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世猫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一达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外号

人与人的缘分似乎带有某种天意。我有时心里琢磨,如果不是因为罗呗儿贼上了那个成化斗彩小碗儿,我也许这辈子不会认识白姥姥。

说这话的时候,白姥姥还不到七十岁。我那当儿也才三十出头,正是心高气盛,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的岁数。当时,罗呗儿应名儿还是西城一个工商所的小科员,我是靠给报纸杂志写稿吃饭的专栏作家。

为什么要说应名儿这个词呢?因为后来我才知道,敢情罗呗儿身上架着的那身儿官衣,是道具。

罗呗儿的大号叫罗志成,比我大一岁。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心肌炎,休学一年,蹲了一个年级,跟我成了同班同学。罗志成的爸爸叫罗元鹤,是京剧团打小锣的。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见了他总叫他罗爷。我到现在也没弄清,这个“罗”是打锣的锣,还是姓罗的罗。

说起来,罗家也算是梨园世家,他们老根儿是安徽潜山,老祖是三庆班的“场面”。三庆班是清乾隆年问在京城创门立派的“四大徽班”之一。台柱子是赫赫有名的程长庚,他与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场面是句行话,戏曲里伴奏的乐器总称叫场面。一般分文场和武场,文场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笛子、唢呐等;武场指的是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

过去,戏曲的乐师,比如拉琴的,打鼓的,习惯上都叫“场面上的”。罗家的老祖是程长庚的琴师,但他“六场通透”,玩的是全活儿。所谓“六场”,即吹、打、弹、拉、唱、武,全能拿得起来,是场面上的大拿。罗家也就是在乾隆年问,跟着“三庆班”由安徽到北京落的地。

有意思的是,罗家人在梨园行七八代了,没出来一个动嘴的(唱的)班主,都是场面上的。而且在场面上也一代不如一代,到罗元鹤这辈儿,哥儿们弟兄十几个,就他还在梨园界混饭,其他人都改了行。虽然是打小锣的,但说起这些罗爷的脸上也会带出点儿得意之色。

其实,那会儿干哪行日子过得都紧紧巴巴的,罗家也不例外。罗呗儿他们家孩子多,他妈又没正式工作,罗爷平时还爱喝两口儿,所以日子过得并不滋润。罗志成他妈绝对是会过日子的主儿,为了省钱,经常给他们包萝卜馅包子或饺子吃,弄得罗志成好像刚从萝卜窖里出来似的,身上总有一股子萝卜味。您想,天天跟萝卜就伴儿,打出的嗝儿能好闻吗?

同学们凑到一块儿,只要他的舌头根子有情况,嘴一张,一股臭萝卜味儿顿时会蹿过来,一点儿没糟蹋,迅速弥漫周围的空间,并且跟大伙儿的嗅觉过不去。知道他这点儿能耐,班里的女同学见了他短不了要退后几步,并且会下意识地用手捂捂嘴。萝卜味儿成了他身上的一个标记。

姓罗,爹是打小锣的,他身上又总有一股萝卜味儿,几个“罗”都摞到了一块儿,所以大伙儿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罗呗儿。

一晃儿有二十多年没见了,他的大号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但是外号却印象深刻,一张嘴,就从舌头根儿下面遛达出来。

“罗呗儿!”我叫了一声。

我以为叫一声小时候的外号能勾起儿时的记忆,久别重逢,不显得亲切吗?可他听了,差点儿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要不是我一直陪着笑脸,他有可能上来给我两拳。

“嘿,你的脑子挺好使呀!咱们都什么岁数了,见面儿还叫小时候的外号?”他的嘴咧得像煮破了的饺子。显然,他对这个外号一百八十个不受听,话里带着刺儿。

“怎么?叫外号叫出毛病来了?”我揣摩到他的心理,有意打哈哈道。

“本来嘛,都多大的人了?哪有一见面就叫小名儿和外号的?朱元璋当了洪武皇上,谁知道他的外号叫重八,他爸爸的外号叫五四?知道,谁敢叫呀?”他咧着嘴说。

“你还没说他爷爷叫初一,他太爷叫四九,他大哥叫重四,他二哥叫重六呢!”我给了他一句。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那会儿的农民没几个有大号的,几月几号生的,就直接当名儿了。朱元璋的大号是他投奔郭子兴时,郭子兴给他起的。后来朱元璋当了皇上,他爸爸也起了大号,叫朱世珍。

“嘿,你学问不浅呀。”他咧着嘴说。

我没好气地说:“叫你外号,你跟我聊朱元璋干吗?”

