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化系肿瘤的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如何提高早期患者的诊断率,如何提高已诊断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难题。这本由贾鑑慧主编的《常见消化系肿瘤诊治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就临床常见消化系肿瘤诊断治疗进行全面总结而成。本书详细论述了消化系常见的肿瘤诊断、分期、放射治疗、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书共9章,约30万字,图片100余幅,在文字及线条图的基础上增加丰富的彩色解剖图谱、影像图片及TPS靶区勾画图像,有助于增加读者的直观认识并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本书肿瘤分期全部采用最新的UICC/AJCC第七版TNM分期系统。本书立意新颖,是对消化系肿瘤临床医生极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消化系统肿瘤外科治疗概述
一、肿瘤手术的作用与分类
二、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三、肿瘤手术注意事项
四、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向
第三节 肿瘤内科治疗概述
一、化疗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地位
二、化疗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第四节 消化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一、放射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地位
二、消化道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三、放射治疗生物学基础
四、放射治疗技术
五、消化系统肿瘤同步放化疗
第二章 食管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淋巴引流、血行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分期
九、治疗
十、食管放射治疗注意事项
十一、预后
第三章 胃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血液供应、淋巴引流、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胃癌与其他胃部恶性肿瘤的鉴别
八、分期
九、治疗
十、预后
第四章 胰腺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血液供应、淋巴回流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分期
九、治疗
十、预后
第五章 肝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血液供应、淋巴引流、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分期
九、治疗
十、预后
第六章 结肠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淋巴引流、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分期
九、治疗
第七章 直肠癌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淋巴引流、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分期
九、治疗
十、预后
第八章 肛门区癌
一、概述
二、病因学
三、病理学
四、解剖学、血液供应、淋巴引流、转移
五、临床表现
六、鉴别诊断
七、分期
八、治疗
九、预后
第九章 消化系统肿瘤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及治疗
第一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一、临床表现
二、预防与治疗
三、常用换药方法
第二节 放射性食管炎
一、影响因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标准
四、病理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
第三节 放射性胃损伤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预防与治疗
第四节 放射性肝损伤
一、概述
二、病因及影响因素
三、临床表现
四、影像诊断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预防与治疗
第五节 放射性肠炎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预后
八、预防
第六节 造血系统放射性损伤
一、放射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二、放射对骨髓的影响
三、放射对微环境的影响
四、放射对造血系统的远后影响
第七节 常见化疗副反应及处理
一、恶心呕吐
二、腹泻
三、贫血
四、血小板降低
五、白细胞降低
附录
附录Ⅰ 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评分
附录Ⅱ 正常组织放射耐受剂量(cGy)
附录Ⅲ 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
附录Ⅳ 后期放射损伤评分标准(RTOG/EORTC)
附录Ⅴ 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WHO)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