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海南岛的东海岸。辽阔的沙原披上绿色的盛装,万紫千红的花朵点缀在锦绣河山上,布谷鸟在纵情歌唱,椰子树在迎风起舞,早稻在扬花结穗,扬帆出海的渔民在追赶第一个飞鱼汛。每当这美丽丰盛的季节,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鲜明形象,很自然地涌现到我的脑海里。
一九四二年的冬天,这是个黑暗寒冷的冬天,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军一起,侵占了我们的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抗日军民受到重大牺牲和损失。为了坚持长期斗争,主力部队挺进敌后开辟新的根据地,同时抽调一批干部到地方组织,坚持老根据地的斗争。这样,我被留下来,分配到故乡文昌县工作。到特委办好手续,我赶到交通站去。交通站在一座被焚毁的小村庄里。天色已经昏暗,还下着濛濛细雨,在一片荒废的庭院里,十多个到文昌去的人,正在整装待发。
等待许久还没有启程,队伍前头有人在低声争执。从这里到文昌县委,少说也有七十华里,心里有点焦急,便跑到前面瞧瞧。
路边残垣下,蹲着三个人,样子像部队的伤员,一位女同志一声不响地站在他们跟前,她背着一个大草袋,手里携着海滨妇女常戴的竹帽。
“走吧.不要妨碍大伙走路了。”
“不行!我再说一遍,不脱鞋子,我就不执行任务。”
我也是穿鞋子的,这样的天气,让人家光脚丫走路,的确有点那个。
“交通员同志,请问脱鞋走路是谁的命令。”三人之中有一个瓮声瓮气问。
“交通站的命令,也是我的命令。”口气是那样镇静和坚决。
“哟,我还以为是党的命令呢!”黑暗中有谁说了这么一句,接着是附和的笑声。
“你们笑什么?”女同志被激恼了,“要走路就得服从交通员的命令!”
人们静下来,伤员还在嘟哝着:“在部队干了这么久,还没有听说过穿鞋子是危险的。”
“同志,你们放明白点,地方工作和部队不同啊!你们抡刀使枪,没路杀出路来,我们永远待在一个地方,走那么一条小路,出了问题可怎么办?”
“我的伤口刚好,这样冷的天气……”伤员还想讲讲价钱。
“我也不愿你们脱鞋,可是你们该为党、为以后来往的同志想一想。”
听了这些话,我觉得脸上热烘烘的,悄悄地把我那双水陆两用的“坦克鞋”脱下。
“脱鞋吧!咱们都是赤脚汉出身的,干吗那样娇嫩起来!”队伍中有人大声说,穿鞋的人们再不吭气了。
队伍重新站好,交通员认真检查一遍,然后宣布纪律以及和敌人遭遇时联络的办法。
我自告奋勇,当了第二名尖兵。
出了村子,穿过一片菠萝园,队伍沿着田间小路行进。天黑,路窄,再加上赤脚走路,要费很大劲才能赶上她,石子、树枝、竹刺还突然袭来,挨上的同志只轻声“哎哟”一下,仍用全副精力赶路。
约摸走了一个小时,前面传来汽车的马达声和嘈杂声。
“敌据点。”后面有人轻声说。
部队生活惯了,突然和一群徒手的人们在一起走路,又碰上这样的情况,心里也有点怦怦跳。
交通员还是那样镇定安详地走着。她领着我们,一会儿走水田,一会儿走荒坡,一会儿又走村边小路,渐渐地,汽车声、人声都落在后面了。我对这位带路人越来越佩服,这样的道路,白天也不好辨认啊!
P3-P4
“京族卷”是中国作协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选本之一。该丛书不仅是一个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新征程的起点。
此书由广西作家协会组织京族作家、编辑家进行选稿和编辑,收录了自粉碎“四人帮”以来至2011年底京族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基本反映出了京族这个大海民族在新时期美好生活的缩影,展现出京族婀娜多姿的民族风俗和绚丽的人文风景线,以及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此书的征集出版过程得到京族作家们的关注与支持。由于时间仓促,对一些京族作家、作者的文学作品收集得不够全面。但可以看出,京族这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年轻作家、作者数量还比较少,希望借此书的出版,对京族的文学传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特别感谢中国作协和广西作协对出版此书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所有关心京族文学、为京族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
对因时间仓促与视野所限,存在的遗珠之憾,敬请热心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作家协会将要出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让我整夜辗转反侧。我反复思考:又有一本承载着京族文化硕果的集子要面世,但这本《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的序言该怎样写才好?辗转中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灵感被触动了:京族这一全国人口较少、全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她的文学随着祖国繁荣昌盛的脚步不断繁荣和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的出版不正是“好雨知时节”吗?于是,这个序言也就“当春乃发生”了。
明正德六年(1511),京族祖先们陆续迁移到巫头、山心、沥尾3个岛屿(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后又陆续迁移至东兴市(县级)江平镇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京族三岛”现有人口约16000,全国约22000。新中国成立之前,京族族名尚未确定。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被称为“越族”。1958年,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成立,根据京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特点和民族的意愿,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颁布,该民族正式定名为“京族”。
生活在祖国南海北部湾畔的京族人,在这片神奇的海洋和美丽的土地上,无论遇上多少磨难与曲折,总能够绵延生息数百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京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富于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为全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灿烂的过去和辉煌的今天孕育出光彩夺目、令人珍爱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其价值观念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肯定和尊重。
虽然京族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初期他们不懂汉语、汉文,少数老人使用的越南古文字“字喃”,也仅限于祭祖祭文,因此京族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基本空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京族与汉族的亲密交往,以及京族村落举办“汉语扫盲夜校”,京族人才不断地掌握汉语汉文。
后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不少京族青年通过“保送”、参加“高考”等形式,进入国家各个大中院校读书深造。人才的辈出,为京族当代作家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京族当代文学创作充满了活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京族地区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文学创作新人,尤其是在京族老作家李英敏的作品影响下,文学创作“新人新作”不断面世。如苏维光的诗歌,潘恒济的散文、小说、诗歌,张永东的散文、散文诗、小说,莫振芳的诗歌、电视剧本,张永志的散文诗,以及苏凯的诗歌,都在京族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京族地区拥有一大批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创作的队伍。如何宗就、苏维芳、苏明勇、阮成就、阮成武、阮纯武、张永北、张登、张莱、张远亮、陈略、李世统、李历、关文、许菁、苏胜、苏海珍、刘平、刘基启、刘扬友等,他们活跃在京族地区海防线、边防线上,为繁荣丰富京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群京族作家、作者的文学作品,风格各异,各具韵味,体裁主要是散文、小说、诗歌等。
京族地区沿海海岸上,生长着一种可爱的、很特别的海藤花,花色紫红紫红,朵朵花儿贴着地表绽放。这本《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是京族作家们以海藤花般的精神,贴近京族生活、贴近京族实际,通过心灵的感悟而产生的心灵之作。“海藤花”开了,今天我们采集、筛选京族部分作家、部分作品结集出版,目的是让它在我国56个民族文学大花园中华丽绽放,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点缀多姿多彩、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少数民族文学大花园。
是为序。
2014年秋末于北京
这本张永东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是京族作家们以海藤花般的精神,贴近京族生活、贴近京族实际,通过心灵的感悟而产生的心灵之作,收录了京族人民的多篇文学代表作品,包含小说诗歌等。
张永东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京族卷)》是对新时期我国京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本书编选了京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京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