“没别的意思,告诉你外号不能乱叫。”他一梗脖子说。

“嘿,你倒真敢开牙!拿你跟朱元璋比?人家是皇上!你以为你是谁呀?”我笑道。

“草民也是人呀。”他陵唛着眼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地说。

您说这不是搬杠吗?我要是吃他这一套,那就跟他不是发小儿了。

“罗呗儿,叫外号怎么了?胡同出来的孩子谁没外号呀?我倒是想让你叫我的外号呢。”我睖了他一眼说。

“别逗了嘿。”他有点儿服软儿了。

“别以为你怎么着了,香水味儿再浓也盖不过臭萝卜嗝儿的味儿!”我的这句话算点到他的穴位上,他立马儿哑火了。

愣了片刻,他不情愿地说:“得,咱们什么也不说了,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我觉得叫外号不透着咱俩亲嘛。你说是不是?”我又往回找补了一句。   “得得,您是爷,您叫我什么,我都得竖起耳朵侍候着您。”他满脸堆着笑说。

说了归齐,他还是小时候的那种脾气秉性,不吃葱不吃蒜,就吃将(姜)。什么事儿,您得跟他拧着来,他就顺溜了。连叫他两声外号,他也认头了。

……

P1-3

目录

自序:小说滋味儿

第一章

 外号

 团长

 跑气

 白金人儿

 车鬼子

 犯滋扭

 报应

第二章

 找抽

 滴水之恩

 云山雾罩

 玩攒儿

 老宅

 李鸿章给起的名儿

 老宅门式微

第三章

 第一印象

 套瓷

 眼毒

 猫碗

 改名

 冷落

第四章

 盘道

 藤萝糕

 典故

 李鸿章杂碎

 名分

第五章

 糟改

 诡异

 京味杂碎

 白汤

 不吃杂碎不咽气

 精粹

 杂碎人生

 变脸

第六章

 人情

 犯嘀咕

 汤泡饭

 票房

 脱相

 罗密欧

 秀婚

 临终

 老照片

第七章

 北岳先生

 古琴

 憋宝

 马虎眼

第八章

 尝鲜儿

 眼里不插棒槌

 在北京饭店地下出土

 一个铺子换了一个碗

 成化皇上与万贞儿

 差点儿到孔祥熙手里

第九章

 人走背字儿

 从墓里出来

 碗缘

 灵异

 晦气

第十章

 黏手

 杠夫

 灵l生

 猫有九命

 下套儿

第十一章

 心眼儿

 贴秋膘儿

 刷锅

 瓜条

 讨技

 泡妞儿

 顶包儿

 活“存折”

