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谁?是给我天、给我地、给我生命、给我世界的“造物主”;妈妈是谁?是第一个听我啼哭、教我学语、陪我学步、伴我成长的女人;妈妈还是谁?是知我冷、给我暖、围着我默默付出、从不计较,又是我容易忽视的那个人。
我的妈妈不是工人、不是学者,更不是什么领导,她只是个农村女人,不懂你的网络、酒吧,不懂你的街舞霹雳舞什么流行歌现代舞。她没有特长,但有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个儿矮,1米50的身高,别看她刀眉杏眼,皮肤黝黑,不识字,她一生的白马王子却是鼻直口阔、气宇轩昂,方圆数十里公认的美男子,不像妈妈要什么没什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妈妈的第二个特点是善良谦卑,有善良的地方就有母亲,如果善良是母亲共有的,谦卑却不是人人具备。妈妈的谦卑,谦弱卑强,那是因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父亲怎么说她怎么做,做出的成绩自然属父亲所有,她闭口不谈。连家务这些父亲很少做的事,她也不会炫耀,她处处把父亲推到重要的位置,时间一长,谦卑变成了容让与卑微。
容不了便忍,忍不住一转身边走边发几句牢骚,像是对地说话,又像喃喃自语。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没了新鲜劲,因为在我之前已有了哥哥姐姐。按父亲的话,生儿育女是女人做的事,男人们替代不了,他不关心我妈怀了几个月,何时临产、分娩,只顾干他的活。生我的那天他往地里送肥,我妈挑着粪草跟在我爹身后,我爹挑一转,她挑一转。上午我妈已感腹痛忍着没说,到了下午疼痛加剧,我妈不愿把我生在山上,这才跟我爹说我先回家了。我爹以为我妈先回家做饭“嗯”了一声。我妈回到家,放下挑子,转到石磨后,自己给自己接生,自己将剪断的脐带、胎盘扔进粪筐。她拿过破毛巾,简单擦去我身上的血污,用尿布捆好,将我递给从菜园掐菜回来的外婆。
坐场月子我妈只得了两块红糖,半斤鸡蛋,这还是因为生了男娃,要是生个丫头,恐怕连这种待遇都没有。加上邻村亲戚送来的一升米,这已是我妈引以为豪,至今谈起还念念不忘的事了。
月子坐完,母亲吃的跟家人一样,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洗衣做饭。由于缺乏营养,我妈奶水不足。她见我吃不饱,点燃松明拿来玉米,推着石磨磨面。眼神不好从小害青光眼的母亲担心玉米面留下沙子杂物,磨面时总要捧起玉米,凑到眼前,细细查看,磨下的面用筛子筛了又筛,确定细面没有粗皮,才给我熬粥喝。挑剔的我一喂粥便哭,妈妈只好用鸡蛋换来白糖,掺在粥里。有了糖粥,我不再哭闹。可每次吃完,依旧要她抱,头埋在她的怀里想吃奶水,妈妈只好一半奶水一半糖粥喂养我。饥渴的我母乳吃个半饱,便开始捣乱,重重地咬她的乳头,她“哎哟”地叫着,恨恨地朝我扬起手,那粗糙的在我眼前晃动的手掌,最终在我无知的嘎嘎笑声中轻轻垂下。
隔三岔五我总要发次高烧,本没多少耐心的父亲,被我折腾几次,早就不耐烦了。他不以为然,“不病长不大,这孩子死不了”。可妈妈不然,她总是张皇失措,时而抬手摸摸我的脑门,时而拿湿毛巾给我降温。无论夜多深,只要高烧降不下,她便用衣襟把我包得严严实实,去找那个会点巫术的土医生。医生边给我身上挂符,边撬开我的嘴,给我灌药。有一次,灌完药,我手脚冰凉,没气了。妈妈企图用眼泪留住我,父亲阴沉着面孔:“蠢婆娘,哭顶个啥用?把孩子给我,娃子都断气了,你抱着不放想做啥?”他去抢我妈怀中的我,我妈不放,在旁人的劝说下,我妈只好松手,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我爹训斥着我妈,将我塞进破蓑衣,放在草垛上,打算陪土医生吃完晚饭,把我抱到乱葬岗埋掉。该我命大,没等他们饭吃完,我竟然发出小鸡一样微弱的啼哭。妈妈大喜过望,直冲出屋,忘了她视力不好,脚下一绊跌了一跤。她不顾流着血的伤口,把我当作膏药似的贴在胸口,抱着我往屋里跑,掀开她的破棉被,用她的体温暖着我,似乎一撒手,我就会突然飞走。P179-181
对我而言,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如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我在文字的世界中巡游记忆的长河,在每一天红尘喧嚣的声浪里拣拾心灵的悸动。当这些最终变成散文的神韵与诗歌的宣泄后,我会有一种舒适与放松,如同那些文字是一束生命的阳光照进我黑暗的瞳孔。我有时会沏一杯茶或点一支烟,在难得一刻的安静里回想这段孕育生命的历程,那些我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的事和人,比如对我这本书问世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
