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课本到奥数》A版每学期安排了15周(初中段分章节),每周5小节,每天只需25分钟,轻松完成从课本到奥数的学习。A版的设计分为以下五个栏目: 题型概述:从课堂教学内容中提炼出典型问题,并详细解析其背景、关联和解决方法,简单通俗,易于掌握。 典型例题:挑选新颖独特、趣味性强的课本中上难度的题目作为例题,辅以巧妙而又易懂的解法,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举一反三:提供3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的练习题,循循引导,触类旁通。 拓展提高:紧贴课堂教学内容,从奥赛中低难度的问题切入,由浅入深,层层剖析,实现从课本到奥数的自然过渡。 奥赛训练:选取2-3道难度适中的奥数问题作为练习题,让你以更开阔的视野领悟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奥数培优。 本书适合五年级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洪劲松,江苏省南通市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数次受到“市政府嘉奖”。曾多次为河南、山西、云南、新疆、四川等地教师执教数学思维课,并获南通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等报刊发表文章逾百篇,是《小学生数学报》骨干作者。指导学生数百人次获全国、省、市数学竞赛一等奖,指导南通市代表队获省数学电视抢答赛团体一等奖,指导学生发表数学小论文100多篇。编写的著作有《从课本到奥数》《小学数学思维拓展题举一反三》等50多册,其中参编的《三招过关》在英国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周 面积和观察物体 1 格点和面积 2 勾股定理 3 观察物体(一) 4 观察物体(二) 5 观察物体(三) 第二周 因数和倍数(一) 1 因数、倍数(一) 2 因数、倍数(二) 3 2、5的倍数的特征 4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5 数的整除(一) 第三周 因数和倍数(二) 1 奇数和偶数(一) 2 奇数和偶数(二) 3 奇数和偶数(三) 4 质数与合数 5 数的整除(二) 第四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三)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四) 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第五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2 表面积和体积(一) 3 表面积和体积(二) 4 表面积和体积(三) 5 表面积和体积(四) 第六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1 表面积和体积(五) 2 表面积和体积(六) 3 表面积和体积(七) 4 表面积和体积(八) 5 表面积和体积(九) 第七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1 分数的意义 2 分数与除法 3 分解质因数 4 分解质因数的应用(一) 5 分解质因数的应用(二) 第八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二) 1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最大公因数(一) 3 最大公因数(二) 4 约分 5 巧求因数的个数与因数的和 第九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 1 最小公倍数(一) 2 最小公倍数(二) 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 分数的大小比较(一) 5 分数的大小比较(二) 第十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四) 1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 2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 3 余数和带余除法(一) 4 余数和带余除法(二) 5 中国剩余定理 第十一周 图形的运动(三) 1 旋转 2 设计欣赏 3 一笔画(一) 4 一笔画(二) 5 角度趣题 第十二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分数加减混合计算 4 复杂的分数加减运算(一) 5 复杂的分数加减运算(二) 第十三周 解决实际问题(一) 1 列举 2 树形图列举 3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一) 4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二) 5 数的整除(三) 第十四周 折线统计图和数学广角 1 折线统计图 2 趣味推理(一) 3 趣味推理(二) 4 确定轻重(一) 5 确定轻重(二) 第十五周 解决实际问题(二) 1 探索规律 2 完全平方数 3 整体法 4 对应法 5 趣味操作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