第十二章

 使性儿

 打圆场

 惑与祸

 典型

 骨头

 色坯子

 中枪

 爷劲儿

 人面兽心

 历险

 发配

第十三章

 话里话外

 起腻

 东窗事发

 无奈

 开涮

 断弦

第十四章

 舍艺

 钱拿着烫手

 打镲

 羊双肠

 苏造肉

第十五章

 御膳房

 膳口儿

 膳单

 夙怨

 出宫

 嫉妒死了

第十六章

 私生子

 留洋

 玩人

 干烧活鱼

 特务

 电台

 相残

第十七章

 自杀

 神经

 绝情

 断腕

 幻影

 复活

 豆汁儿

第十八章

 苦恋

 心碑

 命大

 归根

 寒心

第十九章

 仙人掌

 针尖对麦芒

 两难

 柳暗花明

 古道热肠

 祛晦气

 微醺

 青春

第二十章

 青海

 卜浪沟

 复旦

 案情

第二十一章

 女神童

 祸一

 睾丸

 后遗症

 病心

第二十二章

 大奔

 湘妹子

 置换

 白姥姥杂碎

第二十三章

 羽化

 琴人

 知音

 找儿子

第二十四章

 八字一撇

 谶语

 画境

 转影壁

第二十五章

 艳闻

 投河

 葬礼

 真容

 了然

第二十六章

 惶惑

 赝品

 掌眼

 真品上拍

 并非结局

序言

自序

小说滋味儿

首先,您容我哕嗦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您看到的是部小说,而不是别的什么文学。

小说呢,纯属虚构,所以,拜托您千万别对号入座儿。

您翻开书就会知道,连书里的“我”也不是我了。他是一个60后的职业作家,并不是我的身份。

您可能会问:既然是小说,干吗要用第一人称?我觉得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的叙述让读者看着比较亲切。没有其他意思。

小说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小说是叙述文学,所以必须要有故事。那么京味儿小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用地道的北京话来讲故事。

在这儿,地道的北京话,也就是京腔、京韵、京片子的京味儿语言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您讲的虽然是北京城和北京人的故事,而且您讲得也非常生动感人,但您叙述的语言不是北京话,对不起,您的小说没资格说是京味儿。

同样是绿豆,您可以熬粥、蒸饭、做粉丝、做略吱、泡绿豆芽儿、做绿豆糕等等,当然,也可以做豆汁儿。但粉丝、豆芽、绿豆糕什么的,哪-个地方都能做,而豆汁儿属于北京独有。知道了吧?什么是京味儿?就这么简单。

追根儿的话,小说这个词儿,出自庄子的一句话:“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闲言碎语和那些有一搭没一搭的道理,跟主旋律的大道理和正说相差远了。说白了就是:小说不是大说,是琐碎之言。当然这跟我们现在说的小说是两回事儿。

汉代的班固认为:小说是“丛残小语”、“道听途说”。唐代的段成式把小说叫“市人小说”,实际上是小说的雏形。到了宋代,盛行的通俗白话小说跟现在的小说就比较接近了。

白话小说实际上就是说书人的“话本”,像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话游记》以及“三言…‘两拍”等等,最初,都是说书人给说出来的。您没看书里开头都要说上一句“各位看官”,结尾也要找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由此可知中国的小说就是从讲故事那儿来的。

既然如此,您说京味儿小说能没有故事吗?我的理解,不但要有故事,而且叙述的语言,必须朗朗上口儿,做到口语化。

别人怎么写,我不管,我写的小说,都力求能“说”。所以,每句话,每个词儿,我且琢磨呢!绕口的生涩的字儿,我绝对不用。

我总以为,小说不能“说”,那还叫小说吗?这也许就是我的京味儿小说的特点吧。

四  清末民初以后,西方的小说引入中国,人们对小说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一是把它归入了文学;二是看重小说的思想性和所谓的深刻性;三是将其升格为高雅文化。

到近代,又引入西方现代派的小说理论,什么存在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魔幻、意识流等等,那些所谓的文学理论家把小说给“整”得面目全非了。

但结果昵?用一句老北京土话说:别以为身上插几根羽毛,就成凤凰了!折腾了溜够,现在叉返璞归真了:小说,还得讲故事,没故事,不叫小说。

有所谓正统文学理论家认为,我的京味儿小说故事性很强,耐看,但缺乏思想深度。什么叫“思想深度”?我翻过来掉过去,拍着脑门子琢磨十几年,到现在依然对这四个字糊涂着呢!

真的,什么叫小说的“思想深度”?这纯粹是那些所谓的文学理论家的说法。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居然让他们给“研究”出一个“红学”来。我琢磨着,曹先生打死也不会想到,他的书是写阶级斗争的,而且预见到了大清国的灭亡。难道这就是理论家们说的“思想深度”?

