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穹英雄传(3苍生之海)/沸点科幻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伍薰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李伍薰所著的《海穹英雄传(3苍生之海)》以海鬣蜥演化而来的智慧物种“歌瓦”为主角,献给作者年幼时的震撼,献给加拉巴戈,也献给达尔文。本书跳脱了人类及陆地本位主义的束缚,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崭新世界,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异界风情。“海穹”系列正是想要呈献给您众多故事的开端。我愿以键盘为笔,以文字捕捉脑中幻象的余影,努力地画出一幅幅异世界的素描!

内容推荐

全书共有五册,由李伍薰所著的《海穹英雄传(3苍生之海)》是其中一册。本书讲述了一颗普通的星球由于外星高级文明的干涉而产生了多种族的社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一种名叫歌瓦的智慧生命与人类、鸟人等种族共处,并发展出了类似地球游牧民族的海上牧民社会体系。交待了博尔兀的少年时代——她的身世以及她的成长历程。博尔兀本是一个个性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年,在揭开身世之谜后她背负起报仇复族的大任。在这个过程中,她如同人类的少年一样,有快乐、有困惑、有痛苦挣扎、迷茫不知所措,但她从不肯放弃,面对困难总有不服输的勇气,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魅力的“歌瓦”。她通过艰难的历练,成为浪客,并在旧日部族的帮助下成为了部族的首领,在海上征战,最终成为一代霸主。

目录

第一章 怒涛将至

第二章 驭风袭浪

第三章 盛夏海潮

第四章 苍生之海

附录一 海洋游猎民的水面坐骑:蛟龙

附录二 海洋游猎民的水中牲畜:巨鱿鱼

附录三 海洋游猎民的海中居处:海穹庐

附录四 海洋游猎民的迁徙阵列

后 记

试读章节

航行,在初吞的海面上。

五艘巨型商船纵队排列着。即使逆着风,水手们依旧能熟练地操作桅帆,再搭配上舵的使用,便能让巨船沿着闪电状的路径逆风航行。

这是万里晴空的一日,船队驶离港都玛莲恩的第八天。所有帆船中体积最庞大的那一艘的甲板上竖着五根巨大的桅杆。假使把平静的海面比作青葱的原野,那么船壁便是高耸的城墙。虽然这座海上城堡给予观者一种坚固无比的印象,可惜海上风暴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将它捏个粉碎。

一个歌瓦水手攀到主桅杆顶端的嘹望台,举掌遮住刺眼的阳光,望着蔚蓝天空仿佛在搜寻什么。不久,远处天际出现一个黑点,慢慢地,黑影便扩展成了一双盘旋着的翅膀。

“唉哟!好家伙,总算回来了。”歌瓦水手喃喃自语,抱着桅杆一溜烟地滑降到中间,再攀着一条绳索荡落在甲板上,随即喊道,“‘海雕’回来啦!喂,‘海雕’回来啦!”

歌瓦水手尖细的声音还没落下,已有几名水手也跟着他跑向船首。

天边盘旋着的那对巨大翅膀逐渐减缓速度,绕着优雅的弧线接近船身,最后才慢慢收拢,一个鸟人缓缓降落在船首甲板上。这个叫作海雕的鸟人果如其名,虽然个子比男人还要矮上一截,但肩背上那对翅膀就像海雕一般,伸展开来足足有十二个人并排站着那么宽。

海雕顶着蓬松的灰色头发,身躯倚靠在桅杆上,慢条斯理地梳理着羽毛。这时一个歌瓦水手忙问道:“怎么样?在这附近看见暴风的影子了吗?”

“没!”诲雕优哉游哉地梳理着翅膀上的飞羽,头也不抬地回答,“你们没看见我今天飞得特别低,又特别慢吗,就是因为天气好得很哪,所以我才得花这么大力气拼命飞上去。光嗅这海风的味道,就知道不会有暴风啦,就连信天翁的羽毛也没看见半根……”

“嘘!别说那个词!”一个人类水手忙喊道,满脸气急败坏地斥责鸟人,“别再让我听到死神的名字,我们可不像你有对翅膀,开不起这种玩笑!”

“哪个词?”海雕眯着亮黄色的双眼,过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信天翁’啊,我还以为……”

“呸!呸!呸!叫你别说了,听不懂吗?’,人类水手握紧了拳,就要朝着海雕挥出,“你这只乌鸦嘴鸟人,想挨老子一顿揍是不是?”其余水手,不论歌瓦还是人类也全都面露惊骇神色,愠怒地瞪着海雕。

“好吧好吧,我不说便是了。”海雕也竖起了浓密的白眉毛,锐利的目光毫不犹豫地向周遭扫视一圈,驱退了这些不友善的目光。黔 “不过是单纯的不稳定气流所带来的鸟罢了,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类和歌瓦到底在怕些什么?怕一种海鸟?”

