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村庄/漯河作家精品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永红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树上的鸟巢》、《家乡的年戏》、《收秋》、《放荒儿》、《黑孩儿》、《亲近泥土》、《温暖的地窖》、《村子里来的外乡人》、《一段铁轨》、《古路上的梦》、《有福气的麦子》……马永红创作的《我的村庄》从一个乡下孩子的视角,以素朴无华的笔触,描摹了“我的村庄”的一幅幅“黑白照片”,勾勒了父老乡亲的坚忍和希望,再现了童年一个个沧桑的记忆,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这里有作者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四季更迭,鸡鸣草长。

内容推荐

马永红创作的《我的村庄》是散文集。从一个乡下孩子的视角,以素朴无华的笔触,描摹了“我的村庄”的一幅幅“黑白照片”,勾勒了父老乡亲的坚忍和希望,再现了童年一个个沧桑的记忆,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这里有作者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四季更迭,鸡鸣草长。岁月已远走,故乡已苍老,村庄留下的一个个片段,定格为清晰永恒。在物质化的现代社会,读《我的村庄》,犹如一缕清新的和风、一股清冽的甘泉,洗涤身心,浸润灵魂。

目录

“我的村庄”篇

 留在故乡的黑白照片

 鼠患

 井的世界

 故乡的芦苇

 大树上的鸟巢

 家乡的年戏

 收秋

 放荒儿

 黑孩儿

 亲近泥土

 温暖的地窖

 村子里来的外乡人

 一段铁轨

 古路上的梦

 有福气的麦子

 早春

 蝉衣

 一只黑猫

 家有竹园

 最后一个石匠

 午后有雨

“父老乡亲”篇

 好大一棵树

 怀念父亲

 拉煤的男人

 凝重的风景

 父亲开的“荒片儿”

 父亲在河对岸

 节气里的父亲和梅子花

 父亲的斧头

 父亲的教诲

 打针伯

 菜园把儿

 惠姑

 哑巴美

 浮萍女

 走近爷爷

 我的妹妹

 石头叔

 3个老兵

 新民叔的叹息

 瓦罐下的春光

 给娘的抚恤金

 脚手架上的民工

 午夜的守望

 野菊花开

 乡下的母亲

 母亲打工

 回家

“沧桑记忆”篇

 上天种的花

 一团火

 那头老黄牛

 冬天的童话

 母亲只剩9颗牙

 母亲做的面月饼

 家常饭

 我的辣椒情结

 新年穿花衣

 婚纱梦

 父亲住院

 蝉声又起

 青春的背带裤

 洪水来了

 那夜灯光

 等待春来

 我不是鲤鱼

 故乡月明

 那双眼睛

 小竹篮大箩筐

 我家的几辆自行车

 断肠人在异乡

 占卜

 童年拾贝

 我的中学时代

试读章节

留在故乡的黑白照片

高堂,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它名字的地方,几十户人家,一些杂七杂八的树木,几条纵横交错的土路通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爱它,这里留下了我太多的记忆,无论是温馨的,还是苦涩的,都已融人了我的血液,这里有我的根。

游子归

离家半辈子的国民叔是特地从台湾回来寻根的。

他早从电视上知道家乡在1975年夏天闹过一场特大洪灾,所以他抱定决心:哪怕家乡已经没有一个人了,也要回来看看。他就这样带着一条毛毯,一张草席,预备在找不到家人和乡亲时,随便在地头树下凑合一夜算了,于是他在离开家乡35年后回来了。

面对着镜框中父亲永远的微笑,他在白发苍苍的老母面前长跪不起,亲人们抱着头,涕泪俱下,随后涌来的老少爷们相见,互诉离愁别绪,又是一场场唏嘘。

可是说着说着,就话不投机了,坐不住了。

国民叔说家里太脏了,到处脏兮兮的,蹲在就地挖坑建成的厕所里,苍蝇嗡嗡,解不下手。大家心里不太受用,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但碍于他千山万水地回来,就忍住了,没有递话。国民叔的话匣子一打开也就收不住了,当他说到“大陆再有20年也赶不上台湾时”,乡亲们都难以忍受地站了起来。我爷爷说:“你胡说什么啊,你别忘了,你是挎着粪箩头去集上拾粪时,叫人家抓壮丁抓走的啊!出去几十年,回来就觉得咱庄上的粪臭了,嫌弃咱这块‘老娘土了’?不是看在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份上,哼!”