白姥姥的故事在我的脑子里转悠有十来年。我一直想把它写成小说,但又迟迟没舍得动笔。

什么叫没舍得呀?简单说,就是怕把包饺子的面,给做成了疙瘩汤。她的故事太离奇,不,应该说很传奇。我担心写出来,不是原汁原味儿。

说到这儿,您可能又犯疑惑了:不是虚构的故事吗?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顾虑呢?是呀,故事是虚构的,这没错儿,但虚构,并不等于信马由缰地胡编乱造。北京人干什么事儿,都讲究有没有谱儿。写作这活儿也如是,得有谱儿。

什么叫有谱儿呀?说白了,就是有这码事儿。换句话说就是写出来的故事,生活中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再说明白点儿,写出来的故事得有鼻子有眼儿,不能云山雾罩,蒙人玩儿。

所以,书中的那些人物几乎都有生活原型,只不过把张三的鼻子给安到李四脸上了,把李四的头发挪到王五头上了。书中的白姥姥,已经不是生活中的那个姥姥了。她的生活原型,是三个白姥姥,让我给“克隆”到一起了。

既然小说属于文学艺术,那么它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人物。白姥姥就是我塑造的人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姥姥。

既然所写的故事要有生活的真实性,特别是一些细节,要真实,所以《猫碗》这本书写起来,比较难。比如贯穿本书故事始终的猫碗,您必须交代清它的出处。

任何一个老物件儿都讲究承传有序。这个碗是怎么个承传法儿呢?您也要跟读者说明白。这个猫碗看着不起眼,但它是成化斗彩,价值起码两个多亿。

乖乖!一个小碗儿两个多亿? “多”多少?八千万!妈爷子!零头儿都够咱吃几辈子的。假如不是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成交,又有多少人相信这是真事儿呢?

您可能会问什么叫成化斗彩?它为什么这么值钱?小说里的猫碗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的,这些必须要跟您说清楚。

我虽然接触古玩行有二三十年了,但终究是外行,要想把这些写明白,就得向专家请教。所以,这部小说写起来比较费神。当然,素材的积累和情节的构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网络时代,微信时代,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不,准确地说是看纸印的书的人,越来越少。谁也别咧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文体。例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等,那么当代的代表性文体是什么?有人说是段子。还有人认为是小品文。

我不认同这些说法,因为所谓的段子,其实就是小笑话。这种文体古已有之。您如果看过宋代人编的《笑林广记》,就知道段子的来历了。

不过,他们的观点却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网络时代,让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网络微信传递的字数限制和书写方式,使人们失去了以往的阅读耐心,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甚至是一目了然的文字了。

现如今,不是写长篇小说的作家有没有耐心的事儿,而是读者有没有耐心去看长篇小说的问题了。

所以,写长篇小说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儿,换句话说,您受了不少累,读者并不见得喜欢,因为实在没有看长篇的耐心。有人说,现在看长篇小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真是一点儿不假。

正因为如此,我的写作功夫不是在做加法,而是把脑子用在了做减法上。

实话实说,这部长篇最初是四十多万字。五年,写了四十多万字。多吗?单就这部书,我觉得多了。所以,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做减法,删了有十多万字。

“减肥”是挺痛苦的事儿。好不容易长到身上的“肉”,删哪儿都有点儿舍不得。但我必须忍痛割爱,并且毫不可惜。因为,您的时间金贵,我就别再考验您的耐心了。

有文学评论家说我的长篇小说,有讨好和取悦读者之嫌。在这些先生看来,取悦读者是一种庸俗。

这让我叉糊涂了:读者喜欢的小说,难道就庸俗了吗?照这么说,读者不喜欢的,才是高雅的了?  您还别说,现实生活中,真就是这么回事儿。您也许不知道,有文学评论家真是把小说分为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在他们看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说,都属“通俗文学”。老百姓看不懂或者不爱看的,算是“严肃文学”。

我琢磨着这些所谓搞文学评论的先生们在分类的时候,一准儿是绷着脸的,否则的话,怎么会整出个“严肃文学”的概念来呢?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奢望过文学奖之类的事儿,曾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讨教。他对我道出小说获奖的秘诀:要让人看着费劲。越是让人费解,使人糊涂的,越是好小说。这叫“耐人寻味”。

嘿,敢情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在这儿等着呢!

我要是照这路子写小说,还是刘一达吗?不能够呀!