“你……”人类水手就要一拳挥出,却被另两名歌瓦水手给架住。

这时一个肥胖的雌歌瓦听见骚动,拖着丰腴却沉重的长尾巴从船舱中走了出来:“法布理奇,海雕毕竟是船长请来的免费观测者,这趟横越大洋的危险航行需要鸟人的地方还多着呢!不想碰到风暴的话,就别伤害这位长着翅膀的朋友!”

“可是,虹鳟水手长,他说了那个禁忌的词,难道……”法布理奇咬着牙,指着海雕急欲辩驳。海雕则吹着口哨继续整理羽毛,他的颈背上披着浓密的褐羽,胸膛比人类厚实许多,从虹鳟水手长的角度望去,显得威风凛凛。水手长多年的历练告诉他,拥有猛禽名号的鸟人,绝非浪得虚名的泛泛之辈。

于是虹鳟张开饱含脂肪而圆鼓鼓的下巴,对人类水手喝道:“够了!干你的活去吧,别再跟我抗辩,舱里的那些商旅大爷们可不是出钱来听咱们这些水手吵架的!”虹鳟伸着指爪抠着下巴细鳞,眼角不经意地从窗户瞥进船舱内,恰好有几个商旅好奇地望向此处——三个歌瓦、四个人类,还有两个孤僻的多兰。虹鳟没好气地瞄了一眼多兰有两个瞳孔的眼睛,恰好与多兰冷静的四道目光相视,顿时不自在的感觉便涌入心中。

“又是这样,面无表情的孤僻者。”她厌恶这种仿佛能看透她思绪的眼神,尤其是两只眼睛里的四个瞳孔,更让这位中年雌歌瓦感到浑身不对劲儿。即使在这艘船上待了五十年,她对这个蓝皮肤种族的隔阂感还是半点儿也没有消失,她不喜欢多兰超然理性的态度。

“算了吧,毕竟出钱的是老大。”虹鳟无法否定多兰赚钱的才能,只得暗自鼻孔喷气,扭过头,竖起颅颈上稀疏的鬣棘,粗鲁地支开围在甲板上的水手,然后摇摇摆摆地领着海雕去见船长。海雕悠闲地跟在她后头,自顾自地理着飞羽,也不太搭她的腔。事实上虹鳟也跟那些水手一样想狠狠揍这个轻佻的鸟人一顿,不过当想到这是横越海洋的远程航行,需要鸟人协助时,她也只好颓丧地松开拳头。

“想要横渡海洋实在太难了!”虹鳟禁不住这么想着,不但要特别注意天气状况,花更多的钱聘请鸟人,还得支付更多的酬劳给船舱外的那些家伙——那群骑着蛟龙、举着弓与矛的歌瓦同类,那群穷凶极恶的海洋游猎民!

“为什么咱们必须要忍受游猎民的剥削呢?她们根本就是海盗!”虹鳟只能在心底小声抗议。事实上,海洋上的局势令这些来自陆地的商船别无选择。

P2-6

序言

沸点是物质的相变点,意味着物质性质将发生彻底改变。

中国的科幻文学在新世纪已经到达了相变点,这样,希望出版社的“沸点”丛书应运而生。

有关新世纪科幻文学的特点,我觉得大抵不会离开后现代、全球化、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等一些对当前社会进行描述的现象的影响,但这其中,科学技术改变了未来跟现实的力量对比,把原本漂浮在时间前方的一种可能与渴望,变成了此时此地的冲撞性遭遇。2001年的“9·11事件”,让整个世界反思,当人们信誓旦旦地谈论科学战胜宗教带来有希望未来的同时,人类的思想现状和社会现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均衡和对帝国主义的反抗,能达到使人惊悚的真实效果。而2011年日本“3·11地震”,把大自然的诡异灵动跟人类开发原子能的努力相互联系,再度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大家所关注的转移因作物、干细胞研究、3D打印技术、甚至谷歌眼镜,也都各尽所能且前所未有地让种种不清晰的未来凶猛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今天,任何人走进医院,都会发现成百上千种前所未见的药物正在伺机投向我们的机体,而媒体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早已让信息超载的当代人类的心灵更加失调……我们正在跟未来冲撞,但未来的冲量和更多动力学特征,都还没有被彻底研究和解释。

即便是科幻文学这种文类,也正在面临诸多的考验。早在2007年我就在《文艺报》跟韩松和刘秀娟的一次对话中谈到,作为一种能够良好处理20世纪上中叶人与科技关系的理想的文学类型,科幻小说在21世纪正面临着全面的危机。摆在作家面前的是彻底改变了位置的未来,它像猛兽一样正一爪一爪地近距离刨向我们。当未来学家面对未来束手无策,当未来的冲撞重创我们每个人的时候,科幻文学只能寻找一种革新自己、以便继续生存的方法。这种革新,一方面要协助人类度过未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则要彻底拯救文类自身的存在。

不单单是中国作家看到了科幻的危机和未来的危机,在美国、日本和更多国家,现实和文学的双重危机也激发着所有深陷其中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思考与拼搏。最近几年,我到东西方参加科幻会议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论题,就是如何利用科幻作品进行学校教育。参加这种讨论的人包括作家、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出版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要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给青年人以新的未来承受力。而这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努力,会来自作家。毕竟,教师、出版人、图书管理员在没有合适作品的状态下,无法作出有价值的工作。

