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妙胜编著的这本《演剧符号学》从演出场景、意象的代表性、人物动作的套路性等方面,对戏剧表扬的符号性进行了分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1989年出版的《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第二部分为关于场面调度符号学的论文;第三部分为附录,收入的是布拉格学派关于戏剧符号学的几篇译文。此外,还增添了一些插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演剧符号学/中华戏剧史论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胡妙胜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妙胜编著的这本《演剧符号学》从演出场景、意象的代表性、人物动作的套路性等方面,对戏剧表扬的符号性进行了分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1989年出版的《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第二部分为关于场面调度符号学的论文;第三部分为附录,收入的是布拉格学派关于戏剧符号学的几篇译文。此外,还增添了一些插图。 目录 序 一 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 1 引言 1.1 什么是符号学? 1.2 戏剧符号学 1.3 剧作符号学简介 2 戏剧的符号化 2.1 记号、符号、信号 2.2 能指与所指 2.3 艺术符号 2.4 有理据与无理据 2.5 戏剧的符号化 2.6 演员艺术是符号吗? 2.7 动作记号的性质 3 戏剧通讯 3.1 戏剧是一种通讯,或者说交流 3.2 戏剧通讯的模式 3.3 戏剧通讯的特征 3.4 戏剧信息 3.5 戏剧演出的话语与文本 4 戏剧记号的类型 4.1 自然记号与人为记号 4.2 象似、指示、象征 4.3 隐喻、转喻、提喻 4.4 雅可布森论隐喻与转喻 5 戏剧演出的系统 5.1 戏剧演出系统的分类 5.2 语言 5.3 语调 5.4 面部表情 5.5 动作 5.6 场面调度 5.7 舞台化妆 5.8 舞台服装 5.9 舞台道具 5.10 舞台布景 5.11 舞台灯光 5.12 剧场和舞台 5.13 音响效果 5.14 音乐 6 戏剧信码 6.1 戏剧信码的类型 6.2 空间的意义 6.3 形体动作的交流 6.4 类语言特征 7 戏剧记号的意义 7.1 外延与内涵 7.2 能指自身的信息 7.3 多级的意指系统 7.4 结构与意义 7.5 意义存在于整个交流行为中 7.6 凸出 7.7 外延规则的违反 7.8 多义性 8 戏剧演出文本的结构 8.1 文本的切分 8.2 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 8.3 大组合段 8.4 横向蒙太奇与纵向蒙太奇 8.5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8.6 记号的转换 8.7 行动的结构与句法 8.8 人称与戏剧类型 9 戏剧的接受 9.1 观众——戏剧创造的参与者 9.2 戏剧知觉 9.3 文本的重构 9.4 理解与解释 9.5 参与信码的创造 9.6 戏剧能力 9.7 文本间的关系 9.8 期待视界 9.9 观众的信号 附录:《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初版后记 二 场面调度符号学 1 场面调度——演出本文的写作 1.1 导演——演出的作者 1.2 导演的写作 1.3 场面调度的概念 2 场面调度的产生 2.1 导演的具体化 2.1.1 主动的综合 2.1.2 演出文本的想像 2.1.3 个性化 2.2 解释 2.2.1 意义的创造 2.2.2 创造中的解释 2.2.3 场面调度的元文本 2.3 第二本文 2.3.1 演出文本的大结构 2.3.2 语言记号与非语言记号的对峙 2.3.3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3 场面调度的功能与句法 3.1 场面调度的功能 3.1.1 叙事功能(语境) 3.1.2 表演功能(讯息) 3.1.3 接触功能(信道) 3.1.4 元语言功能(信码) 3.1.5 表现功能(发送者) 3.1.6 参与功能(接受者) 3.2 场面调度的句法 3.2.1 场面调度的最小单位 3.2.2 动作——动作参与者 3.2.3 记号的转换 4 场面调度的类型与策略 4.1 场面调度的类型 4.1.1 强调剧本本身的场面调度 4.1.2 强调表演功能的场面调度 4.1.3 强调意识形态的场面调度 4.2 场面调度的策略 4.2.1 证实 4.2.2 颠覆 4.2.3 增强 4.2.4 限制 4.2.5 替代 4.2.6 转移 附录 译文 戏剧记号的动态性 中国戏剧的记号 戏剧中的人与物 民间戏剧符号学 作为记号的服饰——在人种学中服饰的功能和结构概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