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章炳麟传/民国大师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许寿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章太炎,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炳麟传》由许寿裳所著,记述了章炳麟先生与孙中山同谋革命、缔造民国的功勋,对古今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及其在语言文字上的著述与贡献等。

内容推荐

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无第二人;与孙中山同谋革命,其于缔造民国之功,孙中山之外,并世无第二人;学术之大,前无古人。于考据讽诂,从小学入手,以朴学为基,以玄学致广大。对古今东西学问,识其流变,观其会通,穷其指归,清代三百年学术中,并世无第二人。许寿裳编著的这本《章炳麟传》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章太炎评传。

目录

第一章 最近三百年来中国政治和学术的鸟瞰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满洲政府的罪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沦没

 第四节 帝国主义的猖狂

 第五节 固有学术的消沉

第二章 革命元勋的章先生

 第六节 幼年期的民族思想

 第七节 会见国父痛驳康有为时期

 第八节 光复会时期

 第九节 入狱时期

 第十节 编辑《民报》时期

 第十一节 功成后的做官

 第十二节 功成后的被幽囚

第三章 国学大师的章先生

 第十三节 治学与师友

 第十四节 革命不忘讲学

 第十五节 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

 第十六节 文学上的贡献

 第十七节 史学上的贡献

 第十八节 经子及佛学上的贡献

 第十九节 对于中印文化沟通的期望

第四章 先生晚年的志行

 第二十节 对于甲骨文的始疑终信

 第二十一节 对于全面抗日的遗志

 第二十二节 先生的日常生活

 第二十三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附录一 《馗书》选

附录二 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

试读章节

二十、公开讲演革命

自癸卯年春,蔡元培先生设爱国社,以安顿南洋公学的退学生,中国教育会予以赞助。蔡请章先生讲论,多述明、清废兴之事。教育会会员每周至张园公开讲演革命,讲稿辄在《苏报》发表,以先生排满革命之论为最激烈,遂为清政府所注意,后来成为“苏报案”。其时邹容著《革命军》,自署曰:“革命军马前卒。”

求先生替它润色。先生喜其文辞浅露,便于感动平民,且给它作序。宗仰出资行,又将先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刊出,不及一月,数千册销行立尽。

二十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清政府下了密谕,拿办上海爱国党。上海道商之于总领事。总领事已经签字,但工部局以政治犯例应保护,不肯执行。被拿者六人:章炳麟、蔡元培、邹容、宗仰、吴敬恒、陈梦坡。工部局屡传蔡、吴前去,告以尽力保护之意,实即暗示被拿诸人从速离开上海罢了。不久,两江总督魏光焘派道员俞明震来沪查办,于是蔡赴青岛,吴赴欧洲,陈赴日本,宗仰避居哈同花园。独有章先生不肯去,并且教邹容也不可去,说道:“革命没有不流血的。我被清政府查拿,现在已经第七次了。”清政府严谕魏光焘,有“上海爱国党倡言革命。该督形同聋聩”之语,魏惶恐,因工部局不肯拘人,乃问计于律师,律师以为只有诉诸法律。于是魏光焘代表清政府为原告,控诉章炳麟等六人于会审公廨。工部局于是年闰五月初六日,出票拘人。西捕至爱国学社,进客室,问谁是章炳麟。先生正在客室,自指鼻端答道:“章炳麟就是我。”欣然跟了同去,真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节概。如此勇猛无畏,挺然独往,以为生民请命,才真是革命道德的实践者。宜乎后进慕其典型,追其踵武,而革命终以成功。邹容从后门逃出。先生从狱中作书,动以大义,使他自行投到,翌日,邹容果然自首了。

二十二、所谓“罪状”和清政府对质于公堂

此案原告是清政府,律师是英国人,被告是章炳麟等六人,到者二人。裁判官则为会审委员及英国领事,不伦不类,极为可笑。所控“罪状”,乃是摘取《苏报》中的论说,以及《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的语句,尤以驳康书中有“载湉小丑,未辨菽麦”两句,视为大逆不道。这正因为带了封建余孽的眼镜,以为呼名不讳,便是大罪。其实翻成白话,就变了平淡无奇。小丑就是小东西,未辨菽麦就是没有常识的意思。况且说载湉未辨菽麦,也是切合实情,并非过甚其辞。要晓得他的祖宗弘历,虽说是个能干的君主,却也是个未辨菽麦的人。他南巡时,不是看到田里种着的稻秧,便问这是甚么草吗?弘历对于民间事业尚且隔膜如此,载湉从小生长在深宫,自然更不消说了。裁判官问章先生有功名否,先生答道:“我双脚落地,便不承认满珠,还说甚么功名呢!”接着指出清政府的种种罪状,滔滔不绝。这就是震动全国的“《苏报》案”,从此革命党声气大盛,和清政府对质于公堂,俨然成敌国之势了。

二十三、狱中苦工·邹容之死·出狱东渡

这样审问二次,即行阁置。因为清政府用种种诡计,先以外交手段在京和英国公使交涉,要求引渡二人,而不见许;继又愿以沪宁路权变换,亦不见许。二人初拘在工部局,禁令尚宽,每周可容亲友前去探视一次,到了翌年三月,此案始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均罚作苦工,监禁期满,“逐出租界”。自移禁西牢之后,即不许接见亲友。狱中所作之工,则为裁缝,缝做那些巡捕的制服之类。狱卒——印度巡捕——狐假虎威,陵暴无状,见先生目力近视,工作偶不敏捷,辄持棍殴击。先生自知无生理,绝食七日而不死。有时亦以拳抵抗凶暴,屡遭跽跌,或竟用软梏挛其手指,有好几次几乎死去。邹容年少性急,不胜压迫,未及满期,即病死于狱中。惟独先生素有涵养,苦役之余,朝夕必研诵《瑜伽师地论》,悟到大乘法义,才能够克服这种苦难。到了丙午年五月初八,即阳历六月二十九日,期满出狱,国父已派孙毓筠在沪迎接。是日晨,同志们集合在工部局门前守候,因为从西牢解放以后,还须经工部局执行“逐出租界”的手续。到了十一时,先生才出,自由恢复,日月重光,同志们鼓掌欢迎,一一与之握手,即晚登日本邮船,东渡至东京。

P25-28

序言

一、民国大师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势而现出版高峰,大师名家之作数量激增,质量上乘,对此时及后世的中国学术发展与演进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本丛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

三、丛书所收书目,虽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规模。此次结集,欲为推动中华文化之大发展、大繁荣尽出版人绵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为后代留存传之久远的鸿篇巨作。

四、为丛书系列之计,故以史学、国学、文学、一般学术著作之顺序编排。

1、单种书文字量过少的著作,寻二三种内容相近,或作者为同一名家者,则合成一册,字数以30万字为限:

2、单种书文字量超过50万字的著作,则分为上、下两册;

3、单种书文字量超过100万字的著作,则分为上、中、下三册。

五、所收著作,版本不一;流布之中,文字错讹;择其善本,一一折校。现虽为通行横排简体,然尽量保持二三十年代原貌。

1、人名、地名、异体、通假,仍从原书繁体:

2、标点符号,从作者习惯,非排版差误者不予改动;

3、“的”,“底”一类文字之分,均从原书;

4、遇原书字句有疑问者,非有根据不予更改,力求保持原貌。

“民国大师文库”丛书,工程浩大、环节繁多,编辑、校对、照排、印制人员虽勉力为之然错漏不免,还望方家谅解之余不吝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7: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