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带人的技术(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日)石田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石田淳所著的《带人的技术(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有三个“新”:

一个新理念。“行为科学”在团队管理中的使用尚属首例,而这个理论也包含了一个新的理念。我们常常执着于改善别人的态度、状态和性格,但是本书却反其道而行,认为不用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性格,也能带好团队,因为行为科学理论能够让你引导、改变他人的行为,达到你所期望的目的。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本书并未浓墨重彩地阐述行为科学的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这一理论引用于团队管理的55中可行的技巧,或者说是55个小贴士。让读者随便翻开其中一页都能迅速地运用于实践中、工作中,就像一本实用的带人手册。

一次首发。本书日版和台版的《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长期居于日本亚马逊同类书的第一名和台湾诚品书店商业书畅销榜。本书是简体中文版的首次引进。

内容推荐

无论是交代部下做事,带领团队工作,或是与同事一起分工合作,如何轻松地让对方做出你想要的结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绩效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石田淳所著的《带人的技术(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根据行为科学管理和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针对如何沟通、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如何交代不同类型的工作内容、如何称赞和训斥等,这些带队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列出了55种引导别人行为的实用技术,让你成为职场上的好老师,短时间内将身边庸才变成得力左右手,让该做的事情减少一大半!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教之前必须知道的事

01 行为科学中教的技术

02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03 什么是教?

04 无论小孩或大人,都希望获得认可

05 不要一开口就谈工作

06 离职率和沟通的程度成反比

第2 章 主管应该做的事

07 掌握下属的工作动机和目标

08 让对方了解你人性化的一面

09 讨论自己的失败故事而非成功经验

10 使用教的技术,就能够缩短培养人才的时间

11 培养人才其实很简单

12 如何了解下属的烦恼

13 在认定是下属的错之前,请先反省自己

第3 章 你能为下属做的事

14 将教的内容分为知识和技术

15 请回想一下你如何请孩子帮你跑腿

16 彻底分解优秀员工的工作状况

17 了解下属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

第4 章 怎么教??

18 以具体的语言指示或指导下属

19 具体告知下属应该采取的行动

20 小心使用在公司内经常说的话

21 优秀的领导者擅长翻译

第5 章 教到哪里??

22 将目标换成具体的行为

23 在达成长期目标的过程中设定短期目标

24 无论是教导或指示下属,每次仅限三件事

25 制作“不必做”清单

26 除了分内的工作,也要教导下属工作的意义和全貌

27 不要相信“我懂了”这句话

28 将理解转变成能够做到

第6 章 称赞很重要

29 利用考满分的成功经验支持下属成长

30 培养思考能力也需要分解行为

31 为什么需要称赞?

32 如何强化行为

33 给不擅长称赞下属的主管的建议

第7 章 训斥和生气是两件不同的事

34 为什么可以训斥,但是不可以生气?

35 训斥他人时,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36 重点在于谁负责称赞和训斥

第8 章 为了让下属保持良好表现

37 抛弃动机的神话

38 强化教学内容,让下属继续保持

39 计算行为的次数,给予正确评价

40 利用定期反馈完成指导

41 你能够把工作交给下属或新人吗?

42 慎选强化行为

第9 章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43 面对任何下属,教法的基础都一样

44 年长的下属

45 二度就业的员工

46 因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而烦恼的新人

47 优秀的员工

48 兼职和派遣员工

49 外籍员工

第10 章 教导的对象人数较多时

50 在下属的大脑中画空格

51 为什么要写?要写些什么?

52 石田式研讨会的法则

53 提高学习效果的九种方法

54 读书会等活动的流程安排

55 活用照片和图片

结 语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CHAPTER 1 教之前必须知道的事

01 行为科学中教的技术

前言中提到,我因为苦于无法有效管理,只好到处学习各种方法,期间,我接触到美国一套根据行为分析学发展出来的管理方法。

这套方法的理论明确,十分吸引人,我在返回日本之后,便立刻用来管理自己的公司。结果发现,员工开始充满活力,五年后的营业额甚至提升约五倍,发挥的效果远超过预期。

不过,这套方法的体系由于是美国人建立的,有些地方并不适用于亚洲人。我于是保留这套方法的基础,增加符合日本商业习惯的要素,构建出一套新的方法,也就是我所提倡的“行为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行为分析学”,如字面所示,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研究人类行为的学问,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人为什么会出现特定的行为?要怎么做才能加以改变?

