,以为它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园。张宏玲的创业团队就勇敢地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调研社区的民情和需求,同时让社区和家庭了解自己的愿望。“走进”是融入社区的第一步。这一步,简单。但是这种执着的简单是源于信念的。“简单+勤奋”就成为他们最终的起于万柳,成于为明的成功哲学。不嫌简单,不辍耕耘。起于信念,成于坚守。勤奋和坚守总是有回报的。很多的好点子、好主意、好经验就油然而生。惠及社区、惠及家庭、惠及儿童的社区教育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诞生。老人受益,父母亲受益,家庭阿姨受益,孩子更受益。社区教育中心成了社区最受欢迎的机构。人们纷纷把孩子送到中心来上学或者参加这里的各项适合他们的活动。

顺理成章的是,没有多久,区里的经验现场会在这里召开,这里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市级的课题;参观、学习的人纷至沓来;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中心依托于社区、家庭而生存发展,社区、家庭因教育中心而繁荣进步。一个好的教育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小区幸福完善的重要条件。

诚然,我也深知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深知他们的艰辛和苦难。所以,才有了这本书和他们后来十五年的故事。

春天的播种,夏日的清凉,秋天的收获,冬目的温暖。

这是本书的结构和目录,也是在形容他们心路成长的历程,更是他们信守教育规律的写照。

十五年,就是这样轮回着、演绎着、升华着教育的四季曲。四季曲的主旋律展示了一个真理:人离不开家庭和社区,教育离不开生命和生活。生命、生活是人的根基,“四季”则是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其中的道理就像张宏玲团队所认识的那样,既朴素自然,又富有学问和哲理。

然而,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懂得这些生活和教育的哲理,甚至并不是所有关注教育的人都遵守这些基本规律。因为他们尚不懂得孩子有渴望表达自我的愿望,这种表达会有超过100种的“语言”。这种表达属于“春天”,表达稚嫩而脆弱,然而却生机无限。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失误都是他们成长的阶梯。如果有谁误读了他们成长的信号,如果有谁误解了他们的成长需求,如果有谁错怪了他们的懵懂,如果有谁错失了对他们的呵护,都将让儿童失去长久的幸福和快乐。你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和经验,这本书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教育案例。

请尊重并用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守护好他们的今天,就是守望他们一生的幸福。

康健

2014年11月16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内容推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立了现如今全球知名的父母效能训练课程(P.E.T.),张宏玲主编的《守护孩子一生的幸福》以此训练课程为核心理论基础,结合中国本土的家庭亲子问题,将父母效能训练经典课程本土化,向中国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根据家庭教育中会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让父母能够自我成长,以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亲子冲突,打造和谐久远的亲子关系。

编辑推荐

张宏玲主编的《守护孩子一生的幸福》以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幼小衔接阶段的生活实践为时间脉络,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家庭教育目标为教育主线,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问题,并将这本书分为——春天的播种(观察篇)重申了只有把家作为爱的沃土,才能用心了解孩子;夏日的清凉(反思篇)强调父母要管理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倾听孩子;秋天的收获(鼓励篇)鼓励父母要回到教育的起点,基于信任给孩子肯定和自信;冬目的温暖(效能篇)坚定父母要用开放心态,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承担责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