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峰所著的《健身教育论》的内容7篇21章论述的主题是健身。健身的事,增强全民体质的事,从个人、家庭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在科学上从宏观到微观,颇有复杂性。从“sports体育”习俗中解脱出来树立健身业务,难度很大,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中有正论和反论的矛盾。“S派”说“体质派”是反论,“体质派”认为“S派”是反论,谁反谁正难分难解。多年以来,“体质派”被打成反派。“体质派”对“S派”来说确是反派。“S派”对“体质派”的批判如火如荼,能允许有批判的批判吗?
还有秘论和公论的问题。以往是秘论对“体质派”的批判,其内情不能公开,“不讨论”(不许公开讨论),只有批论。其批论论之再论,千方百计。若允许有批判的批判,让对立面反批判,唯有如此,才能有公论。唯有有公论,才能让人们知情而分辨是与非。
第1篇 绪论
第1章 健身学的内涵
第1节 健身
第2节 对健身学的构思
第2章 健身学与运动术
第1节 技术与学术
第2节 健身术与运动术
第3节 开发健身技术学术园地
第3章 健身课与运动课、体育课
第1节 体育课
第2节 运动课
第3节 健身课
第2篇 分歧与争议
第1章 世界性历史性重大分歧
第1节 分歧之所在--西方的“本质主义”和“生存主义”问题
第2节 运动传习式体育问题
第3节 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之分
第4节 开启一条健身运动全新的大道
第5节 以前运动教学的副产品——现代体育科学的主题
第6节 劳伦斯对体育的认识与桑戴克不同了
第2章 “社会上的竞技”与“体育社会学”问题
第1节 科克利书中写的是什么
第2节 译者的精神可嘉
第3节 语言习惯问题
第4节 体育与竞技的外文对应词
第5节 习惯的不对应和不对应的习惯
第6节 正误与利害
第3章 “sports-体育”学位问题
第1节 问题的症结
第2节 问题的缘由
第3节 问题的境遇
第4节 问题的研究
第5节 见见天日
第3篇 见解
第1章 问题之所在
第1节 中国体育受干扰的问题
第2节 苏联真正的体育制度
第3节 苏联的身体文化与竞技制度
第4节 按苏联考费克斯模式办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错误
第5节 文化娱乐竞技给中国真正体育造成的劫难
第2章 正确理解身体教育
第1节 身体教育的全民性
第2节 身体教育的内容
第3节 身体教育的形式
第4节 身体教育的理论
第5节 全民身体教育素养
第6节 身体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第3章 对体育概念问题的认识
第1节 体育语词的由来
第2节 体育概念定义及其国际性
第3节 体育语词概念的混乱
第4节 体育语词和概念双脱落
第4章 体育观问题之所见
第1节 大体育观
第2节 人文体育观
第3节 真义体育观
第4节 怎么观,观什么
第5节 变化与发展
第6节 体育的科学发展观
第4篇 论体质
第1章 体质的含义
第1节 体质
第2节 体质与体能
第3节 体质与精神
第2章 体质的变化
第1节 体质变化的势态
第2节 体质变化势态的现象与本质
第3节 对体质变化势态的控制
第3章 增强体质的教育
第1节 增强体质之教育的本质
第2节 本质关系因素(a)——被作用项
第3节 本质关系因素(b)——作用项
第4节 本质关系因素(c)——工具项
第5篇 增强体质
第1章 对增强体质的认识
第1节 国民、民族体质要不断地增强
第2节 中国人增强体质意识的先进性
第2章 增强身体的实质
第1节 增强皮肤的实质
第2节 增强牙齿
第3节 增强神经系统的实质
第4节 增强心脏
第5节 健肺
第6节 健胃
第7节 健肝
第8节 “了犹未了”
第6篇 增强体质的手段
第1章 增强体质之手段的价值
第1节 增强体质之手段的属性
第2节 增强体质之手段的价值形式
第3节 增强体质之手段的价值量
第4节 增强体质之手段的价值规律
第2章 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
第1节 生活和劳逸的调适
第2节 增强体质的运动调适
第3节 增强体质的心情调适
第4节 增强体质的优生和卫生措施
第3章 健身手段的使用方法
第1节 健身手段使用方法的基本形式
第2节 健身活动负荷价值阈
第3节 生活制度调适的方法
第4节 健身方法的高效轻负
第7篇 优生优育健身
第1章 人体的建设和完善
第1节 人体的形成和演化
第2节 优生与环境
第3节 体质的优化与劣化
第4节 人类体质变化的未来
第2章 体质优化的科学基础
第1节 遗传学——体质优化的思想基础
第2节 优生学与人种改良
第3节 人种改良与体质优化
第4节 体质优生与增强国民体质
第3章 体质优化的教育
第1节 体质优化高科技的普及教育
第2节 体质优化教育与人的素质教育
第3节 体质优化教育与身体教育
第4节 体质优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