爷爷白着脸走了,大家也黑着脸走了。“解不下来,你就憋着吧!”不知是谁撂下这句话,留给一脸尴尬的国民叔。

没过多久,国民叔走了。临走时,在他爹坟前大哭了一场,并带走了一包故乡的黄土。爷爷他们知道了,闷着头一个劲儿地抽烟,叹息着,很久都没说话。后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整修厕所。

国民叔的母亲如一盏熬完油的灯。她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门外,用尽最后的力气,念叨着国民叔的小名:“狗娃,回来……”

青青荠菜

母亲把比泪水还清的红薯干稀饭递到我手里的时候,我低下头,在清水里看见了我紧皱的眉头、枯瘦的脸庞,泪水就流出来。我说,我不吃这种饭!

当时正是冬季,母亲带我到麦田里挖荠菜,把一颗颗水灵灵、嫩生生、绿油油的荠菜挖回家去,择好洗净,细细地剁碎,加些红萝卜丝,拌上一点白面,撒上盐巴,再拿来一个鸡蛋磕碎在里面;一起掺和好后,在平底锅里倒一点油,等油热了,就用勺子舀来摊在锅里。这些菜沫进了热锅,自然流淌成圆,圆圈周边形成一些规则的锯齿形花边;再看那颜色,青丝丝里透着红,透着嫩黄,一股幽幽的香味已经随着腾腾的热气,挡不住地在房间里飞散飘舞开来。

看着我和妹妹急不可待的样子,母亲抿着嘴笑了,赶快把煎饼拿出来,让我们趁热吃。这样的荠菜煎饼,是幼年的我吃过的最好的东西。软软的,油油的,在喉咙间几乎不做任何的停留,就倏地滑进去了,多么清爽可口啊。

我和妹妹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在一边舒心地笑着。等我心满意足地舔舔嘴角,才想起母亲只喝了一碗红薯干稀饭,没有吃一点煎饼。后悔和自责使我在母亲面前低下头,眼睛里满含泪水,我为自己的贪吃而难过。母亲却抚摩着我瘦瘦的小脑袋,用无限爱怜的眼光看着我说:“只要草儿爱吃,妈就高兴!”

一颗温热的泪珠跌落在我的脸上。

我趴在母亲的膝上睡着了。

一座桥

村西头的治国爷爷以继父的身份任劳任怨地抚养着死去的妻子从前夫那里带来的一大群孩子。

寒冷的冬天,我们都还在贪睡时,他已经冒着严寒,挎着篮子,夹着铁锹出门拾粪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没有钱买化肥的年月,那一路上牛拉的,猪撒的臭烘烘的粪便,就是从土里刨食的庄户人眼里的宝贝。P2-3

序言

我一次又一次打开各种有关漯河的史册,正史、野史、民间杂记,均觅不到或汉赋或唐诗或宋词或元曲或明小说或清散文的记载。截止到新中国之前的文学典籍上,没有小说、散文、诗歌的有关传承。偶有只首片句,聊以宽慰,多属官员的打油诗,远离民生疾苦,与文学不搭界。中原腹地,贾湖骨笛、字圣许慎的故乡,与建安文学的发祥地许昌毗邻,漯河的文人墨客都哪里去了?漯河史上没有文学,没有作家、诗人。如此结果匪夷所思,令人忧伤。

漯河文学经历了漫长的空白带。淘尽千古诗文弄者,这就是历史,破灭了多少人名垂青史的梦想。在此期间,沙澧河是哭泣的,流淌着兵燹战乱、饥馑贫困、民不聊生,而文学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

