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
分类
作者 曹万生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中国现代诗学的诞生与发展(1915—1927)

上篇20年代诗学:诗性、情感与形式(格律)之流变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学的诞生:诗性与白话之争

 第一节 胡适白话诗学的理论与意义

 第二节 胡适白话诗学理论的缺失:梅光迪与任叔永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胡适论辩的中心主张及其后来的变化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学的自由化发展:主心主情与自由体式

 第一节 主心与主情:“后象征主义”之前的情感诗学

 第二节 郭沫若的自由体式的自由诗论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学发展之发展:修正自由化暨形式建构

 第一节 闻一多的新诗形式建设论

 第二节 闻一多的新诗格律理论

 第三节 闻一多的格律化批评

 第四节 新体格律化群说

下篇 20年代诗学的范畴论与形式论

第四章 20年代意象意境论

 第一节 20年代胡适的意象意境论

 第二节 20年代其他人的意象意境论

第五章 20年代写实论与情感论

 第一节 20年代写实论

 第二节 20年代情感论

第六章 20年代象征论

 第一节 20年代象征手法论

 第二节 20年代象征主义与纯诗论

第七章 20年代音乐论

 第一节 胡适新诗音乐性的转向及主张

 第二节 传统音韵学熏陶下的诗人学人的主张

 第三节 新近诗人与评家的看法

 第四节 新月派诗人与评家的看法

第二编 中国现代诗学的成熟与繁荣(1928—1937)

上篇 30年代诗学:诗学的合流与繁荣

第八章 30年代诗学的合流与繁荣

 第一节 诗群的合流与存异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的走向

中篇 范畴篇:象征论、意象论、知性论、写实论与情感论

第九章 30年代象征论

 第一节 30年代对西方象征主义引入的文献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关于中西象征理论的引入与改造

 第三节 30年代诗学对西方象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第四节 30年代诗学界对20年代象征派的研究

第十章 30年代意象论

 第一节 30年代对西方意象派诗学的引入与变异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对中国意象理论的引入与改造

第十一章 30年代知性论

 第一节 30年代知性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对知性理论的接受和变异

第十二章 30年代写实论与情感论

 第一节 中国诗歌会、鲁迅、臧克家的写实论

 第二节 茅盾的写实论与抒情论

下篇 形式篇:形式论、纯诗论、音乐论、格律论

第十三章 30年代形式论

 第一节 30年代诗学对中西诗学形式论的引入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的形式论

第十四章 30年代纯诗论

 第一节 30年代诗学对西方纯诗理论的引进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对晚唐南宋纯诗理论的引入与理解

 第三节 30年代诗学对纯诗理论的发展和变异

 第四节 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第十五章 30年代音乐论

 第一节 30年代诗学对西方诗学音乐论的介绍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对中国古代诗学音乐论的介绍

 第三节 30年代诗学在新诗音乐性问题上的两次大讨论

 第四节 30年代诗学对中西诗学音乐论的借鉴与变异

第十六章 30年代格律论

 第一节 30年代对中外格律理论的引入与研究

 第二节 30年代诗学的格律理论

第三编 中国现代诗学的泛化、分化与深化(1937—1949)

上篇 流变论40年代诗学:泛化、分化与深化之流变

第十七章 中国现代诗学的泛化——自由体式流变与变异

 第一节 情绪的流变:主观对现实的体验

 第二节 自由体式的流变:形式的散文化与精神的自由化

第十八章 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客体诗学的开启

 第一节 毛泽东《讲话》对现代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第二节 艾青与何其芳诗学的转向

 第三节 解放区民歌运动与民歌体新诗成为新诗的主流

下篇 40年代诗学的范畴论与形式论

第十九章 中国现代诗学的深化——40年代知性诗学:“包容的诗”与“戏剧化”

 第一节 “包容的诗”

 第二节 戏剧化与思想感觉化

 第三节 “中国新诗”派的“新诗现代化”理想

第二十章 40年代写实论与情感论

 第一节 三种迥异的写实论

 第二节 情感论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意象论与象征论

 第一节 40年代意象论

 第二节 40年代象征论

第二十二章 40年代形式论与格律论

 第一节 新诗形式研究:稳健型基础研究

 第二节 反形式与散文化:激进型诗学时论

 第三节 新诗形式讨论与民间新形式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曹万生编著的《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是第一部严格意义的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不仅研究与此前成果对象有别,还涉及到对中国现代诗学概念的界定与诗学流变史规律的界定等均应重新进行学术厘定的重要命题。这是作者诗学理论史研究的创新。书稿以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下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诗学为对象。本书不采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种传统文艺学分类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文艺学的诗学概念,作者力图对经过历史淘洗的诗学范畴重新清理与建构,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现代诗学范畴论、形式论及流变论等概念与方法。这是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不采以诗学家、论争事件史为经、以历史时期为纬的旧方法,因为它不能有效地显示诗学范畴论与诗学形式论的流变规律。书稿有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认为,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的撰写,突出难题是诗学范畴论、形式论的建构与流变清理,以及诗学流变规律建构。这是书稿方法论的突破性创新与主要建树。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严格意义的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不仅研究与此前成果对象有别, 还涉及到对中国现代诗学概念的界定与诗学流变史规律的界定等均应重新进行学术厘定的重要命题。这是作者诗学理论史研究的创新。一则, 此前数十种著作不是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二则, 书稿以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下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诗学为对象。三则, 不采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种传统文艺学分类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文艺学的诗学概念, 作者力图对经过历史淘洗的诗学范畴重新清理与建构, 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现代诗学范畴论、形式论及流变论等概念与方法。这是体系上的创新。四则, 不采以诗学家、论争事件史为经、以历史时期为纬的旧方法, 因为它不能有效地显示诗学范畴论与诗学形式论的流变规律。书稿有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认为, 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的撰写, 突出难题是诗学范畴论、形式论的建构与流变清理, 以及诗学流变规律建构。这是书稿方法论的突破性创新与主要建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