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霞编著的《浙商政治心理研究》综合性、跨学科地应用文献回顾、比较研究及问卷研究的方法,结合政治学及应用心理研究领域中的态度理论、情感理论及认知理论等新进理论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浙商政治心理的构建模型、政治心理影响政治行为的过程机制,以及政治心理随个体特征和企业特征动态演变的过程,这不仅丰富了政治心理研究的理论内容,而且有助于指导实践者更好地开展政治活动,从而最终提升浙商的政治行为。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①政治心理的研究从早期的关注谁是主体、客体,逐步发展到研究政治心理的具体组成,具体分为一般过程和心理行为规律;从关注政治心理的特点,到开始关注政治心理所导致的政治行为。②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构成不可分割的系统,从心理学视角进行政治心理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浙江经济被公认为“草根经济”,但浙商与政治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以往对于浙商背景下政治活动或政治心理的基本特征等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构成政治心理的关键要素等问题缺少细致的理论分析。
姚丽霞编著的《浙商政治心理研究》首先从商人与政治的关系角度,以晋商和徽商为例,运用案例研究和文献搜索的方法,将两者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梳理,发现政治对于商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官商结合可以为商人获得经济特权,但也会破坏市场规则,使商人失去独立性和竞争性而走向末路,从而对浙商从政提出借鉴。其次,以典型的两大浙商商帮为例,分析宁波商帮在明清时期与旧中国的政治联系与利弊,以及温州商帮与新中国的政治联系,提出政治对商人经商的重要性,以及探讨适宜的政府与商人的关系模式。再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浙商的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研究,发现:①浙商的政治心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其主要特征可总结为4点:较高的政治满意度和政治认知度;强烈而丰富的政治情感;复杂多变的政治信任;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不过,他们的政治心理受行业、性别、学历、年龄等背景因素的影响较大。②浙商的政治参与行为较多,但政治参与意识却不强;浙商的政治功效感较高,但政治理解能力与政治任职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引导浙商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观,使其政治参与行为进入正式化和程序化的轨道。③政治满意度和政治信任感及政治情感对浙商的政治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满意度对浙商的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政治满意度和政治情感对政治功效感有显著回归关系。④通过神经网络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析可知,政治态度、政治满意度、政治认知、政治信任感、政治情感和背景因素对政治参与行为和功效感的影响程度依次变高。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本文从社会、政府及浙商本身3个角度探讨浙商有效地参与政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章 理论背景与以往研究回顾
第一节 政治态度
第二节 政治认知
第三节 政治效能感
第四节 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
第五节 文献小结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总体构思与设计
第一节 主要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及研究焦点
第二节 总体构思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晋商和徽商的政治心理分析及对浙商的启示
第一节 晋商的政治心理分析
第二节 徽商的政治心理分析
第三节 晋商与徽商的总结及对浙商的启示
第四章 近代和现当代浙商政治心理及行为分析——以宁波商帮、湖州商帮及温州商帮为例
第一节 近代浙商的政治心理与行为分析——以宁波商帮为例
第二节 近代浙商的政治心理与行为分析——以湖州商帮为例
第三节 现当代浙商与当地政府政治关系模式探讨——以温州商帮为例
第五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选择,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第二节 浙商政治心理概况
第三节 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神经网络分析
第六章 讨论
第一节 浙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浙商的政治心理概况及对策分析
第三节 现代浙商的政治参与概况分析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