五星红旗唤起了漯河文学。六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漯河文学在各届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与时俱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至强。如今的漯河作家群拥有国家级会员1人,省级会员103人,市级会员近300人。他们或小说,或散文,或诗歌。这一盏盏精神的灯火,汇聚成波光潋滟的星海,为广袤的漯河涂抹上亮色与鲜活,温馨情感,慰藉人心,提升着城市的格调与品质。文学的优劣不取决于团队规模,也不取决于高规格的会员人数,而是以本地区文学作品的品质所决定。南豫见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日出日落》与《生死较量》,1996年与2000年分别在央视一套与八套黄金时段播出以来,一直稳居全省18地市电视剧创作的制高点;芦雅萍的长篇小说《少林方丈》获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南豫见的长篇小说《百年恩公河》相继获得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与省五届“优秀文艺成果一等奖”,迄今十八个地市的作家无人超越;南豫见的中篇小说《皇天后土》1992年获“莽原文学奖”以来,至今仍然是十八个地市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奖项。在诗歌领域:王志学的歌词《我爱你祖国》获河南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南豫见歌词《热爱生命》1998年获“河南省颂中原音乐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谢安顺的《漯河赋》与《水之歌》横空出世连获省委宣传部大奖;卢子璋诗歌“月光掠过山的脊背”、“梧桐”,李景超诗歌《大师及大师的作品》、《木槿花》相继在国内获奖;在文学评论界,李兴华的评论集《阅读与欣赏》、《神奇的第六感觉》与王剑的文章在全国重要期刊频频开花绽放,多次斩获国内重要奖项;网络文学方面:孟焕军《上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王剑散文《读博:打量世界的优雅方式》2010年获中宣部“全国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网上征文”铜奖;李江涛散文《小毛驴返乡》、南豫见散文《漯河文学60年》、王剑散文《傍晚,漫步在城市的街道》、孟焕军《漯河广播与时代同行》同时获得2009年省委宣传部“沧桑巨变看河南”网络作品大赛文学类作品一、二、三等奖。据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在漯河厚重文化土壤上凸起的文学高地,已成为全省十八个地市的文学制高点之一。  市政府厚德载物,资助出版本套10册“漯河作家精品文库”。打头的《漯河文学地图》,出自南豫见之手,约50万字,图文并茂,聚焦全市作家的纷呈亮点,在“序言文萃卷”里,收录了为17位作家新著所作的序文;“作家素描卷”中,将数十年为50位作家的“画像”集中展览。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册在手,即可浏览漯河文学的地容地貌,维度走向,风物人情,辉煌成就。此书还回顾了作者本人创作的心路历程,“从改写右派文学”(著名评论家李洁非语)的《生命原则》;到“一部中国人百年的心灵史”(香港媒体语)的《百年恩公河》;再到“中原大地隆起文学青藏高原”的《红色劳改营》(香港媒体语);再到“一部值得尊敬的精品力作”的《家族荣誉》,这几部连续重拳出击的长篇小说,代表了漯河文学蔚为壮观的辉煌成就。孟焕军的长篇小说《花红柳青》,在社会急切呼唤重拾信仰、恢复秩序的声浪中,两位在城市打拼的男女草根大学生,用他们高贵的人品,精彩地诠释了纯净拒绝污染、善良不会被绑架。这种一灯破万暗的艺术效果,当是《花红柳青》这部长篇小说值得尊敬的重要原因。张喜梅的散文集《未完成的虚构》,分九辑约20万字,以不同的篇幅不同的题材讴歌了亲情、友情、爱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文学的魅力,让人不忍释卷。张翠华的散文集《沙澧千秋画》,饱含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的感悟,书写漯河历史文化的灿烂,对于宣传漯河,提升漯河文化软实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王剑的评论集《冷火焰》,收入文艺评论文章72篇。全书视角独特,笔锋犀利,全景展现了省内外的作家生态和文学思潮。马永红的散文集《我的村庄》,从一个乡下孩子的视角,以朴实无华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黑白照片,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四季更迭,鸡鸣草长。卢子璋的长诗《忏悔,在许慎墓》,从大沙河的文化源头检索,从西周写到许慎文化园,写出了我们应遵循的精神命脉。精心打理了塑造伟大字圣许慎的浓郁平原文化,泣血拷问了大平原文化的兴盛与沦落,并呼唤大平原文化的再度振兴。李景超的诗集《贾湖骨笛》,美轮美奂,有果实的甘甜,有阳光的温暖,有苦难的挣扎,有命运的抗争。是一部贾湖人奋斗史,也是一部人类的沧桑史,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精品力作。小小说集《我的职务该咋填?》,是柴全伟二十年创作的精品大汇总,也是作家把故事结构和小说语言溶入作品的展现,颇具趣味性、可读性和回味性。《莫红小说选》主要收集了近年来莫红发表的蚂蚁小说,小小说和中篇小说。蚂蚁小说是今年流行的小说文体,以短小、凝炼和结尾出人意料著称。

65年来,三代漯河作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创作的成果,前无古人,成为屹立在历史空白地带的文学高峰,被世人钦敬关注。本套“漯河作家精品文库”,作为漯河文学的优秀成果,必将成为一张炫目的文化名片,广为传播,走入寻常百姓家。她竖起的文学新标高必将载入史册,薪火传承,启迪激励后人。努力吧,漯河作家们,用你们频频亮相的精品力作,回报260万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漯河人民。

在此受漯河作协主席团的委托,代表全市近三百位作家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谨向市委、市政府及对这套精品文库做出过辛勤努力的同志由衷致谢。

是为序。

(序文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著名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8: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