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一个名为“宋朝短信”的系列历史掌故连载,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横空出世。作者宋燕用其独特犀利而又幽默风趣的文笔,从宋朝开国讲起,把大宋前后三百年历史娓娓道来,给读者展示出一副副原汁原味的历史画卷。《宋朝短信》一书中涉及大量的名人轶事、帝王心术、历史典故。由于作者对史实的点评机智诙谐,又能把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与历史相结合,受到大量读者的热捧。在短短不到1年的时间里,连载“宋朝短信”的“时拾史事”公众号已经积累了百万以上的粉丝,可以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宋朝短信”的最新章节。
大宋一一你最好的穿越选择。翻开宋燕著的这本《宋朝短信》,请接收来自宋朝的短信,给你一个机会,窥探一千年前的八卦。看看史上最风雅浮华的时代里,人们都在做着什么。
赵匡胤当皇帝,史书里记载的过程是这样的:他喝多了在睡觉,一帮全副武装的兵士冲进来,把一袭黄袍罩在他身上,说他们缺少一个主上,必须要赵匡胤做。赵匡胤很勉为其难地说:“想让我当你们主上,你们必须得保证听我的。”兵士们纷纷点头。史称“陈桥兵变”。回到都城,赵把现任皇帝太后赶出宫,说我也没办法,我是被逼的……在书里目睹了全过程的我想说:下次再有这样的好事,放开他,冲我来!
后周世宗其实早就得到过有人觊觎政权的消息,他在文件袋里曾经发现过一根告密的木条,木条上写着“点检做天子”,他果断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给开了,换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上来做点检。没想到这个点检才是那个点检……
赵匡胤登基坐殿之后,有个叫陈抟的隐士被端出来说了一句话,说“天下从此可以统一安定了”。这句话记入了史书。怎么理解这件事呢?约等于现在的找自媒体发软文。
赵匡胤当了皇帝,拥戴他上位的各个小弟也都坐拥兵权,当了大佬。他的谋士赵普就劝他把这些人干掉,以防出事。赵匡胤说:“不会的,我对××很好,他绝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赵普问:“那周世宗也对你很好,你怎么就做了?”赵匡胤当即get,马上安排晚宴,在酒席上解除了小兄弟们的兵权。之后大宋二百多年,一直在防着“陈桥兵变”重演,可见这个“被逼当皇上”的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建立大宋时,只是占据了北方一小部分土地,还有大批地方被五代时的军阀割据,武平节度使周保权就是一个。武平内乱,周保权一急,向赵匡胤求援,等宋军快到时,内乱已经自己解决了。周保权表示不用麻烦了请回吧,宋军呵呵一笑:“已经晚了。”武平,卒。
宋军围武平首府朗陵,抓到了一些俘虏,挑其中比较胖的当场煮食,并让其他俘虏看着,看完后再放他们回去。俘虏回去后到处嚷嚷宋军有多变态,朗陵城内一片恐慌,不战自溃,宋军趁乱不发一枪一弹夺城。心理战真是厉害。
大宋建国,以武平内乱为由平了武平,以赴武平需借道荆州的名义灭了荆州。之后想拿的是蜀国,可是苦于没借口。就在此时,蜀国出现了猪一样的队友,解了赵匡胤的燃眉之急。该国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跟新任宰相王昭远说:“你没什么功绩,就当这么大的官,别人肯定不服,不自己建点儿功业,怎么遏止别人的议论呢?不如咱们联合北汉,发兵攻宋,抢点儿地盘吧?”王昭远一听果然不错,说干就干!他哪儿知道赵匡胤就等这一天呢。
宋军一路攻进蜀国,蜀国皇帝孟昶惊慌失措,向左右问计。一个有经验的老将回答:“宋军远道而来,势必不能久留。咱们只要固守城池拖垮他们,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孟昶大怒:“我父子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不发一箭,让我固守?我花钱是干吗的?”好吧……蜀国,卒。
蜀国分前蜀后蜀,前蜀是唐亡时军阀王建建立的,传到败家子王衍时,被后唐灭了,后唐派来的节度使孟知祥霸占地盘建立了后蜀,又传给了败家子孟昶……总之都没多少年。有个叫李吴的才子,前蜀灭亡时,因为有才,被选中写降表;到后蜀灭亡时,又被选中写降表。结果被人在门上贴了个标语“世修降表李家”来讽刺他。其实李昊没干过什么亏心事,还多次劝谏孟昶,架不住人家不听。才子赶不上明主,是才子的不幸。
大宋打四川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入川灭蜀国,灭得挺容易,两个月就搞定了;第二次是蜀国拿下后,大宋官兵贪污受贿,强抢民财,活活逼出几十万起义军,只好重新再收复一次,这次花了十个月才完成。
宋军从蜀国缴获的宝贝里,有个用珠宝装饰的便壶,很豪华。这么好的东西,将领赶紧送交朝廷,给皇上享用。但东西一到赵匡胤手里,就被他摔碎了:“用七宝装饰这种物件,那得用什么盛粮食?生活得这么奢侈,国家怎能不亡!”对奢侈品的态度,富二代和富一代是不一样的。
P1-3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一一陈寅恪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一一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宋朝是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分子典范。”
一一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