我生活中的这位朋友朴实无华、极为普通,他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傲事,即便在同行中,也看不出他有特别之处。如有不同,那也是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常抬起头来遥望天空。世界就这样。有依靠土地的芸芸众生就有仰望天空的人,那里有他的亲朋、他的同事,有他茫然中的思考,也有他从容中的决断。
他——赵玉华,山东莱州人,1956年出生,当过兵,性格里有着超声波,定位于扫雷艇、驱逐舰这些成分,也有老黄牛、铺路石、敲门砖那些品性。转业后他下地方工作,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遇上了今生最大的痴情——实创。从相识、相知到青春怒放,他一头扎进实创怀里,二十多年过去,青春壮美变成风采依旧,他还在一往情深。拉起手天长地永久,拉起手贫穷变富有,拉起手江河拽溪流,拉起手风风雨雨逐前路,红红火火到白头。我这样说可能你会以为,他遇上某位寒冬红颜,其实不然,这不是男女私情,如果是。那也是股份制情人,全名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大众情人可了不得,2013年,整合重组海淀区国资中心控股,开发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新永丰建设集团。以创新产业驱动城市繁荣,以城市完善的配套服务推动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着重打造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总开发面积达30平方公里。重点产业有网络通信、能源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科技金融等。重点项目举不胜举,我所知的便有中关村壹号、国际商务区、环保园公租房、人大附中爱文国际学校、北部文化中心。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所属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签约入驻的单位409家,其中不乏明星企业,如华为、北斗星通、大唐电信、安泰科技等。
交通便不便利不用担心,首都这个地方,主干道、辅干道四通八达。风景是否秀美你自我解答,身临其境,你会浮想联翩、雄心勃勃。撇开南城,我们甩开立交,驱车沿着八达岭高速前行。海淀北部风光旖旎多姿,大西山蜿蜒西卧,南沙河、北沙河、京密引水渠穿越其间。这里上风上水绿色自然,科技、生态、人文在此水乳交融。入学有名校,生活有永丰美食广场、温泉体育中心、超市等配套设施。
赵玉华刚工作那阵子,没有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时,实创还是各股东的实干,分别在进取的路上。赵玉华在原来的公司做他和别人的铺路石、敲门砖,但大西山在,穿越南北沙河的引水渠在,只是不那么繁华,不像有了实创这个股份制情人后婀娜多姿。说股份制情人你别误解,这是别人的新股份、老股份,赵玉华不是股东,他只是一个实创人,说白了,是股份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我现在要说的不是实创的规模宏大,而是赵玉华的开拓创新;创业史也不用说了,改革开放,快速积累财富的今天,创业人物比比皆是。说说他的开发谋略、经营管理,这方面也不用再说,他身边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点出哪一个都才华横溢。还是说说他眺望星空的事吧,那里有他的思路,有他的胸襟,他仰望星空,那是在浩渺无边的天地,追寻他的过去,拓展他的未来。我遥望天空,是遥望我的距离,给每片云、每颗星斗赋予某个童话、某段传奇。
说到天空,免不了说起环境,过去我没受伤,看着深不可测的宇宙,只觉好奇、神秘,没做过多的联想。而现在,真到了眼睛看不到时,才觉那么依恋,甚至对周围的空气水分分布、空间格局都十分敏感。
传统意义上的环境理念,源于天人合一、注重修身养性,很环保。这就引出生存生态和心灵生态截然不同的体系。现在的人们重视处境,注重开发和利用,表面看差距不大,其实差距千里。拿企业为例,面对社会,是注重精神需求还是经济效益,赵玉华在市场滚爬多年明白辩证统一的道理。刚开始,我们在战友聚会时泛泛而谈,交流多了,我对实创人有了进一步认识。
