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季羡林先生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作品展示。
本卷收集了作者自1941年至1990年期间有关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论著。
本卷收集了作者自1941年至1990年期间有关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论著。其中,《<罗摩衍那>初探》选自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的该书单行本。《五卷书》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的《简明东方文学史》。INDIAN PHYSIOGNO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FFICIAL ANNALS FOR THE THREE KINGDOMS,THE CH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AND NORTERHN DYNASTIES和THE RAMAYANA IN CHINA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的《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其余文章均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一书。《罗摩衍那》为印度古代大史诗,亦是印度古代民间文学的瑰宝,故将有关该书评论收入此卷。
印度寓言自序
老子在欧洲
谈翻译
一个故事的演变
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中国文学在德国
谈梵文纯文学的翻译
“猫名”寓言的演变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罗摩衍那》浅论
《罗摩衍那》初探
漫谈比较文学史
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
应该重视比较文学研究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
——读书札记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我和比较文学
——答记者问
比较文学随谈
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
关于葫芦神话
跨越国界的民间故事
汇人世界文学研究的洪流中去
佛经故事传播与文学影响
《罗摩衍那》在中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外国文学研究应当有中国特色
展望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论文集》序
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
资料工作是影响研究的基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诗律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
——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
罗摩衍那
五卷书
比较文学的“及时雨”
东方文学研究的范围和特点
比较文学与文化交流
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七个问题
文学的经与纬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少数民族文学应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轨道
《五卷书》在世界的传播
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
说“嚏喷”
广通声气博采众长
比较文学之我见
对于X与Y这种比较文学模式的几点意见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自序
INDIAN PHYSIOGNO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FFICIAL ANNAIS FOR THE THREE KINGDOMS,THE CH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RAMAYANA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