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独自离家到很远的县城上高中。当年家里很穷,我经常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我的故乡位于湘桂交界处的大山里,山上有许多草药,我便采来卖到县里的药材收购站。这个故事的起因就与采药有关。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又到山上采药。因为值钱的药材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十分险峻的地方,为了采到它们,我进了以前没有到过的深山中。收获很大,下午两点多,我背着药篓开始下山。
当我穿过山坡上的一片夜丁香灌木丛时,猛觉前方草木“唰唰”作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很粗的蟒蛇正在十几米外翘着半截身子。它全身的鳞片上有云豹状的大块斑纹,油光闪亮,大嘴张开,蛇信直喷,离我不到3米。我惊骇万分,吓得差点儿跌坐在地上。但我很快冷静下来,我平时胆子是很大的,并且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过,当地的这种黑尾蟒虽体型巨大,但并没有过主动袭击人的记录;而且,一旦它们吃饱了,可以长时间不进食,也不会觉得饿。我可以慢慢离开,在远处借机观察一下,我对各种动物都是十分好奇的。
黑尾蟒又称为南蛇、琴蛇等,是我国所产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黑尾蟒体长可达6米,体重几十千克。它们的头和颈区分明显,头小而狭长,前两片上唇鳞和吻鳞具唇窝,对温度特别敏感,能感知周围环境极微小的温差。黑尾蟒一般在夜晚活动,偶尔在白昼活动,经常栖息于沼泽、河流、湖泊附近的湿润多石地中,或倒吊在树上,或盘在动物常经过的路上,还善于游泳和潜水。每年10月底即进入冬眠,隐居在树洞、石穴之中,不吃不动,依靠消耗体内越冬前储备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直到翌年4月才出蛰活动……
我一边回忆着书上的内容,一边观察着面前的黑尾蟒:大约有5米长吧,身上有的地方特别粗。没过几分钟,那条黑尾蟒竟向我爬过来,速度很快,还发出“咝咝”的声响。毫无疑问,它已经发现我了,它的目标就是我!黑尾蟒擅长捕食,能将猎物一口咬住,用身体紧紧缠裹,直到猎物被绞死或不能再挣扎时再吞食。由于它的下颌骨与头骨的关节非常松弛,下颌左右两半和口腔各部位都以富有伸张力的韧带相连,口能张开到130度以上,咽喉也富有弹性,胸部没有胸骨,体壁可以自由扩张,所以即使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动物,也能被囫囵吞咽下去。虽然书上说它们不吃人,可也难免有特殊情况,莫非这条大黑尾蟒要攻击我?
这样一想,我的汗毛陡立,两腿发软,差点儿坐在地上。我手里有一根栎木棒,可以当武器,但我已吓蒙了,不知怎样使用。这么大的蟒蛇完全可以把我吞下肚去,我的体重还不到50千克。
大蟒蛇张着嘴径直扑来。完了,我死定了!我不知如何是好。可不知为什么,它突然停了下来,只对我不住地晃动脑袋,好像挺难受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条病蟒——也许我还有救。我转身想跑,但大蟒已用灵活的长尾巴挡住了我的退路。
大蟒蛇那布满斑纹的身上有一处明显凸起,分明是刚吞吃了什么,正在消化。它应该不饿,那为什么攻击我?光吓唬我,又不吃我,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感觉大蟒蛇并无恶意,恐惧逐渐减轻了。它依旧张着大嘴,使劲摆动,好像要呕吐,却吐不出来。我恍然大悟:它肯定吃了有毒的东西,感觉不妙,情急之下,想找人帮忙弄出来。
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