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歌谣经典/中国民间文化经典丛书
分类
作者 孙正国主编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05.十二月渔民苦

正月里来正月正,渔民苦楚说不尽,

一年到头忙不赢,渔霸把我血汗吞。

二月里来是花朝,渔民苦楚谁知道,

日间打鱼无饭吃,夜睡沙滩珠泪掉。

三月里来是清明,春雨丝丝往下淋,

满身衣服都淋湿,冒风顸雨扯网绳。

四月里来四月八,洞庭湖中风浪大,

渔霸逼我下湖去,小船摇晃像瓢瓜。

五月里来是端阳,龙船花鼓闹长江,

渔霸吃肉饮美酒,渔民喝的野菜汤。

六月里来三伏天,烈日当顶似油煎,

浑身皮肉都晒烂,渔民苦楚对谁言。

七月里来七月七,渔霸上船把租逼,

千言万语求不准,逼迫渔民卖了妻。

八月里来月儿圆,烂了渔网破了船,

船破网烂无钱买,四处逃荒受熬煎。

九月里来是重阳,讨米回乡有得粮,

儿女叫爹又哭娘,想起妻子泪汪汪。

十月里来打大霜,亲友帮助买张网,

赤脚下水把鱼打,手脚冻得苦瓜样。

十一月里大雪落,茫茫洞庭变冰河,

打鱼忍着肚子饿,渔民受苦对谁说?

十二月里来数九天,三十夜晚坐船边,

渔霸过年喜洋洋,渔民受苦年复年。

106.湘江船工路歌

湘潭开头望昭山,新马鹅洲柏树湾;

长沙一辗到铜官,青州云田磊石山;

鹿角城下城陵矶下水,夜过麻埠黄石滩;

家住簰州荆口驿,黄鹤楼中吹玉笛;

汉口开船到金山,借问水佬湾不湾?

107.扎寨

左边栽蔸芭蕉树,右边栽蔸杠姜藤。

芭蕉树上挂锣鼓,杠姜藤上挂书文。

前寨栽上摇钱树,后寨又栽聚宝盆。

摇钱树来聚宝盆,朝落黄金夜落银。

左边扎起金交椅,右边又扎绣绒凳。

公公请坐金交椅,婆婆请坐绣绒凳。

左边扎起茶店子,吃茶请到茶馆内,

右边又扎酒馆门,吃酒请进酒馆门。

前寨扎起刀二把,后寨又扎鹅毛箭三根。

前面放出搜山狗,后面放出夜叉神。。

搜山狗、夜叉神,时时保住这寨门。

108.请边工神

锣鼓神灵已请定,回身再请边工神。

边工神来边工神,挖土要看边工人。

东边无人往东奔,西边无人往西行。

土里摆成长蛇阵,挖土工效低沉沉。

二位边工往前行,中间挖成抱肚形。

人少要做人多事,花多叶少亮澄澄。  花多不怕蜂蜜采,叶少不怕风雨淋。

二位边工一起请,参拜各位挖土人。

换手抓背搞阳春,切莫怀有两样心。

109.此树桃子结得巧

吃了饭来饭发躁,思想后院一树桃,

此树桃子结得巧,果然不多又不少。

共结三双六个桃,短竹篙来戳不到,

长竹篙来戳不掉,脱掉绣鞋把树摇,

摇一摇、摇二摇、摇三摇,摇掉三双六个桃。

手扯罗裙揩毛桃,口喊哥哥吃毛桃,

姐呀,毛桃吃了哪些好?我的情哥哇,

一除相思二除痨。

110.送神歌

打起锣鼓送了神,送走云中太白星。

山神土地我不送,要留在此处保阳春,

保佑主东前仓满来后仓盈。锣也停来鼓也停,

锣鼓丢在九霄云,保佑锣鼓场中众亲朋,

歌郎弟子早回程。锣也停来鼓也停,

送走云中太白星。来有三声喊,

回去喊三声,大喊三声转回程。

111.布谷鸟

口唱山歌进松林,斑鸠问我是何人?