凝心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实创人的吸铁石、夜光镜。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的理念。走进办公区大门,“忠恕悟勤俭”几个字赫然在列,听说这是五字箴言,我停下脚步,让身边人解释。尽管我这是第一次应邀而来,向全体员工做英模事迹报告,但几个字的内涵吸引着我,这不正是传统美德跟时代精神结出的现代品质?想不到在这里,一个高端产业聚集区,几个字焕发如此能量,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二次走进实创,赵书记还兼任着董事长,这次演讲我在奉献担当、敬业爱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兵法与企业管理内容。赵书记甚是高兴,饭桌上我问他,听说你在工作之余,游玩之中,常静气凝神看日出、观天象。他豁达地笑着,他不懂占卜术,不是观天象,而是热爱自然。通过天地万物,梳理思路、联络感情,时间一长养成习惯,有机会便看看天空,心灵得到净化,情绪得到舒缓。他看天空是为缓解压力、清理思路。他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不会涉及政治、军事相关的内容。我也不是科学家、美学家,每当想起浩瀚的天际,就有一种无言的感动,似乎那里有我的相通、传神。
去年,母校深圳大学三十周年庆典,同学见面,重返青春年少。我原想买包花生伴着熟食坐在校园的石凳上重温旧梦,不料,天空布满阴云,加上空气污染,视觉达不到观天的效果。一个同学感慨,校园看花赏湖可以,要观天望月得找机会,否则,自讨没趣。
几个同学意犹未尽回到宾馆,兴致勃勃、神吹乱侃,侃来侃去侃到我的诗歌、散文,一个神吹先将我的作品捧到天上,接着打进地狱。他声情并茂,说我从诗到散文再到词曲,虽丰富了文艺表现形式,拓宽了创作的自由空间,但有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之嫌。原以为我看破红尘半路出家,不承想,我另觅新欢、卖主求荣,这种欺师卖祖的恶劣行径不加制止,肯定会走向离经叛道、灭门抛尸的不归路。张玉强是我的校友,同校不同系,刚开始听同学议论我的作品,他还饶有兴趣,听到后来,见神吹们尽说些他听不懂的话,沉默许久问道,灭门抛尸是什么意思?同学解释,中文系毕业的,以写文章立门户,如果不写等于自毁门面;“尸”借“诗”的谐音,连起来是灭文抛诗的意思。他若有所思,问我此话当真。没等我解释完,神吹们侃起我的词曲,几砍刀下来,我的歌曲创作,成了赞歌多、悲歌少。这样下去不得了,重大义轻小爱,拿着轻狂当能耐的窘境,最后说我雄性激素太多,连爱情歌都不会写,好不容易写了一只红豆,这豆还是公的,专跟雌豆作对,相思红豆分公母,从未听人说过,同学们哄堂大笑。
今年我回老家云南采风,原想写几只有关少年儿童辍学或者留守的歌曲,不料,灵感还没调集,母亲病故,丧事办完,两三个月调动不起创作欲望。正想到乡间去寻找些崇山峻岭的力量,丈母娘又去世,写作的状态全被打飞。一年先后失去两个老人,伤情随风缭绕,我只有一边用心代替眼睛,仰望蓝天、遥望苍穹,一边百无聊赖地将发表和没发表的诗文拿出来整理。在整理诗歌、散文的过程中,得到了实创和华夏出版社的强力支持,得到了赵玉华、张玉强、高丽建、胡廷弘等友人的推动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专辑可能还要放些时日才会出版,至少不会这么快跟大家见面,衷心感谢一路关注我的老师和读者朋友。
2015年于昆明
《史光柱作品精选》收集史光柱近些年来的优秀诗作八十余篇,散文十余篇,是史光柱先生诗歌、散文、评论的合集。他的文字表达了他对祖国深切的爱,对生活永不泯灭的希望和对自己的崇高要求。作品饱含对人生、对社会中美好事物的深情讴歌,具有雄浑的正能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骆驼草,属落叶灌木。身躯并不高大,但根系发达,扎根极深,不怕风沙,不怕干旱,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枯死。在恶劣的环境中,骆驼草与大自然抗争,顽强地生长,以它不屈的意志滞止了风沙的流动。这正是我们这些病残作家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本套丛书集合了多位作家的作品,《史光柱作品精选》是其中之一。战斗英雄史光柱,在和平年代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至今在国内外发表诗歌、散文七百余篇,获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十八次,出版《我恋》、《眼睛》、《藏地魂天》、《寸爱》等多部诗歌、散文集,十多个国家翻译、刊登他的作品,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