行为分析学最大的特征在于所有分析出来的法则,都是通过实验而来的科学产物,因此有重现的可能。也就是说,无论时间、对象或地点如何改变,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行为科学管理”当然也和行为分析学一样,只要操作正确,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集结了“行为科学管理”运用在教育或指导下属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创意。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和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个人的特色,让他们在职场上大显身手。

本书以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并重现极少数优秀领导者的“行为”。

对于那些正苦于不知如何培养下属的主管,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提升各位“教的技术”。

02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无论怎么教,业绩就是毫无长进。”

“我明明教他了,他却怎么都做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你的“教法”不适合对方。也就是说,你无法引导对

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事。

然而大部分主管和资深员工都认为,问题是出在下属或新进员工的“心”。

因为他们“被宠坏了,缺乏毅力”、“缺乏对工作的热情”或“得想办法改一改优柔寡断的个性”等。

主管认为下属或新进员工的表现之所以不如预期,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或精神状态。如果不改变这个部分,就无法解决问题。

但是我必须说,只要你这么想,就很难解决问题。因为毫无心理学或精神医学专业知识的上班族,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作,谁有办法可以矫正下属或新进员工的“心”?  我想通过本书让大家知道“行为”的重要性。

观察并分析你的对象,也就是人的“行为”。当对方做的事符合你的期待时,就想办法让他继续做;如果不是,就想办法让他做对。

将重点放在“行为”并加以改善,一点都不难。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行为分析学”,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起,便以“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要如何才能加以改变?”为主题,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只要运用这种经由实验得到的科学方法,任谁都可以解决或改善问题。

03 什么是教?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教”这个字。例如“教人工作”、“教人读书”、“教人做菜”、“教人打高尔夫球”、“教人使用工具”或“教人如何抵达目的地”等。而教别人做某件事,或让别人教你做某件事,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那么,我要问各位一个问题:“在职训练时教新进业务员基本技巧”、“数学课上教学生计算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和“教第一次汉堡做失败的丈夫正确的做法”,这三种不同的“教”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所谓的“教”,就是引导对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行为”。

为新进员工举办在职训练时,讲师会教授符合商业礼仪交换名片的顺序、如何打招呼博取对方的好感、倾听对方说话时如何响应,以及如何询问顾客的需求等各种“行为”。

上数学课时,老师则努力让学生了解求取体积和面积的公式,并学

会如何正确计算的“行为”。

在厨房里,妻子站在丈夫身旁,确保他每一步都做出对的“行为”,例如洋葱没有炒焦、将材料混合后搅拌到产生黏性,或者在帮汉堡肉翻面时没有弄坏形状等。

总而言之,我认为的“教”,就是让对方学会你希望他学的行为、做对你希望他做的行为,或改变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让学习者学会你希望他会而他不会的行为(例如记住计算球的体积公式,根据需要加以使用),或是将错误的行为(例如以大火炒洋葱,结果炒焦了)转变成正确的行为(以小火慢炒)。

此外,一般人提到“行为”时,大多会联想到活动身体做出动作,但是行为科学则将理解、记忆和思考都归类为“行为”。

如果以“行为”这个关键词为中心,重新检视“教”——这个以往我们从不深入追究它的意义,只是理所当然地使用的字,应该更有希望解决长期困扰大家的各种有关“教”的问题。

当你在教别人做某件事时,请务必记住这句话:

“引导对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行为。”

P3-8

序言

我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内容,是针对众多主管的需求而写。

无论是演讲、研讨会或企业研修,每当我有机会接触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主要干部时,总会看到许多人为了指导或培养下属而伤透脑筋。他们要么觉得下属的表现无法尽如人意,要么觉得怎么教都教不会。

尤其是年纪较轻的主管,经常表示自己因为下属始终听不懂自己的意思,而大发雷霆或感到烦躁不安。

而资深的主管则深受自己和下属之间的年龄差距所苦。

此外,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管理者,都有不少人认为下属之所以做不好工作,原因是出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不够认真或缺乏干劲。

我也看到不少主管,因为怀疑下属的不成材也许是自己造成的,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各位认为下属之所以不成材,责任应该在负责指导的“主管”,还是负责学习的“下属”?如果从后面要介绍的“行为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没有责任。

这单纯是因为负责教的人不知道怎么教而已。

目前有不少企业将教育下属的责任,全都推给直属主管,而主管也只能靠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教多少算多少。如果主管不知道该怎么教,下属的表现自然无法让人满意。

就连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教育下属、培养人才。

在我还是个上班族,第一次成为别人的主管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只是简单进行了两三天的职前训练,就告诉新进员工“剩下的你们自己做,有不懂的来问”,之后就结束教育训练。

等到我正式创业之后,我也只告诉员工设定的目标,要他们尽力而为。完全没有详细说明工作的方式或提供更精确的指示,更不要说向他们说明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如果他们问我做不到的话该怎么办,我只会告诉他们就算熬夜也要做出来。

这根本是典型的“无能主管”的做法。如果我是下属,应该早就辞职了吧!

