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余波是以著名艺术家广州星艺装饰创始人和董事长余建赣先生为原型。作品以改革开放的实践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改革大潮漩涡中的“潮头人物”的报国之心和情感世界。作者吴清汀把人物刻画得逼真、细腻,而这样一种表现,使作品显得大气磅礴,更真实,更具时代气息。《春之梦》是一部很地道的反映主旋律的小说,同样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
吴清汀编写的长篇小说《春之梦》以生动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从山区农村走出的青年艺术家美丽的人生。
小说的主人翁余波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国家部级机关的正式工作,带领家乡农民兄弟南下进城创业。经过20年的勤劳奋斗终于创立了中国最大的艺术装饰企业,同时也获得了亿万元的利润。跟着他进城的10万农民工彻底摆脫了世代的贫穷,踏上了富裕之路,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功后的余波怀着伟大的中国梦,回家乡创办了第一所艺术学院,为培养祖国的艺术设计高端人才以过人的智慧和高尙的品德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伴随着事业、理想、人生和爱情梦幻般的演译,展示出处在经济改革新时代一代中国青年人无比绚丽的精神风貌。
教官和老师们忙着寻找同学们夜宿的安全地带,学生班长带几位班干部垒灶架锅准备做饭。女同学累得躺在草地上都爬不起来。做饭的同学先烧了几锅开水,让同学们先解决口渴的问题,然后烧水煮饭。晚上煮饭吸取了中午的教训,饭煮熟了后还让它在锅里闷了一会再揭开锅盖叫大家来吃。也许是饥饿的缘故,同学们吃得特别的香特别的有味,带来的咸菜也被抢吃一空。
吃了晚饭后,教官召集大家开会,宣布了几条纪律,其中有两条特别着重强调:一是绝对不准夜间下湖游泳;第二条是不准单个行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至少也不能少于三个人以上行动;第三条岛上的树木花草不得随意损坏,入睡前各班级要向教官和老师报告人数。九点钟准时就寝,现在还有两个小时,大家可以在宿营地附近自由活动和交流。校领导和老师巡逻,有情况及时与教官取得联系,共同处理。
李颖从来没有徒步走过这么远的路,作为院领导她强忍着劳累跟着同学们拉练到了岛上,她此时真想倒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但几百名学生在野外生活的安全让她不得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四周都是水的荒岛上。孩子们没那么听话,这么热的天他们不想到水里面去清凉清凉?她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就不可设想。因此,她叮嘱巡逻的老师们把重点放在湖边地段,决不允许学生们夜间到湖边去玩耍。
李颖拿着手电筒一直在环岛湖边巡逻。刚才还是沸腾热闹的小岛,同学散会后说呀、唱呀、笑呀,直是开心。不多一会,小岛一下子安静下来,只见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向树林。岛上的树林不深,树木也不高大。李颖只注意湖边地域,只要学生们在夜间不到水边,她就放心了。
湖边的小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李颖趁着月光走在小路上,望着静静的湖水,星星和月亮在湖水中泛着闪烁的银光,她觉得这里的景色如此的美丽,只是身边缺少一个人。如果余波能陪伴她在这里散步、谈心、那该多好呀。正当李颖沉静在美好的遐想之中时,突然听到前方的林子里传来悴悴嗦嗦的声音,她停住了脚步,定神向那边林子望去,原来是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搂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着。现在的青年学生真是放肆,不好好念书,就晓得恋爱,不像话!李颖在心中骂了一句,匆匆地改道走开了。
教官的哨子响了,同学们都从林子里钻出来走向宿营地。宿营地选择在比较平坦开阔的坡地上,同学们搭起了帐篷,地上铺上席子,每人带来了一床被单。教官安排了男生轮流在帐篷四周整夜值班,值班的同学每两小时换一班。值班的同学主要负责看守草地上的蛇爬进宿营地,还注意夜间的异常动静。教官和老师也轮流着检查值班的同学,以防不安全的因素。
这一夜,同学们睡得真香。第二天醒来,岛上的空气太新鲜了,湿润的薄雾笼罩着小岛,珍珠般的露水在树叶上、花瓣上、草茎上晃悠着,湖边的蛙声,林子中的鸟鸣,草丛中的虫叫组成一支十分动听的晨曲。新的一天开始了。
同学们听到集合的哨声纷纷从帐篷里跑来,奔向集合地点。
P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