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战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战情最复杂的海战。兵人编著的《狼群出击(大西洋海战)》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从士兵和指挥官的视角,结合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美图片,为读者细致描绘了大西洋海战的全过程,既有对战争背景和主要人物的介绍,也有对参战武器的介绍,是角度新颖的军事历史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狼群出击(大西洋海战)/直击二战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西洋海战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战情最复杂的海战。兵人编著的《狼群出击(大西洋海战)》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从士兵和指挥官的视角,结合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美图片,为读者细致描绘了大西洋海战的全过程,既有对战争背景和主要人物的介绍,也有对参战武器的介绍,是角度新颖的军事历史读物。 内容推荐 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开始大肆建造U型潜艇。 这批被称为“海上狼群”的德国潜艇从此开始鼹虐。从北大西洋一直到美洲的海岸,这些潜伏在水下的幽灵,将2800多艘舰船击沉海底,10万多人因此葬身鱼腹…… 在历时6年的潜艇周旋战中,同盟国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推出新式武器,才在最后赢得了这场艰苦的战争。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感叹:“战争中,唯一让我感到忧虑的就是德军潜艇。 兵人编著的《狼群出击(大西洋海战)》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读者生动讲述了这次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目录 第1章 “U”艇的崛起 希特勒的“限潜令” “勇敢”号的灾难 征服斯卡帕湾 第2章 德军的“巡洋舰” 英国的“恐潜症” 德军“巡洋舰”的破产 第3章 出没的“独狼” 进攻运输船 北海的劫难 紧扼英吉利海峡 第4章 邓尼茨与“狼群” “狼群”战术诞生 驱逐舰换基地 “狼群”出击 第5章 英军的策略 空潜配合战术 对“狼群”的遏制 第6章 围歼“俾斯麦”号 “莱茵演习” “俾斯麦”号的末日 第7章 美洲海岸起狼烟 美国参战 选择新的“幸运之海” 第8章 “山姆大叔”的反击 艰难的灯火管制 美国海军的反潜战 第9章 北极线上的战场 “狼群”疯狂反扑 牺牲运输船,调虎离山 “狼群”逞威大西洋 第10章 “狼群”的辉煌 卡萨布兰卡会议 邓尼茨晋升司令 第11章 盟军反败为胜 美梦破碎 把潜艇战坚持到底 第12章 “狼群”的末日 激战比斯开湾 “诱饵潜艇”的失败 第13章 大西洋归于平静 “狼群”最后的辉煌 “落魄”的狼群 诺曼底的“农夫” “狼群”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时间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对于德国海军来说,斯卡帕湾是个耻辱的标志。斯卡帕湾位于苏格兰北方的奥克尼群岛,四周群山环抱,是一个深水良港,东面与北海相通,西接大西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个富有战略意义的锚地。湾内的斯卡帕军港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基地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潜艇曾两次出击斯卡帕军港,但都以失败告终。1918年,德国战败。第二年,德国海军的舰艇全数被囚港内,后来全部自沉海底。 这次,邓尼茨要洗刷德国海军的耻辱,杀杀英国人的锐气。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过两次失败的教训,他一时不敢贸然行事,而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斯卡帕军港的情报上。 要想袭击斯卡帕军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斯卡帕湾的水流湍急,彭特兰湾的流速相当于10节。由于潜艇的水下最高速度仅有7节,这意味着潜艇无法逆流而行。而斯卡帕军港人口处戒备森严,整个军港的防卫都十分周密。邓尼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能刺穿军港防卫的突破口。 1939年9月11日,邓尼茨从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收到一份补充的情报,情报显示,德国方面已经拍摄了斯卡帕、弗洛塔以北地区的绥萨与里沙之间的海峡内的英军军舰。此外,他又从u一16号潜艇得到关于巡逻、灯塔和流速的情报。u—16号艇长建议,最好从霍克沙海峡乘启闸之机闯进斯卡帕湾。于是,邓尼茨要求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设法去拍摄关于该港各入口设防情形的照片。 经过对材料的仔细分析研究之后,邓尼茨得出以下结论: 1.穿越霍克沙海峡的障碍是办不到的,穿越绥萨海峡和克勒斯特朗海峡的企图,也是徒劳。 2.霍姆海峡完全被沉船所阻塞,在其南面直到兰勃·雷姆只是一条宽约15米的水道,水深1米,其两旁较浅,两岸没有居民。他认为当水势缓慢时在夜间由水面完成穿越,完全有可能,但是航海是最大的困难。 邓尼茨决定让u一47号艇长普里恩上尉来执行这个任务。因为普里恩技艺高群,胆大心细。10月1日,邓尼茨在“维斯杜拉”号供应舰的军官舱里召见了普里恩。 “普里恩上尉,我想让你执行袭击斯卡帕军港的任务。这项任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你把这些资料拿回去研究一下,接受或是不接受,在两天之内给我答复。”邓尼茨的语气十分严肃。 “明白,长官。”普里恩接过资料,匆匆离开了军官舱。 普里恩上尉出生于德国莱比锡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家境贫寒,年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他15岁的时候,普里恩告诉他的母亲,自己想做一名海员。 此后,年幼的普里恩把家里仅有的几马克钱和几问破旧的衣服放进一个帆布包,告别了母亲,步行前往位于芬肯维尔德尔的海员学校。毕业以后,他被派到一艘旧式的“汉堡”号帆船上去当船舱服务员,从此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 1931年,德国海军征募运输船船员入伍,普里恩早已厌倦了服务员的工作,像许多受纳粹宣传所蒙骗的年轻人一样,他幻想着为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建功立业,于是他走进了海军的行列。经过基尔潜艇学校的学习后,普里恩被分配到潜艇上工作,当了五年的值更官。1938年春天,他担任了艇长。P9-10 序言 一场世界之战,两大阵营,六大主要战场,60多场重大战役。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自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这是人类战史前所未有的的激烈与残酷,承载的英勇与哀伤,给后人留都足以让它成为经典。要想真正了解这样一场浩大的战争,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纵观全局,我们应该有一个真切的、务实的视角。 于是我们从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部由个人撰写的战后回忆录中,选取了一系列战争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借他们曾经“直击”战场的经验、对战争最真切的感触,来告诉世人真正的战争究竟是什么。 在文中,你可以像大多数历经血与火的战场的老兵一样,回忆战场的冰冷,也可以像某位元帅一样思索战况,考虑战局走向,如窥看,如亲历,就像你亲临了战场,拥有了那些遥远、真实而充满硝烟味道的回忆。而无论是哪一个人的回忆和讲述,都是我们观察战争、理解战争的绝佳方式。 在他们的诉说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战机厮杀于不列颠上空,铁甲集群征战于东线冻土,航空母舰对决于中途岛,百万士兵登陆诺曼底,从波兰到马其诺防线,德军坦克的铁蹄践踏了欧洲大部分土地;从不列颠到莫斯科,反法西斯同盟国背水一战挫败法西斯的狂想;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庞大的舰队点燃沸腾的海洋;从斯大林格勒到瓜岛,反法西斯同盟国绝地反击变换攻守的战局;从诺曼底到柏林,东西两线的大军将红旗插上大厦顶端…… 直击战争背后的战争,破译真相背后的真相。让我们直击二战,还原战事,再现真实而充满亲历感的战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