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所著的《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商业启蒙与知识分子的文化坚守》是在对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整体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对书刊的选择上,主要以民俗书籍为主,兼及对某些突出期刊的讨论。本书主要以上海民俗书刊出版人的出版活动为中心,考察出版人怎样利用现代商业传媒手段建构起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手段,进而实现其启蒙理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版人表现出来的文化坚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出版人身处特殊的商业运营体系中利用民俗书刊出版,实现商业与文化两方面的平衡;另一方面指出版人在启蒙的过程中,对与传统的彻底决裂表现出来的不安,利用民俗出版物有意无意地对传统进行维护,昭示着出版人群体对启蒙的反思。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概述与新问题提出
三、本书主要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概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背景
一、晚清民俗研究
二、启蒙中的民俗学视角
三、上海出版业的发展
四、民俗书刊市场的兴盛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基本状况
一、出版社与民俗书刊出版
二、民俗书刊的繁盛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发展流变
一、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星星之火(1912-1917年)
二、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转型期(1918-1926年)
三、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兴盛期(1927-1937年)
四、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困境(1938-1949年)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商业与文化的同构
第一节 在商言商与扶助教育:民俗出版活动的利润追逐与现代出版活动的文化诉求
一、出版人的顾虑:现代出版法规与送审制度
二、追金逐利:现代民俗书刊出版的经济诱惑
三、“扶助教育”:现代出版活动的文化诉求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独特价值
一、民族凝聚:民众的认同意识
二、消闲娱乐:民众的精神慰藉
三、增进智识:读者的受教园地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知识分子群体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人的建构
一、出版人的形成
二、江浙出版人透析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人的交际
一、传统人际网络:亲缘、地缘、学缘
二、学术网络:民俗出版人群体与学术社团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吊诡——启蒙与坚守之间
第一节 启蒙:出版人的文化理想
一、救国智民:对民众的启蒙
二、发现民间:对知识分子知识结构的改变
第二节 对启蒙的反拨:知识分子的自我调适
一、启蒙中的“破”与“立”
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传承与坚守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人的民俗出版与民俗研究
第一节 李小峰与民间故事出版
一、林兰其人
二、故事集文本构成
三、北新书局的民间故事出版转向
第二节 茅盾与神话研究
一、建构中国神话系统的几个理论问题
二、中国神话学建设步骤的建议
第六章 民俗书刊出版与民俗学发展
第一节 出版促进民俗学发展
一、民俗出版物记录传承民俗资料
二、民俗出版物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发展
第二节 民俗研究与民俗出版
一、民国时期全国民俗学活动
二、民国时期上海民俗学发展特色及其地位
三、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的当代意义
四、现当代民俗学及民俗出版掠影
结语
附录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民俗学书刊一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