令人兴奋的是,跟我一样对当前的世界变革与科幻变革具有敏感性的中国作家还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刘慈欣和韩松,都通过邮件或面对面谈话,跟我讨论过相关的话题。而更多作家则用他们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们的思考。“沸点”丛书可以说是这种思考的结晶。

与“奇点”丛书不同,“沸点”丛书的作者都已经是中国科幻领域中具有深度影响力的作家,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实践,敏锐地抓住现实与未来的关键特征,通过神秘而吸引人的故事,期待把这些有关未来的思考传递出来,给更多读者疗伤或免疫。

我觉得这套丛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它们来源很广。北方与南方、海峡的两岸……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社会状态下去观察未来,会提供多种可能的差异性解决方案。中国太过幅员辽阔,任何一个地区性的问题,在另一个地区都会改变模样,而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作者所提供的差异巨大的解决方案,将丰富整个人类文化的视野,丰富人类选择的方式。

其次,它们积淀深厚。由于“沸点”丛书选择的都是已经在科幻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作者,从他们的多年思考中,能看到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超前意识与深度反应。而这才是面对未来冲击的宝贵财富。阅读他们的作品,你能跟随他们一起让思想沸腾。

第三,它们关注全球化问题。如果说科幻作家在一百年前还可以偏居于狭小的世界,仅仅谈论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各自未来,那么在今天,他必须对互联网、高速交通工具、全球股市、海洋污染、大气变化等建立起足够的框架,才能让读者从中领略真实。科幻作家是真实的创立者,更是真实的建构者和毁灭者。

恰恰是在上述三个特点的吸引下我阅读了“沸点”丛书的大部分作品。我向读者推荐这些作品,更期待读者就此跟作者进行讨论,对话,反馈,如果说未来正在伤害我们,且这种伤害是大范围的,那我们就必须通过集体治疗去消除伤害。

在微生物的存在未被发现之前,人类不懂得如何面对传染病的威胁。而微生物的发现和一系列连带的科研成果,使人认识到沸腾的重要作用。我觉得“沸点”丛书的最重要的价值是搭建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期待更多已经在文坛展露头脚的作家烘焙自己,让自己的创作走向沸点。

是为序。

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

2013年8月27日

后记

如果说传统文学是对历史的现实的观照的话,那么,科幻文学则更是一种对未知的未来的观照。

从上个世纪初梁启超翻译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始,到今天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向世界,一百年来,科幻文学在中国经历了从引进到输出的轮回。这一轮回,既是科幻文学这一文类形成与发展的必要过程,也预示着中国的科幻文学开始独立和走向成熟。应该说,中国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科幻文学;而世界科幻大家族中,也不能缺失中国的身影。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中国科幻文学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它有什么样的作家群体,创作了什么样的作品,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恐怕仍然不为许多人知晓。现在,大家手头的“沸点”科幻丛书,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想回答正在进行时的中国科幻文学“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就是想为了解和研究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现状的人们提供一个“典型性”文本。

记得在2010年我担任《科幻大王》主编时,曾经向刘慈欣约稿,他向我表达的观点是他们这一代人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前辈作家来说,只能算是个新生代,而正在出现并将逐步引领风骚的更生代作家已经崭露头角。他如数家珍,热情地为我推荐了一长串名单,并且说这些人才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这其中固然有大刘惯常的谦逊和低调,但如果冷静分析,他之所述,的确也是一种客观现实。因为放眼全国科幻界,国内第一个职业科幻作家兼科幻产业开发者郑军、具有阿西莫夫之风的上海女作家陈茜、文风刚柔并济的北京女作家凌晨、台湾科幻、科普两栖作家李伍薰、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陈楸帆、飞氘、江波、夏笳——纷至沓来,源源不绝的创作人才,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科幻代有人才出的现实写照啊!

当然,成熟的文学类别是以稳定的作家队伍、稳定的作品形态、稳定的读者人群和稳定的社会反应为标准、为标志的,以此来客观而冷静地观照当今的中国科幻文学,其作家队伍、作品形态、社会认可等固有元素,应该说距离成熟和独立的文学类别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学已经拥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科幻文学如果以公认的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诞生标志,至今还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以二百年的发展过程,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发展程度,在西方许多国家甚至发展成为主流文类和主流产业,科幻文学旺盛的生命力、强劲的感染力和充沛的发展力,的确令人振奋。虽然说,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之路还很长,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将倾尽全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的“点点”科幻百部原创出版工程,同时推出“奇点”“沸点”“极点”“起点”四套科幻系列丛书,就是希望通过努力,培植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生创作力量,攫拔先锋和新锐作家,鼓励题材和手法创新,保护科幻文学创作者的灿烂思维和先锋尝试,保证科幻文学创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梦幻体验和阅读快感。这其中既有振兴中国科幻文学的责任感,也有繁荣祖国文化事业的使命感。

但愿我们能够做得更好,能够让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作者、读者更加满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