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敬熊院士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姚俊//苏恩惠//吕成冬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35年,陈敬熊在私塾里已接受了7年的小学教育。在乡下,对于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孩子能识字、会算账,已经可以送到商号去当学徒了,也能为家中减轻负担。但陈家却不一样,作为一家之主,陈葆珊已在上海发展两年有余,事业基本稳定下来,也有能力为子女们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大哥陈敬亚早在宁波城里读书,切身感受到城里教育质量要好于乡下,极力主张二弟也到城里来读书。

按照敬熊的受教育年限,小学读了7年,应该能升初中了。但是,乡下的私塾教育相对城里落后,主要是偏重语文教育,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新知识缺乏相应的教学力量,与城里的初中教育无法完全接轨。为此,敬熊需要在宁波补上高小的课程。

略带着乡下人进城时的羞怯和不安,敬熊被大哥送到宁波的考场,接受人生首次重要的入学考试,且顺利通过。这令父母和大哥喜出望外,大家原本有些担忧乡下的教育跟不上,但是敬熊的聪颖和勤奋弥补了客观环境的不足。“谁说乡下孩子不如城里小孩”。陈敬熊第一次有了自信,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陈敬熊直接就读宁波市立四眼碘小学的二年级。四眼碘小学(该校创建于1913年2月,原名鄞县第二高等小学校,1929年8月更名为宁波市立四眼禊小学,1949年9月改名为宁波市立江东中心小学,1956年2月复名为宁波市四眼禊小学,1985年9月增挂“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的校牌)是当时宁波城里数得上的新式学校,距压赛堰村约4.5千米。为了更好地接受正规化教育,年纪尚小的陈敬熊第一次独立生活,住宿在学校里,每两周才回家一次。

新学校的教师们大多受过西式教育,上课时尽心尽力,讲得颇为生动,给陈敬熊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陈敬熊全力以赴学好各门功课,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看到这张优异的成绩单,陈敬熊有些沾沾自喜,自满情绪不自觉膨胀起来,学习也放松了。结果到了第二学期,考试分数大幅下降,期末总成绩仅仅排名第六。童年的这一小小挫折,让陈敬熊一直记忆犹新,成绩的跌落使他第一次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让他意识到躺在以前的荣誉上面止步不前,只会导致失败的结果。

一年后,陈敬熊顺利完成高小阶段的教育,在选择就读哪所中学时,他听从了大哥的意见,报考正始中学。因为陈敬亚在这所学校就读,他认为该校教学质量不错,离家很近,况且哥俩在同一所学校也可以相互照应。1936年,陈敬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正始中学。

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今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创始于1931年,前身为宁波(鄞县)高级工科中学(今浙江工业大学前身之一)附设初中,1934年开始独立办学。正始中学采用正规的课程体系,开设有国文、英语、算学、劳作、公民、动物、历史、地理、卫生、图画、音乐、植物、童子军共13门课。正始中学以教学严、质量高而闻名宁波,该校毕业生成绩连续多年在全省毕业会考中名列前茅。

P12-13

后记

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部中国航天史就是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奋斗史。在这部群星闪烁的辉煌诗篇中,航天院士犹如一颗颗最璀璨、最耀眼的恒星,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航天院士献身航天事业发展,矢志航天科技进步的奋斗历程与精神风采,长期以来鲜为公众知晓。由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联合启动《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撰写工程,为航天院士著书立传,不啻为一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统一组织下编写出版的,航天二院负责《陈敬熊院士传记》等9个分卷的组织编写工作,二院院士传记编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传记编撰的具体组织工作。

根据《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编撰总体要求与实施方案,二院二十三所于201 2年1 2月成立了《陈敬熊院士传记》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写组,所长金立亮担任《陈敬熊院士传记》编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科技委主任鲁耀兵担任副组长,科技委秘书长安洁担任编写组组长,党办副主任徐英淑担任副组长,编写组成员主要由二十三所科技处原副处长苏恩惠、天线室副主任周恩、研究生姚成祥,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欧七斤,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张姚俊,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刊张爱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吕成冬等各方专家学者组成。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编写组于201 4年2月完成《陈敬熊院士传记》初稿,并于3月通过二院院士传记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初稿审查。随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6月完成初稿修订,并提交二院院士传记编审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再次审查。依照专家和保密处的审查建议,经进一步修改补充,又经陈敬熊院士亲自审阅,书稿于8月底最终定稿。

作为陈敬熊院士的晚辈,我们有幸参与这一重大出版工程,执笔《陈敬熊院士传记》写作,感到十分荣耀和自豪,同时也因责任重大而忐忑不安。此前,我们对陈敬熊院士的履历和成就略有所知,但仅是流于表面。自接手《陈敬熊院士传记》编撰任务后,我们多次拜访陈院士,聆听他的教诲,还采访了陈院士的亲友、同事等,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口述资料,并查阅了许多档案史料。正是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们才真正了解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陈敬熊出生在浙江镇海,在当地进取开放的地域文化熏陶下,从小就立志学有所成。在旧中国那段战乱频仍、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尽管由于时局动荡而连遭辍学,他却未曾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凭借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信念,终于完成了学业。“好男儿志在四方”。青年陈敬熊研究生毕业后不久便放弃了安逸工作,投身新中国电信科技事业,随后又转入航天领域,成为第一代中国航天人。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与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他在航天事业中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了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人生追求,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攀上了航天科技的高峰。

至2014年,陈敬熊院士从事航天科研工作已整整57个年头,中国航天事业也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漫漫征程。陈敬熊院士不但亲身见证了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及强的不平凡历程,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陈敬熊院士57年如一日,在航天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的人生经历,无疑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的最佳诠释。

