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编著的这本《社会学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在于,进一步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出发,结合相关的教育文化学、教育经济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学科的研究,努力沿着以往研究的路径,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行动研究等有关研究方法,对有关基本问题作全面深入的考察与探讨。本书首先分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宏观、中观、微观社会环境,其次分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角色。再次分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课程实施、政策、制度与事业发展进行社会学分析。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是我国社会转型、教育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教育问题,这一问题往往与其他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育问题相伴而生,与之相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发展至今,逐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服务对象与人群不断扩大、教育内容日益扩展和深化,取得了巨大成绩。李国强编著的这本《社会学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在相关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教育实践,系统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社会化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角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度、事业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复杂的学校内外的社会脉络之中理解,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功能”,防止“负功能”的发生,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扮演现代社会文化再制的共具,而且成为有利于实现人的心灵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健康问题:当代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
第二节 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理解
第三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学取向探索之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文化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政治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
第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观、微观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学校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同辈群体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节 社区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节 社会微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节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
第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运行功能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功能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第一节 个体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个体心理社会化分析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角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生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普通教师与班主任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教师与专家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校管理者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地位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隐蔽课程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课程重构与师生互动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分析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分析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分析
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度与事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展望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与德育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公平问题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附录:本书作者有关研究成果发表情况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