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床垫教父陈燕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艾俐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要上大学

“铁路小子”当时的前景还不错。通常先从技工开始做,然后是技术员,未来可以升到工程师、机师等。在人浮于事的60年代,在公家单位,不算是金饭碗,但也算铁饭碗,五险一金都有,家属坐火车不要钱,连子女教育都有补助费,退休金丰厚,工作压力也不大,有着很好的职涯规划。

但陈燕木不满足于此,他已学到火车维修技术的知识,急切地想探究铁路以外的大世界。他也许还不知道未来将走向何方,但是,他坚信“只有知识,才有出路”。

台铁东兴街的宿舍,外面是稻田,飘荡稀稀落落的昆虫声、蛙声,里面是同学们均匀的鼾声,皎洁的月光挂在天空。多少个夜晚,陈燕木惆怅自思:“我要如何才能上大学?白天要工作,晚上已累得不想做任何事,何况读书?”

但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不能放弃,不能在这里做一生的技术员,我要上大学,出人头地。”于是他想起了上补校。

在“确立方向”“设定目标”“自我要求”“有压力才有进步”等还没有成为现代用语时,陈燕木深谙自我激励之道。

当时台北没有几家补习学校,他的脑海浮起志仁补校,这是自北京来台的王东海、王子干两兄弟在台北创建的高中,为有志向上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及需要半公半读的年轻学子,提供研习进修的学习园地。他们办学传统悠远流长,两兄弟承袭父训,早年在北平创办志仁义学,免费施教、赠送图书。1948年春带了大批图书赴台,随即建立王氏宗祠、王氏图书馆,设好生育幼院,继设各图书馆分馆并赠书给各界共八百余万册,又兴建关渡公园,免费供民众游憩,当选好人好事代表并受到蒋介石的颁匾褒扬。

与此同时,他们在台北市南京西路624巷(即现在的衣蝶百货)开办志仁补校。在陈燕木到志仁补校上夜校前,志仁补校已经有十几届毕业生,他们从这里毕业,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校友还有影视明星、著名厨师等。

考上后,陈燕木白天在工厂修理火车,学习铁路技工应该了解的知识;下班后,他匆匆刷洗,坐公车赶到志仁补校,上课五个小时,晚餐就在公车上解决。由于对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渴求,即便在白天忙得连身上沾满油和汗,陈燕木都顾不了,得空时还是挤出时间翻翻课本,温习功课。翻得多了,哪怕再小心翼翼保护课本,课本也被他翻得黑漆漆的,以至于一些字都被黑油掩盖住。这种书,被苦中作乐的陈燕木称为“黑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体会过这种求知若渴的滋味。莫言小时候家里极穷,吃都吃不饱,别说读书了,但是莫言钟情于读书,有书的人家通常有钱,可以雇人做工,因此他自愿去磨米,不拿工资,只是要求借书看,他把书摆在旁边,一边磨米,一边看书,翻页时,常常会弄脏,晚上做完工,把书归还雇主前往往让他很忐忑。

有“黑书”,当然就有“白书”。每学期开学前,陈燕木都会特意到三民书局买两套同样的课本:“黑书”用在铁路技工所挤出的闲暇时间翻阅,“白书”则在志仁补校时使用。而陈燕木每次到志仁补校上课前,都会把全身都刷洗干净,以防“白书”被自己弄脏。这“白书”就犹如他神圣的领土,不准污蔑,也不准他人入侵。“他就是很爱干净,小时候,别的小孩出去玩,一回家,不管身子多脏,就躺在床上睡觉,他却会很仔细地洗完澡,干干净净就睡觉。”他母亲庄秀銮五十年后还清晰记得。

虽然志仁补校上课的时光让他看见火车外的天空,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但是通常到补校上课的学生,只希望获取文凭,学校老师不会针对升学做特别教导(也就是台湾知名的恶补)。教学内容与他的期望大不相同,如果这样,三年后不可能考上大学。“当时在台湾考大学,粥少僧多,录取率只有20%左右,我觉得要考上大学,除了在志仁上课,还得另外下番功夫。”因此,陈燕木选择了上补习班的方式。这一补习,就是一年。

大华补习班位于台北车站附近的南阳街上,南阳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种补习班,专门为参加七月大学联考落榜生举办的秋季班。所以,从八月一日开始,必须上足密集的20周的课程,“一周要上40个小时的课程,共800堂课。一般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晚上上4个小时,星期六可以上8个小时,星期天就要上足12个小时的课。”他又开始饿着肚子追公车的日子(没时间吃晚饭,要交志仁补校和大华补习班两个单位的学费,有时也能省一餐就是一餐),这次是要追三边,铁路机厂、志仁补校、大华补习班。忆起当年的补课强度,陈燕木的眼中,有自豪,有怀念,也有淡淡的辛酸。

