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业4.0实践手册(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德)迪特·斯帕特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更加多变的市场、全球运作的新市场参与者、客户定制产品和更加精细的生产流程就是未来的色彩。具有互联网功能的工业4.0,有希望找出新办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网络物理系统、智能物体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包括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在生产领域中的使用),是属于工业4.0并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绝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工人必须以智能的方式使用这些新手段。

迪特·斯帕特主编的《工业4.0实践手册(精)》回答了以下主要问题:

·德国生产型企业期待制造方面有什么样的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新技术(如移动设备、网络物理系统和社交媒体)会给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灵活性的大趋势会对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为积极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作依据,支持企业朝工业4.0的道路迈进。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生产行业和技术性强的行业,特别是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和咨询人员,包括对未来制造业景象感兴趣或想积极参与这个过程的所有人员。

内容推荐

在过去几年中,爆发了自“二战”结束后最大的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又快速回升,这证明工业生产是德国保持稳定竞争力的基石。多变的市场、全球运作的新市场参与方、快速变化的销售市场、客户对定制产品的需求和精简的生产流程,都要求我们的生产流程和参与生产的员工更加灵活、反应能力更强,同时还要保持高水平的生产率和质量。

新的形势会给最新的技术发展(比如灵活的低成本自动化和移动装置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包括在生产领域使用这些东西)带来利好。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不禁会问将来的制造业是什么样子的。

德国弗劳恩霍夫劳动经济和组织研究所在本书中对以下主导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德国的生产性企业对制造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应用新技术(如在生产中应用移动装置、网络物理系统和社交媒体)会为成功的制造业带来哪些解决方案?

※用工灵活性的大趋势会给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迪特·斯帕特主编的《工业4.0实践手册(精)》针对的读者均来自生产性企业和技术性强的行业,特别是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咨询顾问,以及对未来德国制造业感兴趣并有意参与这个过程的人。

目录

我们的起点

1 本书的起始状况

 1.1 工业生产对经济地位的稳定和提升至关重要

 1.2 今天的制造业处于自动化和整体生产体系之间

 1.3 经济发展和挑战

 1.4 未来的制造业——工业4.0

2 本书的宗旨和构思

 2.1 本书的宗旨

 2.2 本书的构思

 我们是怎么做的?

3 研究方法

 3.1 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

 3.2 对专家的面访

4 参与调查的专家简介

 4.1 来自经济界的专家及其观点

 4.2 来自协会的专家及其观点

 4.3 来自科技界的专家及其观点

 我们过去的认识

5 最重要的认识:灵活的工作方式确保了德国工业生产强国的地位

 5.1 德国工业生产——今天是顶尖的,明天也是

 5.2 对生产的要求不断上升

 5.3 未来生产方式的雏形已经触手可及

 5.4 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能改变未来的生产

 5.5 人力劳动依然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5.6 工业4.0:进化式的推进,革命性的效果

 即将实现的未来

6 未来的劳动——人与自动化

 6.1 全自动化在许多市场会水土不服

 6.2 利用人的能力,给人以支持

7 联网和移动通信——巨大的潜力

 7.1 生产联网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7.2 在工作环境中使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将会增加

 7.3 社交媒体运用于生产中的潜力还没有穷尽

 7.4 移动辅助装置帮助人的新途径

 7.5 数据记录成本更少,记录质量更好

8 未来的制造业——灵活性是一张王牌

 8.1 灵活的制造业:今天很重要,明天是王牌

 8.2 多变的市场和以员工为导向使得灵活性成为关键因素

 8.3 现在的灵活性手段当前尚能做出快速反应,但到未来就不够用了

 8.4 未来制造业的灵活性还要适应更快的速度

 8.5 最佳实践案例之斯图加特机场:用工灵活性给企业和员工均带来好处

 8.6 灵活性的提高导致成本的增加,降低成本要靠生产工人的直接参与

 8.7 员工素质是未来灵活用工的关键

 8.8 提高灵活性会产生成本,需要补偿

 8.9 灵活用工的社会地位必须得到积极的构造

9 生产控制4.0——实时数据让生产变得更加精干、更加分散

 9.1 在未来,生产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9.2 “透明”的展望

 9.3 对“分散控制和辅助系统”的展望

 9.4 对“自主和自我管理”的展望

 9.5 控制的任务依然由人来承担

 9.6 工业4.0不等于CIM2.0

 9.7 生产4.0也能精简

 9.8 最新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还不足以成熟到搞工业4.0

10 今后,制造业和科研的融合将更加重要

 10.1 启动程序能够以新的方式得到辅助

 10.2 将来,协调成本会上升

 10.3 经验回流的速度更快

11 工业4.0——重新思考制造业

 11.1 工业4.0还没有被企业接受

 11.2 在未来的联网中,物与人将更加紧密

 11.3 工业4.0是应对未来挑战的解决方法

 11.4 在完全实施之前,许多因素已经到位了

 11.5 关于工业4.0来临的时间节点,人们众说纷纭

 11.6 工业4.0是德国工业生产的机遇

 11.7 逐步转型

 11.8 新的挑战需要新的素质

 11.9 未来的人力工作是怎样的?更好还是更坏?与想象不一样!

 11.10 人在工业4.0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12 本书成果概述

 13 关于未来生产的论断

 14 迈向未来制造业的下几步

附录

 我们是谁?

 我们要感谢的人

 我们的调查方式

 引用著作来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