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几千年,有些人物就像盏盏明灯,照亮着一代代人的成长道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了解这些人、这些事,对于青少年做人、做事、做文章,都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弘扬爱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都会起很好的作用。
为了让少年儿童喜欢读、读得懂,编者和作者依照历史记载,采取了普通话口语讲故事的形式,用几个或者十几个最能够体现人物特点的小故事,把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既真实可信,又有声有色,读起来也不费劲儿。文字浅显,故事突出,是老少咸宜的读物。
《孙子(东方兵学鼻祖)/中外名人传记》由余耀东著。
孙子本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来离开齐国前往吴国。在好友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他指挥吴国军队打败强大的楚国,使吴国成为春秋末期的强国。功成名就以后,孙武悄然隐退,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名篇《孙子兵法》。
《孙子(东方兵学鼻祖)/中外名人传记》由余耀东著。
孙武家世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群雄并起,相继称霸。这段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是因为孔子修订了一部鲁国史书,命名为《春秋》。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因此后人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
春秋时期,天下之主周天子的地位大不如前,下属封国一百四十多个,却经常受手下强大诸侯国的欺负。就连北方蛮荒之地的犬戎部落入侵周地,周天子也只能向属国求救,请他们派兵勤王。
于是,几个强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举行盟会,选举盟主来做“尊重”周天子的表率,这个盟主就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霸主实际上享受过去周天子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可以向诸侯国发号施令、征调军队和收取贡赋,其实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春秋时期的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大大小小诸侯国争夺霸主与保卫本国的战争史。
公元前535年左右,孙武出生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具体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孙武字长卿,有些史书中称其为孙武子。其实孙武的远祖既不姓孙,也不姓田,而是姓陈,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
陈国是周王室分封的一个小属国,国土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的东部及安徽的北部,国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一带)。陈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女婿胡满,他是舜的后代,父亲是周武王时负责陶器制作的“陶正”(官名)。周王朝建立后,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以屏卫周王室。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胡满则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陈,建立了陈国。他的子孙后来以国名为姓氏,即姓陈。
公元前707年,陈国君位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的弟弟杀了陈桓公,篡夺了君位,自立为王,史称陈厉公。七年以后,陈桓公的儿子陈林又杀死了他的叔父陈厉公,自立为陈庄公。庄公在位七年,死后由其弟弟接位,称为陈宣公。陈宣公立其长子御寇为太子。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的宠妃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为讨好宠妃,陈宣公废嫡立庶,杀死了太子御寇,另立宠妃生的儿子为太子。公子陈完是陈厉公的长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他预感到此事即将殃及自己,于是决定逃离陈国。
陈完听说齐国的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锐意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广纳人才。于是,他毅然决定前往齐国定居。陈完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言谈不俗,而且又是陈国公子,于是打算聘他为客卿,也就是当一个高级幕僚,陈完谦逊地谢绝了。
齐桓公就让他担任管理百工(全国所有的手工制造业)的“工正”(官名)。由于陈完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且品行端正,齐桓公便赐给他一些田庄。陈完一则为了隐姓避难,二则为了表示对齐桓公赐封田庄的感激,三则当时陈、田二字的读音差不多,于是以田为姓,改陈完为田完。田完后来娶齐大夫懿仲之女为妻,家业逐渐兴旺起来,成为齐国的望族。
春秋中后期,齐、晋、宋、秦、楚等大国争做霸主的同时,各国政权内部也发生着急剧变化。以下犯上、弑君篡位的事件层出不穷,私家与公室明争暗斗,卿大夫之间的势力也相互消长。斗争的结果是,一些卿大夫取代公室掌握了政权。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被他宠幸的大臣崔杼杀死。崔杼另立灵公的儿子杵臼做君主,就是齐景公。齐景公任命崔杼为左相,庆封为右相。后来庆封与崔杼发生冲突,庆封乘崔氏内乱之机,打败崔杼,灭掉了崔氏一族。自此以后,庆封专权,日益骄横,引起田、鲍、高、栾四大家族的不满。他们一方面挑拨朝中大夫与庆氏的关系,一方面伺机向庆氏发动进攻。当时田氏的族长田文子已看出齐国有内乱的迹象,便嘱咐其子田无宇谨慎地守着自己的封地。
P2-5
中国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是在这大千世界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我们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碌碌无为,平淡过完一生;有些人却有着非凡的名气,就如同天上那耀眼的星星,不仅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还影响着世界的各个方面一一科学进步、文艺发展、朝代变更……我们会好奇:他们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取得那些辉煌成就的。
《中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编者精心挑选了30位在中外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名人,将他们精彩的一生,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出来。读完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不同。但是,这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天将降大任”之前,他们几乎都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一一爱迪生曾被当作“低能儿”;拿破仑落魄的时候,和弟弟路易每餐的食物就是一块面包;莎士比亚在剧院打过杂……但是,面对种种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他们正是因为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超人的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丛书了解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探索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从而体会并学习他们刚毅坚忍、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最终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