补习班里,学生虽是落榜生,但都修完了高中三年的学业,只是复习。因此老师都针对考题教导,不会从头再教基础理论课程,陈燕木却没有学过高三课程,只能听得一知半解。似乎命运注定,他总要比其他人更拼搏,更努力才行。吞下了自艾自怜,陈燕木拿起课本,拿起笔记,牺牲睡眠,一面读高中课本,一面上补习班,同步学习,“黑书”、“白书”总是在他的书包里随着他的匆匆步伐而跳动。

就在这样,陈燕木利用这些碎片时间,顺利在志仁补校毕业,之后还以392分(当时满分是600分)的成绩,考上辅仁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日间部新生,成为志仁补校创立以来首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

这是志仁补校零的突破,也是陈燕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挑战环境。在周遭压力之下,不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为自己拼一条路。安逸的环境,会让人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唯有挑战、充满压力的环境,才能强迫自己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这是他那段日子的写照,也是他一直用来告诫自己以及公司同仁的警句。

P33-36

书评(媒体评论)

《床垫教父陈燕木》不仅是燕木兄个人传记,也是一种活用经营管理学,融会贯通教科书上的学理与企业管理营销等实务,非常值得各界人士,包括各级政府领导人、企业界人士、财经学者和青年朋友们共同研读、共同学习。

——江丙坤(海峡交流基金会原董事长、现任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

陈燕木先生的奋斗史是中国家具人在发展大潮中的真实写照,通过了解陈燕木先生的成功人生,证明了只要抓住机遇,锲而不舍,坚持奋斗,执着进取,普通人可以成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人物,载入史册。

——朱长岭(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

燕木兄告诉我们,有了好的床垫就能够有好的睡眠,有好的睡眠就能够保持健康,有了健康才能够累积财富,相信读者会了解之间的“因果关系”,我想市面上大概很少有一本书既能励志,又能教大家如何选好床。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

——郭山辉(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总会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祖先渡海到台湾

 渡台悲歌

 追寻梦想的陈家五世祖

第二章 宜兰礁溪童年记事

 故乡宜兰的传说与现实

 陈家的童养媳

 妈妈很会应变

 穷孩子,早自立

第三章 知识改变命运——阿木的黑书与白书

 从宜兰到台北

 报考铁路技工

 要上大学

 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

第四章 穷小子念大学

 考上辅仁大学

 辛苦打工赚学费

第五章 白手起家初创业

 接手三弟的简陋床垫厂

 “三燕牌”的诞生

 兼任业务和研发的老板——父亲

 设计适合中国人的床垫

第六章 “喜与燕”的结缘

 善于交际

 妈妈的结婚通牒

 穷小子宁舍千万嫁妆女

 六十次的约会,喜燕连理

 借20万当结婚聘金

 婚后与别克二手车的故事

第七章 携手合作国际品牌

 要分家了

 “三燕”的老二

 不懂英文的“土包子”到美国

 遇贵人迎来“美得丽”

