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撰的《资治通鉴》在当今社会就是一部很好的处世宝典。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柏杨先生为每一个历史关键场景都加注上“柏杨曰”的个人观点,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学术性与实用性上突出于其他译本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填充。《跋扈将军》是其中一本,讲述了西汉政府与匈奴汗国的战事是出于不得已,持续到东汉王朝时期,北匈奴残破不堪,东汉中央政府内部开始腐败,但是“燕然勒石”仍是中国战争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它的影响在三百年之后于欧洲发作,并引起了罗马帝国的瓦解。
司马光撰的《跋扈将军》讲述了两汉王朝皇后娘家——“外戚”,出现政治舞台,好像一个简陋而又单调的走马灯;演员有变化,剧情无变化。本册包括四十年(一二○一一五九),四十年中,邓皇后娘家人在血腥中结束;阎皇后娘家人欢呼登场,也在血腥中结束;梁皇后娘家人欢呼登场,也在血腥中结束。“跋扈将军”不过是一个代表性角色,梁冀固然是跋扈将军,但又有哪一位皇后家族,不是跋扈将军?
12 最初,东汉四任帝(和帝)刘肇封邓绥当皇后时(一。二年),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张禹、宰相(司徒)徐防,打算跟最高监察长(司空)陈宠,联名奏请追封邓绥的老爹邓训。陈宠认为从前没有这种例子,不肯署名。一连辩论了数日,陈宠坚持立场。这当然不能阻挡追封,等到皇帝下诏追封邓训(平寿侯)时,张禹、徐防又约请陈宠,一同派儿子向虎贲警卫指挥官(虎贲中郎将)邓骘(邓训长子)送礼祝贺,陈宠也拒绝。所以,陈宠的儿子陈忠,在邓家班当权时期,不能擢升到高官位置。邓家班消灭,陈忠当宫廷秘书(尚书),乘机报仇,不断上书刘祜,罗织邓家的罪状,激使刘祜采取强硬手段(胡三省原注:陈宠的作为是对的,陈忠的作为便不对了)。
农林部长(大司农)京兆(陕西省西安市)人朱宠,对邓骘无罪而受到迫害,至为悲痛,决心挺身而出,遂露出臂膀,抬着棺材,上书刘祜,替邓骘等呼冤:“和熹皇后(邓绥)有至圣至善的品德,可比作汉王朝的‘文母’(周王朝一任王武王姬发的祖母太任),她的一些兄弟,忠孝仁爱,忧虑国事,同心贡献。使皇家祭庙有主持之人,皇家宝座有可以信赖的托付(指刘祜)。大功告成之后(迎立刘祜),自行引退,辞让赏赐给他们的封爵和采邑。过去所有的皇后家族,都不能跟他们相比。正当他们的善良谦让受到上天祝福的时候,却忽然被宫女片面之词诬告。尖口利舌,十分险恶,使国家陷于混乱。而所指控的罪状,并没有积极证据,既不调查,也不审讯,竞使邓骘等受到如此残酷的灾祸。一家七13,全死非命(七口:邓骘,邓骘的堂弟邓豹、邓遵、邓畅,邓骘的儿子邓凤,邓凤的堂弟邓广宗、邓忠),尸首分散各地,冤魂不能返回祖先坟墓。违背天命,丧失人和,普天之下,人人沉痛。我请求准许将他们的尸体,还葬故乡,安抚他们遗留下来的孤儿,使他们得以祀奉香火,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朱宠知道自己的言词太过激烈,主动向司法部监狱(廷尉)报到。陈忠不允许反调存在,立即弹劾朱宠。刘祜下令把朱宠免职,逐返故乡。
大多数人都为邓骘悲哀,认为冤枉,刘祜也有点觉悟。于是,责备州郡政府不该迫害,允许把邓骘的尸体运回邙山(河南省孟津县东南,洛阳跟黄河之间的土质山脉)安葬;也准许邓家堂兄弟们返回首都洛阳。
13 刘祜任命嫡母耿贵人的老哥、牟平侯耿宝,当羽林军左翼总监(监羽林左军车骑)。把祖母宋贵人老爹宋杨(刘祜外曾祖父)的四个儿子,全封侯爵(宋贵人及老爹宋杨被诬事,参考八二年)。宋姓家族当部长(卿)、指挥官(校)、宫廷随从(侍中)、国务官(大夫)、皇家礼宾官(谒者)以及初级官员(郎吏)的,有十余人。刘祜皇后阎姬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同时受到重用,分别担任部长(卿)、指挥官(校),统御皇家禁卫部队。历史走上第一个转折点,床笫之爱,伸入政府(两汉王朝一向由母族【舅父】当权,现在妻族【内兄内弟】开始当权)。
刘祜因为宦官江京,当初奉派到清河宾馆(清河邸)迎接他人宫即位,认为江京有功,封都乡侯(当时前往官邸迎接的是邓骘,江京不过邓骘手下。参考一。六年);封李闰当雍乡侯,二人一齐当寝殿侍奉宦官(中常侍)。江京兼皇后宫总管(大长秋),跟另外一位寝殿侍奉宦官樊丰、宦官总管(黄门令)刘安、宫廷花园器具管理官(钩盾令)陈达,以及刘祜的奶娘王圣、王圣的女儿伯荣(姓不详),结成一条阵线,奔走内外,互相比赛奢侈、贪污、残忍、凶暴。尤其是伯荣,随随便便出入皇宫,毫无禁忌,大规模从事奸恶勾当。
宰相(司徒)杨震上书,说:“我曾经听说:治理国家,以得到贤才为第一要务,以排除奸人为第一优先。伊祁放勋(唐)、姚重华(虞)在位时,俊杰当权,‘四凶’或被诛杀、或被放逐,天下敬服,人心和睦。而今,具备‘九德’的人(《尚书·皋陶谟》,认为下列的九种行为,是最高品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没有一个在政府供职;而马屁精之类的邪恶之辈,却充满政府。奶娘王圣,出身微贱,遇到千年难逢的机会,奉养陛下,虽然有抓屎抓尿的辛苦,但对她赏赐之多,早超过她应得的回报。她却并不满足,不知道克制,不断干预行政司法,使国家混乱,伤害政府,玷污日月。女子和小人,接近她时她高兴,疏远她时她怨恨,实在难以豢养(《论语》孔丘语,但原文是:“接近她时她不知道分寸”【近之则不逊】,意义深刻,杨震一改,反而软弱无力,而且显出漏洞。皇帝跟宰相接近,宰相岂不也高兴)。请陛下下令奶娘迅速迁出皇宫,教她住在宫外。陛下也应断绝跟伯荣之间的关系,莫再来往。这样才可以使恩德永在,上下都受赞扬。”奏章呈上之后,刘祜拿给王圣等传阅,吃奶帮大为愤慨,把杨震恨人骨髓。
……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