首先,我不能揣着明白使糊涂,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次,我宁肯不写,也不能给读者添堵玩儿。

明明能说明白的事儿,偏要绕俩圈儿让读者费解,把读者弄糊涂了,这不是出幺蛾子吗?我绝对不干这种自找“糊涂”的事儿。

不是说我取悦读者,俗吗?嗨,我还就这么俗了!在写作上,我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取悦读者。读者喜欢看我的书,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我认为,这远远胜过这个奖那个奖。

唐代诗人中,作诗最用功的莫过于杜甫了。杜爷一生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写了几千首诗,也留下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我以为这句话里的“寸心”不光是杜爷的,大概是所有码字儿人的,自然也包括我。

是呀!一部小说的得与失,可以任由读者评说,可是谁又知道作者的“寸心”呢?

您肯定想象不到,写这部小说我倾注的心血。这部小说的布局谋篇和故事情节就不说了,光书名,我就琢磨了半年多。前前后后想了SO-l-~h.直到书稿交到出版社了,我还没定下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写小说特别重视开头的那句话。我认为一本书能不能吸引读者,就在这“第一眼”。所以,这部小说的第一句话,我前后改了三四十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已经成为经典名句。据托尔斯泰回忆,这句开头也改了十几次。

小说播讲艺术家艾宝良先生,十八年前播讲过我的长篇小说《故都子民》,直到现在,他还记得这部小说的第一句话:“窗户纸刚发白……”您看,这是不是开篇第一句话的魅力?

十  一个老辣的写家,会把写作当成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或者是思想释放的一种愉悦。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玩儿。

我一直认为:当写作是一种玩儿的心态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

跟一个特有名的老演员聊天。他说我演戏就是玩儿。正因为如此,他上台也好。上镜也罢,演什么像什么。写作这活儿在心态上,跟他说的是一个道理。

北京人玩什么玩艺儿,讲究把玩。所谓把玩,就是经常在手里“把”着,俗话也叫“盘”。比如一对山核桃或一串手串儿,要不停地在手里把玩,直到由木质玩成了“玉质”,变得晶莹剔透,润泽光亮。行话也叫“包浆”。

但一对文玩核桃达到“包浆”,绝对不是三天两早晨的事儿,且得把玩呢!

由此,想到我写的这部小说。五年,实际上是“把玩”或“包浆”的过程。

玩古玩的都知道,并不是东西越老越值钱。一件玩艺儿,在它问世的时候值钱,那不用说,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会更值钱。反之,一件玩艺儿问世的时候不值钱,再过多少年,也照样不会太值钱。

就拿成化斗彩小碗来说,它在明代的成化年间就已经非常金贵了,因为它出自于官窑。那么,同样是成化年烧制的小碗儿,出自于民窑,传到现在值不值钱?值钱。但充其量也就值几千块钱,跟官窑的东西没法比。

把自己的作品打造成“官窑”精品,大概是每个写家的理想,也是写家们在创作中孜孜以求的事儿。但很多人耐不住寂寞,东西写出来,便着急忙慌儿地找地儿发表或出版。当然了,没经过把玩的玩艺儿,自然包不了浆。还用说吗?肯定会沦为“民窑”。

曹雪芹大概深悟此道,一本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临咽气还没写完。而且他这辈子还就写了这部书,结果呢?人家的《红楼梦》成了“官窑”的成化斗彩。

这本《传世猫碗》,也是奔着这个路子去的。虽然写的是成化斗彩小碗,但这本书能不能成为成化斗彩?得,拜托您赏脸,来掌眼、量活了。

这些话一直想说,但没机会。这里写出来,权作是序言吧。

刘一达

北京如一斋

2014年10月9日

内容推荐

刘一达的《传世猫碗》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碗,竟然是价值两亿多元的成化斗彩。由此衍化出的觅宝故事,悬念迭出,扑朔迷离。擅长小吃的北京姥姥和痴迷古琴的北岳老人,用赤诚之心,演绎出感天动地的旷世之爱,牵魂摄魄,催人泪下。

编辑推荐

文学评论家、作家张颐武、赵大年、冯国华、李金龙、彭俐等出席作者刘一达的书评会,他们认为这是一部特点鲜明、故事感人、堪称京味儿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传世猫碗》以御膳房于姓和彭姓两个御厨几代人的宿怨为伏笔,以老北京的“十大美女”之一、大家闺秀白姥姥与彭三爷的旷世之恋为主线,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