 两条Penny狗狗的公关

第八章 重返辅大,MBA修炼

 在政大企家班修炼

 辅仁大学企管研究所读MBA

 做真正的MBA研究生

 脑力和体力的考验

 父亲逝世,学成归来

第九章 第三次创业,渡海来中国大陆

 创业艰辛在东莞

 领袖一声赞

 危机就是转机

第十章 打品牌,创通路

 三把刀

 2526方式

 品牌本土化

第十一章  重质量,有品味

 品质:绝不妥协

 100-1=0

 三品观哲学:品质、品牌、品味

第十二章 成就亿万富豪

第十三章 企业文化

 成功源于专注

 过去,现在,未来

 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团队合作

 成功不必在我

第十四章 热情融化难关

结语

 朋友们眼中的陈燕木

 我友燕木 陈宝光

 我所认识的陈会长 何世忠

 国际睡眠产品协会肯定与喝彩 Ryan Trainer

 中美合作 跨国情深 Ed Scott

 “星运亨通”挚友相伴 丁佐宏

 合作共赢展宏图 车建芳

 传奇会长陈燕木 汪林朋

 人杰地灵大岭山 会长主席文光跃 陈爱民

 两岸四地 共创辉煌 黄进宝

 爱拼才会赢 黄敏利

 飞燕赢风雨 良木铸传奇 刘永康

 结缘蕾丝 健康相伴 熊建涛

 我心中的行业楷模 徐国芳

 让人敬佩的拼搏及奉献精神 王炳坤

 论成功之必然性 卢涛

 行业领袖 床垫教父 蒋学顺

 不断自我“踢醒”的领袖 李金辉

附录 健康睡眠,美梦相伴

 睡眠=健康=财富

 如何选好床

 睡眠关乎健康

 国际健康睡眠研发院

床垫专有名词中英对照表

序言

成功者的秘籍与足迹

我认识燕木兄将近三十年了,当时他是台湾家具公会的理事,是一个充满干劲、思维敏捷,又有行动力的台湾青年企业家。1997年开始,燕木兄众望所归,连任两届台湾区家具公会理事长时,与“国贸局”“外贸协会”等许多产业联盟,为台湾家具产业在世界家具舞台上发光发亮,扮演了很重要的平台角色,可以说当时是台湾家具业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特别是,燕木兄举办的“买家之夜(Buyer Night)”,吸引很多国外买主及业者的参与,带领家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共同愿景,创造产业价值链(Industry Value Chain)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为更多的家具厂商创造无穷的获利机会。2003年,燕木兄被推举担任亚太家具协会会长,这是一个国际型家具产业组织,亚太地区共有13个家具会员,旨在讨论各国产业政策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税协议,协助各国家具业者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由此可知,燕木兄不仅有功于台湾家具产业,也是台湾家具产业走向国际的典范。

我在担任海基会会长期间,有幸受邀到东莞参访燕木兄运时通集团中国总厂,才真正了解到床垫产业对每个人睡眠和健康的重要}生。在运时通集团40周年庆祝酒会上,与会嘉宾多达1600余人,世界各国家具产业上、中、下游各个厂家群聚一堂,让人见识到燕木兄平日人脉经营的深和广,同时这也意味着运时通集团产品的质量、品牌、经营团队管理之卓越。当然,更令人激赏的是,我看到他拼搏的精神。无怪乎业界封给燕木兄“床垫教父(Bedding Father)”称号,用以表彰他对床垫产业所做的极大贡献。我相信这是家具业对燕木兄的肯定和赞誉,“床垫教父”实至名归。

《床垫教父陈燕木》这本书详实记录燕木兄从一名铁路小子到床垫教父的上半场人生故事,是年轻朋友一本很好的励志教材。在书中,燕木兄毫不藏私地展现他丰富的经营管理哲学,例如在他的百条语录中写道“不靠天吃饭,靠自己吃饭”,更是对青年朋友十分受用的人生宝典。这本书不仅是燕木兄的个人传记,也是一种活用经营管理学,融会贯通教科书上的学理与企业管理营销等实务。不仅如此,燕木兄在书中阐述的人生及经营哲学,读者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他独创的“感恩、感激、感谢、感动”四感管理心法,包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感激”上司的爱护提携,“感谢”同伴的相互扶持,以及“感动”团队合作带来的成果,值得读者细心品味。

这本结合管理哲学、个人传记的励志读物,非常值得各界人士,包括各级政府领导人、企业界人士、财经学者和青年朋友们共同研读,共同学习。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曾说:“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这本书述说的正是燕木兄一步一脚印力争上游的创业轨迹。本人很荣幸能先睹为快,抢先分享燕木兄企业经营的成果和心得,爰略缀数语,以为序言。我相信,燕木兄运时通集团所生产的优质床垫一定能为两岸人民谱出幸福健康的未来。

内容推荐

杨艾俐编著的这本《床垫教父陈燕木》是运时通家具集团董事长陈燕木的个人传记。陈燕木为中国台湾宜兰人,自小家境贫寒,但坚信人定胜天,从一个铁路小子,到白手起家创立运时通家具公司,展现了他拼搏不息的斗志。1996年到东莞投资建厂,现旗下经营十大品牌、五大营运中心、三大生产基地。他所培育的诸多人才先后加盟或创立其他床垫品牌,在中国床垫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陈燕木被称为“床垫教父”。书中涵盖了陈燕木的家庭、事业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有他个人艰辛的创业史,以及“三品观”等颇具个人魅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又讲述了他的家庭的过去与现在。附录部分还介绍了睡眠与健康生活的紧密关系,关注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提高。

编辑推荐

杨艾俐编著的这本《床垫教父陈燕木》详实记录了运时通家具集团董事长陈燕木从一名铁路小子到床垫教父的上半场人生故事,是年轻朋友一本很好的励志教材。在书中,陈燕木毫不藏私地展现他丰富的经营管理哲学,例如在他的百条语录中写道“不靠天吃饭,靠自己吃饭”,更是对青年朋友十分受用的人生宝典。这本书不仅是陈燕木的个人传记,也是一种活用经营管理学,融会贯通教科书上的学理与企业管理营销等实务。不仅如此,陈燕木在书中阐述的人生及经营哲学,读者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他独创的“感恩、感激、感谢、感动”四感管理心法,包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感激”上司的爱护提携,“感谢”同伴的相互扶持,以及“感动”团队合作带来的成果,值得读者细心品味。

这本结合管理哲学、个人传记的励志读物,非常值得各界人士,包括各级政府领导人、企业界人士、财经学者和青年朋友们共同研读,共同学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