陈敬熊院士胸怀全局,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为了国家整体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关键时刻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率领团队同舟共济、攻坚克难;不迷信权威,敢于跳出窠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探索创新;悉心培育航天英才,甘为人梯。他的崇高境界、人格魅力、胆识魄力和奉献精神着实令我们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通过撰写《陈敬熊院士传记》,我们收获的是一笔无比宝贵而丰厚的精神财富。

正如科学巨匠牛顿所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陈敬熊院士传记》最终得以如约付梓,首功当归于陈敬熊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打下的扎实基础。该项目启动于201 1年,二院二十三所选拔精兵良将,由二十三所科技委秘书长安洁领衔,组织采集小组,在二十三所老同志苏恩惠的倾力协助下,着手陈敬熊院士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采集小组于20l 2年l 2月撰写完成《陈敬熊院士学术成长研究报告》。《陈敬熊院士传记》的基本构思与内容,即源自这本研究报告。

在此,要特别感谢参与陈敬熊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苏恩惠、余有成、安洁、吴晓兵、姚成祥、周恩、高洪峰、邢涛、肖贤杰、郑忠亮、王冠勇、贺丹、李颖、黄博谦、赵军等。

在《陈敬熊院士传记》编撰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鼎力支持与配合。在此,我们谨向为传记编写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感谢二院科技委、二院院士传记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和二十三所所领导、科技委、人力资源处、情报(档案)信息中心、党办、所办、保密处等相关单位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感谢航天档案馆、二院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浙江省档案馆、宁波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为查阅资料提供的便利。

感谢中国宇航出版社副社长张铁钧为本书顺利出版给予的热情支持与帮助。

感谢谭邦治、孙庚臣、路志忠、王励、黄槐、熊继衮、李桂生、文定、彭润初、毛康侯、蔡庆宇、姜新发、王世锦、秦忠宇、常永生、谢良贵、程臻、匡勇等专家审阅全书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在整个资料采集和传记撰写过程中,陈敬熊院士和常菊芳女士一直给予热情支持。陈院士虽年逾九旬,但老当益壮、精神矍铄、思路敏捷,配合采集与写作小组进行了多次口述访谈,并提供了大量手稿和照片。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张爱华执笔;第三章至第八章由吕成冬执笔;第九章、第十章由张姚俊执笔并负责全书的文字统稿工作;苏恩惠、周恩、安洁负责全书史料及专业技术方面的统稿和审定;徐英淑参加了部分审定工作;姚成祥、郑忠亮、陈杭等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甬江沪上路渐宽

 1.经商传家,抑或读书自立

 2,“谁说乡下孩子不如城里小孩”

 3.沪上求学,萌生爱国情怀

 4.倔强少年,挑战“先生”

第二章 “大同”“交大”学业成

 1.大同,“大不同”

 2.与交大数学系擦肩而过

 3.不甘碌碌无为的“接线员”

 4.攻读交大硕士,钻研电信技术

 5.师恩永志于心

 6.憧憬新中国

第三章 电信领域崭露才华

 1.奔向北京,朝着理想进发

 2.做“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3.解决实战难题,支持抗美援朝

 4.再接再厉,赶超美国同行

 5.多年直接领导,成为良师益友

第四章 踏上航天新征程

 1.国防部五院的组建

 2.成为第一代航天人

 3.研制“争气弹”天线

 4.首创Maxweu方程直接求解法

 5.实至名归的委员

 6.来自中南海的关怀

第五章 地空导弹制导站攻坚

 1.仿制“543”制导站

 2.最后时刻遇难题

 3.被钱学森点将

 4.攻关拔寨解难题

 5.击落u一2的利器

 6.荣膺少校军衔

第六章 会战制导雷达

 1.毛泽东决定研究“防御”问题

 2.奋战在云贵高原

 3.“715”雷达天津会战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接受“革命”锻炼

第七章 迎来科学的春天

 1.令人鼓舞的科技盛会

 2.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3.学术活动促交流

 4.学术专著亮相国际书展

 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6.二十五年入党路

第八章 传递科技星火

 1.执教北大、清华

 2.“师傅带徒弟”

 3.建立雷达育人基地

 4.“学术问题不留情面”

 5.创造发展机会,提携青年才俊

第九章 吾爱吾家

 1.对父母的愧疚

 2.情重姜肱

 3.相濡以沫六十载

 4.埋在心底的爱

 5.大洋彼岸的牵挂

 6.一项特殊的奖学金

第十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1.鲐背之年的“不老传奇”

 2.晚年老乐生活

 3.两桩未了的心愿

 4.与数学的“不了情”

陈敬熊大事年表

陈敬熊主要著作目录

陈敬熊主要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高超,善于引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孕育航天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把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精神财富,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一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航天事业“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出版这套《丛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记载航天历史。航天院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长历程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这套《丛书》不仅是航天院士个人的传记,也从不同侧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精神的真实历史。

弘扬航天文化。宣传航天院士,就是站在科学的高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宣传航天事业,弘扬航天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丛书》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航天人才。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一代航天新人正在茁壮成长。《丛书》是泽被后世的人才工程,对于培育航天人才、发展航天事业、铸造新的辉煌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丛书》是一套具有航天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航天、投身航天、奉献航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再攀高峰,使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续写辉煌。

内容推荐

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张姚俊、苏恩惠、吕成冬、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许达哲、高红卫编著的《陈敬熊院士传记》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编辑推荐

张姚俊、苏恩惠、吕成冬、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许达哲、高红卫编著的《陈敬熊院士传记》描写了陈敬熊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陈敬熊的高尚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书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