我是春天布谷鸟,凤凰差我来叫春。

前山叫到后山转,叫得花红柳叶青,

叫醒几多种田人,早起下田忙春耕。

叫醒几多花大姐,早起烧火把饭蒸,

等到早谷扬花日,欢欢喜喜转回程。

112.四月插田忙又忙

四月插田忙又忙,插个金鸡对凤凰,

插个星星对月亮,插个情妹对情郎。

113.赤脚双双来插田

赤脚双双来插田,低头看见水中天,

行行插得齐齐整,退步原来是向前。

114.双手扯秧热汗淌

哪有插田不唱歌,哪有官府不打锣,

哪有春来不下种,哪有秋来不收割。

不唱山歌冷幽幽,唱支山歌闹九州,

九州城内好饭酒,洛阳桥下好风流。

一人唱歌众人帮,二人打铁响当当,

大道当中走,四季歌声满垅扬。

右手扯秧左手端,双手扯秧热汗淌,

一根黄丝来扯紧,免得等会插散秧。

115.出门遇到牛唱歌

财主:一对麻雀飞过河,碰到伢子来惹祸,

我若开口来骂你,人与畜牲不同伙。

牛娃:风吹岩头滚上坡,出门遇到牛唱歌,

我若与你打交涉,只怕牛羊不严合。

财主:羊儿尾巴三寸长,穷鬼伢儿莫猖狂,

老爷今日饶过你,明日山中碰到狼。

牛娃:手摇鞭儿游山岗,饿狼见我心发慌。  一鞭打死狼两只,明日你好哭爹娘。

P31-P34

目录

一、引歌

 1.唱到明年割早禾

 2.我的腹内百样歌

 3.烦闷还靠歌来解

 4.山歌越唱越出来

 5.山歌像火出胸膛

 6.山歌越唱歌越长

 7.不唱山歌枉少年

 8.唱起山歌好做活

 9.人在世间爱唱歌

 10.白头也要唱几载

 11.唱得金沙浮起来

 12.五句山歌做媒人

 13.八百里洞庭都是歌

 14.唱得春风杨柳开

 15.唱起歌来心连心

 16.顺水螺蛳慢慢摸

 17.山歌要从心窝来

 18.山歌师傅大如天

 19.歌唱十里要好音

 20.山歌本是古人留

 21.你歌没得我的多

 22.山歌无本句句真

 23.花儿上唱出个你来

 24.五指山下搭歌台

二、劳动歌

 25.两只手

 26.农夫赞

 27.一车粪肥一车歌

 28.渔家忙

 29.拾小潮

 30.打野兔谣

 31.纤夫曲

 32.打夯歌

 33.织布歌

 34.打铁歌

 35.干姜调

 36.斗熊舞

 37.纺棉歌

 38.口口吃的良心饭

 39.学好技术如大秋

 40.伐木工人歌

 41.挖参谣

 42.松花湖鱼谣

 43.打狼谣

 44.沙金汉子

 45.秋收歌

 46.十二月农事歌

 47.唱花

 48.木匠歌

 49.扬场歌

 50.创业难

 51.运河五道湾

 52.打罢一排又一排

 53.夯号

 54.小小瓦刀

……

三、时政歌

四、仪式歌

五、情歌

六、生活歌

七、历史传说歌

八、儿歌

序言

中国盛行经典崇拜。源远流长的文献传统、封建皇权推行的科举制度,培养和强化了中国人对经典的膜拜。儒家有“四书五经”,佛家有《大藏经》,道家有《道藏》……这些经典凝聚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然而,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些经典真的那么重要吗?

6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百姓中能识字看书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极小。新中国成立以后,基础教育的普及的确使大多数人能够识字看书了,大学生、研究生的数量也很多,但是假如有人就上述这些经典的阅读情况作个调查,笔者相信那结果一定是让人很失望的。

所谓经典,其实只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是奢侈品,不是普通老百姓文化消费的对象。老百姓有另外的经典,那就是民间口耳相传的知识。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灶王爷上天告状,阎王爷管生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哪个中国儿童不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呢?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民间流传的口头经典,与传统的文献经典并存。这种民间口头传统,学术界称其为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其中,最为人们所喜爱与熟悉的,就是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从古到今,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许多民间文学体裁,如神话、史诗、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长诗、说唱、小戏,等等。每一种体裁还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别,比如歌谣中就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儿歌、时政歌、仪式歌等类别。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产生的各种民间文学作品如大海中的沙粒般不可胜数。

如同历史文献的传承一样,能够经得起漫长时间的考验,抗拒历史风尘的锈蚀,被一代代人选择与传递的民间文学作品,数量也是有限的。这些穿越古今仍活力四射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她们是整个民族集体思考、创作并在多少个世纪中被不断打磨的产物,是民族命运的记录,是民族智慧的凝聚,是人类所有时代共同的心路历程,是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

中国民间文化作品中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经典之作?怎样将她们从浩如烟海的口头传统中挑选出来?又怎样让她们为今人所享用?这是民间文化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的事情。这套由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的师生们精心编选的“中国民间文化经典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成果之一。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随着农耕社会成为历史,这样温馨的场面越来越难以看到了。但是我们相信,多少年来伴随着一代代人童年的民间文学经典,并不会随历史逝去。她们会以文字、图像等新的形态,继续为一代代人提供精神滋养。

刘守华陈建宪

2014年11月于武昌桂子山

内容推荐

孙正国主编的《中国民间歌谣经典/中国民间文化经典丛书》精选了《中国歌谣集成》的经典歌谣1000首,按引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进行分类编排,其工作量是很大的,但对于民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说是作出贡献的。

编辑推荐

孙正国主编的《中国民间歌谣经典/中国民间文化经典丛书》内容丰富,涉及的历史时期更长。就内容与体式而言,本书将当代采录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歌谣分为八类:引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细读这些与《国风》相近的歌谣,依旧能够感受到温馨、朴实的民间情怀,依旧能够发现其喻世、警世、明世的底层现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