而事情果然真的发生了。某一年夏天,一口气有十名员工要求离职。

因为这件事,我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有问题,之后在翻阅各种管理的相关书籍时,才找到美国这套根据“行为分析学”发展出来的管理方法。

目前这套管理方法在欧美有超过六百家企业和政府机关使用。我针对亚洲人的商业习惯和价值观,稍加修正,使之成为“行为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最大的特色,是将重点放在人类的行为。

公司的经营成果来自于所有员工的“行为累积”,如果想改变这样的结果,只能改变员工的“行为”。

反过来说,只要能够改变员工的行为,就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

员工不成材有很多原因

接下来,我将针对培养或教育下属之所以困难的原因加以说明。

首先,因为大家至今仍根深蒂固地认为“工作不应该是别人教你,而应该是自己偷学”。

现在应该有不少身为主管的人,都曾经听过他们的主管或前辈说过类似的话,你或许也曾经听过。因为你的主管或前辈从来没有逐步教导你认识工作的内容,所以你也只能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你的下属。

其次,是因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充满活力,随着人口增加,消费逐渐扩大,只要新产品上市就一定会有销路。

这时候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服从公司命令、认真工作的员工。

但是现在呢?无论是企业或家庭都物满为患,消费社会已经发展成熟,为了应对这样的现象,近年来第一线的员工有愈来愈多的机会,必须及时提案或解决问题。

此时,企业需要的就是具备独立思考和领导能力的人才。但是因为

主管也必须顾及自己的工作表现,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教导下属。

第三个原因,就是员工价值观的多样化。

成长在物质充裕时代的人,价值观之多变超乎上一代人的想象。举例来说,以前的员工会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但是对现在二十几岁的人来说,赚更多的钱,只是众多价值观中的一种,这样的想法,使得主管、资深员工和新进员工间因此产生“代沟”。

此外,在讲究宽松教育的时代,连考试结果都不再排名次,因而无法培养出孩子竞争的精神,所以利用竞争来提升业绩的管理方式就行不通了。

因为这些原因,所有主管都必须学习以往不受重视的“教”这门技术。

每个人都能学会教的技术

“行为科学管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无论是谁、在何时或何地使用这个方法,都能够创造出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这和管理者的素质无关。

这个管理方法的基础“行为分析学”,是一种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导出的科学理论,因此才可能让结果重现。

由于一般的管理方法,几乎都是以优秀的管理层本身的经验或高人一等的社交手腕为基础,一般人很难模仿这种所谓的成功哲学。  这就是“行为科学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最大的不同。

由于引进“行为科学管理”,让敝公司的业绩以惊人的速度大幅增长。请我指导员工研习或担任顾问的企业,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行为科学管理”对于本书的主题——教育、指导和培养也非常有用。因为“教”是为了让学习者学会你所期待的行为,或将行为改变成符合你期待的行为,以创造出学习的成果。“行为科学管理”改善“行为”、提高效果的know how(知道怎么做),可以应用在教育、指导和培养等各方面。举例来说,只要运用“行为科学管理”这个聚焦于“行为”的方法,大部分人都觉得棘手的“称赞”或“训斥”等行为,会变得容易许多。

本书介绍的管理方法,是将重点放在下属的“行为”,通过更确实有效的指导,将他们培养成可靠的得力干将。

即使是情绪容易激动或经常感到焦虑的人,只要聚焦于“行为”,就可以解决这些恼人的问题。

此外,有些读者或许无法从培养人才这件事中找到乐趣,但只要使用本书介绍的方法,应该就会觉得“看着一个人成长是件快乐的事”。

以前大家都说,一家公司八成的业绩,是由两成的员工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是由两成的“英才”和八成的“庸才”组成的,而“行为科学管理”则能够将剩下的八成“庸才”培养成“英才”。

你只要运用本书磨练你的“教法”,就能够让这八成的“庸才”在短时间内明显成长。

此外,本书还有一项特征,那就是从任何一页开始读都没关系,所以就请各位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读吧!

读完本书之后,在指导或培养下属时,如果还是有疑问,可以随时参阅本书。

能够培养人才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现在,就请大家开始阅读吧!

日本行为科学管理所所长 石田淳

后记

很多管理者苦恼于下属做不好工作,觉得无论怎么教,业绩就是毫无长进。本书作者的观点则是,你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态度和个性,但是你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作者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亚洲的商业习惯进行调整,发展出一套新的方法,将其称为“行为科学管理”。

书中介绍的55种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可以轻松提升管理者指导下属的技术,因为每一种方法都能够直接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比如,将指导的内容分为知识和技术、把目标和任务分解成很小的“行为’,、用具体而不是含糊或抽象的语言下指示、每次只教三件事、称赞和强化让人满意的行为等,都是很容易就能学会和运用的。

商业世界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才。管理者运用书中的指导方法,一定可以迅速提高下属的能力,让他们大显身手,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读者信箱:reader@hinab00k.com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41:21